一些市民急于出行,实在忍无可忍,便报了警。在警方的引导下,原计划持续一整天的签名仪式在仅仅两个多小时后就暂停了。得不到签名书的读者就无法接受。他们坐在地上哭了。场面实在是太震撼了。
本书由《百家讲坛》讲师易中天撰写,并亲自签名售书。如此盛大而壮丽的场面,不仅仅是易中天的独特处理。《百家讲坛》的其他讲师季连海、刘心武、严崇年等,签售会时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只是当时红极一时的《百家讲坛》如今已经日渐式微。从收视榜首,跌出央视节目前20名,只维持着最基本的收视率。从繁荣到衰落,只用了20年的时间。《百家讲坛》 它是怎么产生的?是什么原因导致它失去了人气呢?
01 《百家讲坛》的诞生与鼎盛
2001年7月9日,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开播,配套节目为《百家讲坛》。当时国内观众对这样的节目还很陌生:一个人,一桌,一本书,一集四十分钟左右,谈古谈今,侃侃而谈,其乐融融。
《百家讲坛》最初的定位是弘扬中华文化,无论是文学、历史、物理、医学,包罗万象。
节目组斥巨资聘请了大量国内外专家学者。第一期的嘉宾是杨振宁。后来,比尔·盖茨、霍金等人物出现了。对于当时的其他程序来说,《百家讲坛》 确实可以称得上是来势汹汹的攻击。
依靠高端内容,《百家讲坛》很快站稳了脚跟,但也遇到了问题。《百家讲坛》的内容非常高端,经常出现很多观众无法理解的专业学术判断。渐渐地,观众失去了兴趣,最多关注今天会出现哪位强者。
《百家讲坛》的小众性质导致了它的涨跌,实际上感觉就像没人关心它一样。明明是一个新节目,却被冷落了,仿佛被时代抛弃了。对此,《百家讲坛》也有些委屈。毕竟他最初的定位是做一个专业、知识渊博的学术论坛。
2004年,《百家讲坛》认识了年近七十的老学者严崇年。当时,《百家讲坛》等清宫剧在中国非常受欢迎。严崇年试探性地讲述了努尔哈赤千古谜案的一段插曲。没想到一炮而红,收视率非常高。
于是节目组再次找到严崇年,希望他继续讲述一些皇帝的秘史。颜崇年虽然专攻努尔哈赤,出版过《康熙王朝》等书籍,有这样的效果,但举一反三也不难,所以颜崇年接着讲其他皇帝,讲了很多。问题。
严崇年的《努尔哈赤传》给即将进入关键期的《清12帝疑案》增添了一针强心剂,将其从生死线上拉了回来,夺得了科教栏目收视率第一名。
严崇年也成为《百家讲坛》的功勋老兵。在他之后,易中天等人接过接力棒,继续开发以中国古代历史秘密为核心的内容,吸引了大量观众。
只是20年过去了。不知道什么时候,《百家讲坛》的辉煌已经不复存在了。
“你看到《百家讲坛》了吗?”
“你连《百家讲坛》都不看吗?”
“你知道《百家讲坛》吗?”
“还记得《百家讲坛》吗?”
看来这场演出已经成为一种记忆,一段历史。
但上网一搜,发现还在更新,内容还是历史的。你突然恍然大悟,它一直都在那里,只是我们渐渐忽视了它。到底是什么拥有如此巨大的魔力,能够无声无息地洗去一个人记忆深处的某些东西?
02 百家讲坛风光不再:缺乏创新背离时代
《百家讲坛》的下滑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内部原因之一:内容缺乏创新,落后于时代,但尚未做出改变。流水永远不会腐烂。只有经常更新、迭代,才能保持自身的活力,始终跟上社会的节奏。否则,我们就会逐渐被抛在后面,直至被抛弃。
2001 《百家讲坛》 刚出现的时候,只是一桌一个人,聊一件事。这在当时被认为很特别,很吸引人、很新鲜,但20年后,《百家讲坛》还是老样子,导致观众有点厌倦了。
你说,《百家讲坛》你从来没有尝试过创新吗?可以,但效果较弱,获益也较小。多年来,《百家讲坛》并没有试图改变一些内容和主题来让观众尝试新的口味。
但问题是其他领域已经有更好的选择。与20年前相比,现在的娱乐节目并不缺乏。如今,各种综艺节目都在争先恐后。哪一个不是比《百家讲坛》 半瓶醋更令人兴奋?
《百家讲坛》 新口味的推出不仅会让新受众吃腻,老顾客也不会买账。相反,还是维持现状比较好,至少可以保证底线。但一直缺乏改变,其结果必然是慢性死亡。《百家讲坛》也着急,但也没有办法。
历史上的人物太多了,我们已经讲了一遍又一遍,现在我们谈论一些陌生的人物。观众最初会喜欢《百家讲坛》,因为它讲述的人物虽然大家都陌生,但至少听说过,而且对他们有这样的“亲近感”。
后来《百家讲坛》也想到了一个办法:让讲师变得更有趣。由于节目本身很简单,内容是否生动完全取决于讲师,所以节目组特意要求讲师在旁白时讲一些笑话来活跃气氛。
不过,这也导致了节目过于娱乐化,失去了历史类节目应有的严谨性。一些讲师对历史人物的夸大评价引起了很大争议,也激怒了爱好历史的观众,他们认为这是不尊重的表现。
第二个内部原因是讲师素质参差不齐,引起了巨大争议。《百家讲坛》 原口号是“架起专家学者与人民群众的桥梁,让专家为人民服务”。起初邀请的人都是名家大师,很有权威。
但自从转向国学之后,讲师也发生了变化。 2006年,一位女讲师于丹来到了《百家讲坛》。她开创性的《论语》、《庄子》讲授一举赢得了听众的赞叹。短短一年时间,她就被誉为“国学大师”。
但在获得一系列光环和成就后,于丹并没有保持谦虚,而是趁机嚣张起来。 2012年,北京大学举办昆曲演出。在众多年近70岁的老艺术家上台表演后,于丹居然也上台了。
这让学生们很是奇怪。她在这样的戏剧表演中做什么?原来,于丹实在忍无可忍,想要“说几句话”。当时她浓妆艳抹,衣着与现场气氛格格不入。她一上台,就有人喊“下车!下车!”
但于丹还是开口了,语气十分嚣张,给人一种“你能听我的话,你真幸运”的感觉。最终,忍无可忍的学生将于丹踢下了台,这也导致了她跌落神坛。
于丹犯的错误是,她的水平不够高,没有资格获得“国学硕士”的称号。此前,王国维、钱钟书、刘师培等人也曾被授予“国学大师”称号。说实话,于丹能跟他们打平吗?
如果你保持谦虚的态度,继续学习、研究,将来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就。恰巧他得了爵位后,急于炫耀,将其变成一举成名和巨额金钱,引起了人们的反感。
03 互联网的冲击,百家讲坛无法抵御
当然,仅凭这两个原因还不足以让《百家讲坛》完全失去竞争力。许多外在因素使它无能为力,就像疾病可以治愈,但衰老却无法避免,无法改变“沉船旁千帆过,面前万树春”的历史规律。病树”。
《百家讲坛》 下滑的外部原因之一:互联网时代,用户更倾向于碎片化信息。目前,各种短视频软件非常流行,几乎人人都在使用。
短视频主要是内容一目了然、时间短、即时性强。在这些软件上,我们还可以看到很多讲述历史人物故事的视频。其中很多人的人气很高,有些历史博主的粉丝数量比现在的《百家讲坛》还要多。
这些视频与《百家讲坛》的视频有何不同?首先,短视频平台一次可以讲一个视频长达几分钟。一个人物可以用两三集来讲述,而且非常简洁凝练。视频中结合了一些有趣的“梗”,搭配生动的图片,提供更好的观看体验。
相比之下,《百家讲坛》仍然坐在讲台上,而且这一集持续了几十分钟。虽然说的比较彻底,比较有穿透力,但是对于现在的人来说实在是没有必要。
总的来说,《百家讲坛》的下降是因为用户观看此类视频的目的发生了变化。以前大家去看电影都是抱着求知第一、娱乐第二的态度。如今,娱乐是主要焦点。即使只是娱乐也足以观赏其乐趣。
这个改变是好还是坏很难说,但它直接导致了像《百家讲坛》这样的慢节奏视频的被抛弃。
第二个外部原因:受众相对文化素质提高,《百家讲坛》的“高端性”被大大削弱。
20年来,我国公民的受教育程度和文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整体素质迈上了一个台阶。很多曾经一知半解的事情,也逐渐变得清晰起来。以前很容易因为无知而被引导和感染,现在我冷静了,理性多了。
据传播学者统计,在互联网时代,人们每天接触到的信息比以前增加了几倍甚至几十倍,获取信息的渠道也变得更加丰富。它为提高个人文化素质提供了非常便捷的途径。
比如,我想了解一下过去的某个历史人物,原本得知《百家讲坛》周四会讲他,于是我日夜守在电视机前,等待播出。
但现在我可以打开手机搜索他。无论是哪个平台,都有详细的文章和视频。如果我提前看视频,我可能就不会再看《百家讲坛》了,而且即使看了,也不会像以前那么专注了。
还有一种情况是,我曾经看到一个博主谈论某个历史人物,非常生动有趣,令人印象深刻。今天我看了《百家讲坛》,正好和我说的那个角色是一样的。但我已经提前了解了他,如果我再看《百家讲坛》,我只会寻找新的东西,我永远不会像以前那样着迷。
观众水平的提高,其实是一件值得欣慰的好事。但对于《百家讲坛》来说,却是雪上加霜,使其处境更加尴尬:简单的内容观众已经知道了;观众懒得去了解其中深奥的内容。
外部原因之三:信息输出单向、缺乏互动性。《百家讲坛》 既然是“平台”,那么就属于过去的目标式信息传递。在这个过程中,受众只能充当目标,而无法及时提供反馈和评价。
通过弹幕,可以营造大家欣赏、即时讨论、解疑解惑的氛围;意见可以直接公开地与官方沟通,以便您不断吸取经验并进行改进。如今,很多博主甚至喜欢在评论区举行投票,决定下一个视频要做什么,既保证了观众的胃口,又为博主选择话题提供了思路。
但《百家讲坛》本身却受到各种原因的限制,无法实现这些交互的自由发展。导致新观众的粘性很低,有兴趣的人看了一期就会离开。
04 时代落幕,使命已达
第四个外部因素:同类竞品增多,竞争压力大。
过去,《百家讲坛》是一家主导公司,不同频道的电视节目各有千秋。《百家讲坛》是关注历史的那一款,无可替代。但近20年来,北京电视台推出了《百家讲坛》,中国教育电视台创作了《档案》等,许多历史节目登上了舞台,大受欢迎,占据了《国史演义》的空间。
后来,《百家讲坛》、《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等历史类文艺节目问世。凭借新颖的形式和老少皆宜的内容,他们“霸屏”,让《经典咏流传》的处境更加岌岌可危,收视率持续走高。衰退。
但归根结底,这是传统电视的内讧。随着自媒体的兴起和发展,《百家讲坛》的生活变得更加艰难。自媒体凭借平台优势、编辑简单流畅、内容有趣、表达形式易于接受,迅速瓜分了流量市场。
外部原因之五:国学热潮的退潮。不得不承认,《百家讲坛》的急速成功与当时国学热潮的大环境密切相关。 21世纪初,“国学”方兴未艾。到处都有一些国学报告厅和国学讲师。很多家长甚至给孩子报了国学班,而且非常着迷。
诚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瑰宝,必须弘扬和发展。但渐渐地,人们意识到,社会上很多所谓的“国学班”、“国学大师”,其实只是打着幌子赚钱的商业模式。
花费数千甚至数万元的“国学课”,其实只是穿着汉服,在半古色古香的房间里,被一个不读四书五书的老师强迫背一些晦涩难懂的课文。五经,五韵六义谁不知道。书。
这种“中国文化”的真面目暴露后,社会自然开始抵制。
随之而来的是,人们对“国学大师”、“国学讲座”也失去了青睐和兴趣。有一次,《百家讲坛》的退伍军人严崇年,在众目睽睽之下,被愤怒的年轻人狠狠打了一巴掌!
这个年轻人名叫黄海清,是一位中国文化爱好者。他对严崇年关于清代满汉关系的一些说法颇为不满。
有一次,严崇年在签售会上签了一本新书。黄海清以借书、签字的名义找到严崇年。本来他只是想问几个问题,但是当他看到燕崇年的时候,他浑身热血沸腾,一巴掌打在了燕崇年的脸上。优越的。
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打人总是不对的。即使有意见分歧,最好通过辩论来解决。更何况,严崇年当时已经75岁了,这一巴掌差点就撑不过去了。
小结
如今,千帆竞发,百花齐放。我们还是要对这个老程序《百家讲坛》给予更多的尊重。这是一个时代的记忆。 20年过去了,《百家讲坛》虽然不再像以前那么受欢迎,但它仍在继续,仍然有一群人真正喜欢它。
只是世事难料,时代总是在进步。新事物取代旧事物,是永恒的规律。在其繁荣的岁月里,《百家讲坛》完成了它的使命和任务,为一代人提供了很多。知识和快乐。
参考信源
1、《百家讲坛》 央视网
用户评论
若他只爱我。
哎呀,《百家讲坛》那时候可是很多人追的,现在怎么就不流行了呢?真是有点怀念。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歆久
《百家讲坛》曾经是我的睡前读物,现在怎么突然就不见了?有点失落。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来自火星的我
我个人觉得,《百家讲坛》的节目质量确实下降了,导致不再流行。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抓不住i
我之前很喜欢《百家讲坛》,但后来发现很多内容都是重复的,所以就不追了。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箜明
《百家讲坛》曾经那么火,现在却没落了,真是时代变迁啊。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浮光浅夏ζ
我觉得《百家讲坛》不再流行是因为现在年轻人更追求娱乐化,对深度知识需求减少了。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短发
我个人觉得,《百家讲坛》的节目内容太局限,不能吸引更多观众。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咆哮
现在的生活节奏太快,大家没有太多时间去听《百家讲坛》这样的节目了。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余温散尽ぺ
我之前很期待《百家讲坛》的新一期,但现在都看不到新节目了。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醉红颜
《百家讲坛》不再流行,我觉得是因为现在互联网信息太丰富了,人们获取知识的方式改变了。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太难
我觉得《百家讲坛》的内容太陈旧,没有与时俱进,所以不再流行了。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怀念·最初
以前《百家讲坛》是我的精神食粮,现在却有点失望。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坏小子不坏
《百家讲坛》不再流行,可能是节目形式过于单一,缺乏创新。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经典的对白
我以前每天晚上都会看《百家讲坛》,现在却找不到那个节目了。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怕疼别碰我伤口
《百家讲坛》不再流行,我觉得是因为现在人们更喜欢轻松愉快的节目。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灼痛
我对《百家讲坛》的消失感到很遗憾,希望它能够重新崛起。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你身上有刺,别扎我
《百家讲坛》曾经是我学习的好帮手,现在却不见了。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落花忆梦
我觉得《百家讲坛》不再流行是因为现在人们更注重娱乐生活,忽视了知识学习。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断秋风
我对《百家讲坛》的消失感到很惋惜,希望它能够找到新的发展道路。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