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勤,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软件工程博士。出生于上海古玩世家。闲暇之余,他喜欢收集、欣赏各种古陶瓷。他是中国古陶瓷学会首批会员之一。
民国往事集锦——我的曾祖父朱友侨与通运公司的古玩产业(下)
朱勤
清末民初的南浔是丝绸业富商云集的重镇。据说有“四象八牛七十二金狗”,张静江家族排第二。早年因病跛行,人称“张跳杰”。父亲见他考中无望,便捐给他四年进士的爵位。 1902年,作为清驻法国公使孙宝琪(其七女孙永范,为后母张爱玲所憎恨的)的随员,赴法国巴黎,任商务参赞。他很有商业头脑,很快就开始从事中法贸易,主要销售丝绸和茶叶。 1911年辛亥革命前后,张静江计划将丝绸、茶叶等传统家族生意拓展到利润更高的古董领域。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个熟悉古董行业的人来经营和管理这个业务。因为张静江是庞元吉的侄子,所以他找到了当时的曾祖父朱友樵(前文介绍过一古斋常年为庞元吉收购旧字画)。
图一张静江与妻子姚慧
张静江当时对我曾祖父说:“朱先生,你的古董生意相当红火,很多外国人都喜欢中国古董。但在上海租界,外国人的数量毕竟有限,我们把中国古董直接送到去他们家门口不是更好吗?”双方一拍即合。张静江遂邀请我的曾祖父朱友侨参与创办上海通运古玩公司,并担任公司经理,主管古玩业务。据有关资料考证可知,当年为民国元年(即1912年)。这家快递公司的位置在河南路近广东路(以前是老周虎臣笔墨店,现在威斯汀酒店北面,附近有太平洋咖啡)。大约一两年后,快递公司搬到了南京路附近的河南路。
上海通韵古玩公司成立当天,全体员工在附近的照相馆合影留念。开业当天后台老板张静江并没有出现,所以照片中没有他。事实上,张静江基本不参与公司业务。照片上大约有十几个人,坐在前排中间留着胡子、看上去年纪比较大的就是我的曾祖父朱友侨。
照片正上方写着“上海通运古玩公司全体同仁”等字样。我清楚地记得这张照片没有注明日期。文革期间,我爷爷用剪刀把这张照片左边剪掉了一条,失踪了好几个人。多年后,我问发生了什么事。他说,照片里有两位国民党重要人物戴继涛和陈英石。文化大革命的时候,他们怕惹事,就干脆把他们铲除掉。现在看来很可惜。我爷爷还告诉我,戴继涛当时还不叫戴继涛。因为在报纸上咒骂袁世凯,惹上麻烦,张老板就安排他去新开的快递公司避风头。因为新公司的人比较杂,彼此不熟悉,混进来不容易引起外人的注意。爷爷说,当时他还年轻,但他还清楚地记得,两人经常躲在店里深处的角落里讨论事情。不久之后(大约三个月),他们就离开了。
图2 戴继涛(1891年—1949年2月11日),初名良弼,后号传贤,字继涛,笔号天球。原籍浙江吴兴(今浙江湖州),四川广汉人。他是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元老,中国近代思想家、理论家和政治人物。
图3 陈其美(1878年1月17日—1916年5月18日),又名英士、无为,浙江湖州吴兴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中华同盟元老。 1911年辛亥革命期间,他与黄兴为孙中山的左右副将。
我查了一下背景。 1912年5月20日,23岁的戴天秋(后戴继涛)在上海发表了一篇仅有24字的短文,用了四个“杀”字。“熊希龄是汉奸,杀了他!”唐绍仪就是个傻子,杀了他!袁世凯暴虐,杀了他!张秉林、阿全,杀了他!”随后,公共租界巡警以“鼓吹杀人罪”起诉他。被戴告发的唐绍仪以总理名义致电上海,公开为戴天仇发声。 “言论自由有盟约保障。”6月13日,特许协会公开发布判决书:“虽然共和国有言论自由”,但“报纸措辞过激”,涉嫌“鼓吹谋杀”。 ” 案件最终以“罚款30元”告终。
图4 唐绍仪(1862年1月2日—1938年9月30日),字少川,广东广州地区象山县(今珠海市唐家湾镇唐家村)人,中国政治活动家、外交家。清末民初。出任中华民国第一任总理。
唐绍仪是“一古斋”的常客。民国初年,当时上海的街道上还满是马车、黄包车,甚至还有轿子,唐绍仪是第一个坐车来的,后面跟着的是监护人。那个时候,唐绍仪大概才刚刚开始对古董产生兴趣。她经常拿着东西到店里问:“朱老师,你觉得这东西怎么样?”我的曾祖父会一一详细地向他解释。后来群育林的王老板过来打招呼,意思是有些事情不用那么认真,就装糊涂吧。我曾祖父委婉拒绝:“唐绍仪有这么强大的背景,我怎么敢糊弄他?”
图5 清乾隆青花釉里红鸠耳莲花尊,唐绍仪旧藏,2018香港邦瀚斯秋季拍卖会,成交价2,350万港元
照片中除了我的曾祖父,还有我曾祖父的大弟子,我祖父的表弟董儒林(音)。著名古董商陆勤斋不在照片中。据祖父介绍,其他重要人物如关复初、李文清、姚树来等都相继加入了快递公司。据卢勤斋自己介绍,原是清领事馆的一名西餐厨师。由于精通外语,他被张静江聘为法国快递公司负责人。上海负责采购,他在法国发货。
我爷爷说,上海通运古玩公司刚开张的时候,陆勤斋对古董生意不太熟悉,所以每隔三天就来找我曾爷爷问问题,主要是问账目里的事情发生了什么。后来随着业务越来越熟练,我就越来越少了。多年后与卢勤斋一起开设“卢吴公司”的吴启洲,原是张静江家族当铺里的超风老师(在古徽州地区,“超风”是“老师”的意思,因为各地当铺大多(是超丰在惠州开的,所以“超丰”干脆就成了当铺老板的统称),所以进入古玩行业并没有太大的障碍。
早些年,两人似乎都曾为张静江工作过,所谓的“鲁五公司”应该是后来发生的。上海博物馆的卢勤斋档案中有四张早期的收购价目表(1912年底至1913年初),现在有个别文章解读为卢无公司的账目。从业务时间和业务量来看,我个人认为很可能是快递公司的货物。例如:1913年1月21日的伦敦拍卖账户,用法语标记为买入价为1,015,185法郎,卖出价为2,049,140法郎。十五法郎,“毛利”是一百零三千九百四十法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一百万法郎的数额是巨大的。到时候,恐怕也只有张静江这样的财阀才能有这样的实力了。
图6 民国五年关复初《民权报》 上海涞源公司生产
图7 卢钦斋在法国巴黎街头建造的中式红色建筑,门口挂着“卢屋古玩公司”的招牌
图8 商代晚期的盘方垒出土于1919年,由姚树来、陆勤斋、鲍尔禄、日本浅野梅吉、新田东一收藏。 2014年,盘方鲤的身盖合二为一,被纳入收藏。湖南省博物馆
通运公司开业后,“一古斋”的几个徒弟也来帮忙。公司员工跟着这些徒弟,称呼我的曾祖父为“老师”,相当于现在“老师”的含义。不久,张静江的妹夫姚树来也加入了公司。因为他是老板的亲戚,想要培养他,所以他正式拜我曾祖父为他的“老师”。我曾祖父的主要工作是观察事物并跟踪价格。公司里员工很多,具体的事情只需要你下达指示即可,不用你自己去做。
据我祖父说,关复初很擅长写作,扮演着类似秘书的角色。他负责所有商业信函和账目。李文清也曾在快递公司工作过。李文清发生了一件惊心动魄的事情。他家里有一个很大的水晶球,水晶球很干净,没有任何杂质。他非常喜欢它,就把它放在卧室里向阳的地方。没想到有一天,家里没人,卧室突然起火。幸好仆人发现得早,只烧了一床被子,所以才没有酿成大祸。随后,大家讨论说,大概是水晶球的聚焦效果,正好聚焦到了床上,导致了被子着火了。
图9 宋代哥窑葵花口盘。姚树来(姚长富)旧藏。斯蒂芬·琼昆三世(Stephen Junkunc III) 在美国的收藏。林羽山人集. 2004年纽约佳士得中国瓷器拍卖图录封面。
图10良渚人面纹三节玉琮,高10.4、宽13.9、厚13.9厘米;孔径6.3 厘米Charles Lang Freer(1854-1919),1917 年购于纽约李文清(上海,约1869 – 1931 年)。由李文清处理,Charles Lane Freer 赠送,弗利尔博物馆收藏美国。
图11良渚人面图案单节丛,高4.5厘米,宽7.2厘米,厚7.2厘米;口径5.9厘米查尔斯·朗·弗里尔(Charles Lang Freer,1854-1919),购自纽约李文清(上海,约1869-1931),1916年,李文清通过查尔斯·朗·弗里尔将其捐赠给美国弗里尔博物馆。
上海通运古董公司的开业可以说是中国古董大规模向西方出口的开始。公司刚起步的时候,我的曾祖父经常查看国外报出的销售价格,研究国外的销售情况,以便调整进货价格。该快递公司财力雄厚,人员众多。很快它就能够控制整个古玩市场的价格了。它处于垄断地位。全国各地的古董流向上海,然后运往海外。
祖父多年后回忆,曾见过快递公司色彩缤纷的康熙锤花瓶和灯笼雕像,有人物有故事,真是精彩,大多漂洋过海,远渡重洋,走出国门。当然,还有更多的普通商品。货多的时候,瓶瓶罐罐从店里深处一直排到外面的街道上。这些物品定期装箱,分批运往海外。我当时专门询问了购买价格,爷爷只能粗略估计一下。民窑康熙青花、雍正粉彩、所谓大明彩的罐子大多已失盖。普通的也就五六块钱左右。好的一个大概七八块钱左右,但是带原盖的就贵很多,至少要贵一倍。
图12元代白瓷观音像,通云公司经销,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收藏
快递公司的员工开始为张老板工作。当他们熟悉了业务并弄清楚了如何赚钱后,他们开始为自己赚钱。独立者独立,从事私地者从事私地。来远公司与快递公司之间存在业务往来,情况比较复杂。作为旁观者,祖父根本无法判断发生了什么事。那时候不存在什么“利益冲突”,我曾祖父的一古斋继续经营着。
一古斋的学徒们也会做各种小动作来赚取外快,典型的例子就是所谓的“飞渡大海”。有一天,一位外国人突然来拜访龙飞运输公司的班长。他是一位衣着考究的绅士,态度略显傲慢。进门,他摆放了一尊康熙青花月影梅凤尾像,问道:“朱老师,你觉得这瓶是你店里的吗?”曾祖父说:“没有。”老外接着说道:“这是你的徒弟,是三千块钱卖给我的,你知道这件事吗?”曾祖父回答:“我不知道,但按照规定,他收集的东西应该卖给商店。”老外道:“这个人,人品不好,不诚实。”说完,他就上车离开了。
图13良渚动物纹玉手镯,高1.3,直径9.9厘米;孔径6.1厘米。查尔斯·朗·弗利尔(Charles Lang Freer,1854-1919),1917年购自纽约托尼英公司,通运公司经手,弗利尔博物馆收藏
还有一个姓朱的徒弟,实力更厉害,还没拜完就跑了。有一天,有人来告诉我,他看见这个年轻人在戏院里看戏,两边坐着一位美女陪着。好家伙,原来他得到了一个康熙莫迪彩绘大花瓶,卖了一万元。从此以后,他就不愿意再继续下去了。成为一名学徒并充分享受自己的乐趣。清末民初,福州路十分繁华,书店、报社、茶馆、妓院等林立。
图14 清末上海福州路(清末民初上海著名茶馆,现为外文书店旧址。据不完全统计,宣统元年上海有茶馆64家,到民国八年茶馆已达164家)
民国初年,著名的龙泉窑遗址刚刚发现。当时称余杭窑。由于这种宋瓷在过去十分稀有,只有王公贵族才能拥有,所以买卖的价差很大,快递公司也在上面赚了很多钱。有一次,两个徒弟带着一两千元到浙江收货。他们回电说钱不够。上海汇了一笔,说不够,又加了一笔。原因原来是师兄好赌,到乡下开了赌桌。结果他运气不好,总是赔钱。当第三次汇款损失了大部分钱时,师弟害怕了,于是两人用剩下的钱收了一些货物,回到上海做生意。曾祖父不解地问:“为什么需要这么少的钱?”他们回答说:“国货也贵。”即便如此,快递公司最终还是赚到了钱。毕竟古董是不可再生的,几年之内,供应的数量和质量都呈下降趋势。也有人建议建一些石佛头,但我的曾祖父朱由樵认为敲佛头是“罪恶的事情”,不愿意参与。
图15 卢勤斋经手作品目录
图16 商代晚期兽面纹青铜器,鲁勤斋旧藏,菲利普斯收藏,西泠印社2014年秋季拍卖会,成交价:954.5万元
后来通运公司也从事玉石生产,聘请了一些师傅在棋盘街加工各种玉料。一年夏天,某位大师正在加工一个巨大的水晶瓶,已经快完成了。瓶子的一端悬挂在天花板上,另一端由师傅双手捧着,用重车慢慢磨着。天气很热。师傅嘴里叼着一根冰棍,吐进吐出。没想到,冰棍从他嘴里滑了出来,砸在了水晶瓶的肚皮上。瓶子裂开了。主人自知赔不起,就放下了。瓶子假装去洗手间,没有告别就悄悄离开了。
还有一次,我的曾祖父听从别人的建议,花了一万大洋买了一块翡翠。这在民国初年,是一笔巨款。没想到,切开一看,发现雪是白的。现在公司遭受巨大损失,责任在我曾祖父身上。我祖父记得他父亲回家后连饭都吃不下。几天后,我的下属说,他们又可以看到边缘呈绿色,这是一个征兆。最后,吉祥人终于剪出了两颗绿色的玻璃籽,镶嵌在项链上。据说,老板张静江把它带到美国,以几十万美元的价格出售,赚取了巨额利润。然而,经过一番挣扎,我的曾祖父朱友侨再也不敢拿公司的资金去冒险买这么贵的翡翠原石了。
图17 纽约快递公司使用的名片
1913年,运输公司因徐宝山案受到牵连。袁世凯手下的军阀徐宝山喜欢古董。陈英石(即陈其美)安排的人以赠送古董为名,安放炸弹将其杀害。据称,这件古董是快递公司送来的美容瓶。租界的巡逻队多次过来调查询问,但最终没有找到确凿的证据,也就不了了之。
图18扬州徐园(原徐宝山祠堂)徐宝山原是长江流域出没的盐匪。 1912年元旦,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徐宝山被任命为第二军将军,兵力多达2万人。一时间,他成为继黎元洪之后中国第二个“辛亥红人”。后来反叛革命,支持袁世凯。
引述姜顺兴所著《杀》:“1913年春,他(徐宝山)想买一只名叫《美人醉》的花瓶。古玩商吴木贤与徐宝山多年宾主,他们徐派吴和艾育才去上海买了这个花瓶,吴和艾拜访了一位有此花瓶的商人,于是写信给徐派将信交给服务员送去,但服务员却离开了。放在茶几上,被上海督军陈其美的探子偷走。
陈其美趁机设计了除掉徐宝山的计划。他命炸药专家黄福生设计了一种“花瓶炸弹”,装在木箱里,伪装成古董。一个操着建江口音的年轻人被派往扬州,还带着吴写给徐宝山的一封信……送信的人正要把这个“花瓶”送给徐的官员高振清,高振清把它放在了徐的书房里。第二天早上八点,许某进屋看到花瓶,命卞高真清、王德林打开盒子。国王视盒子里的东西为珍贵,不敢动手。徐立马退到一边,和高振清一起打开了木箱。当徐打开盒子时,他担心盒子移动而损坏瓶子,所以他用肚子抵住了盒子。谁知盒子一打开,便冒出火焰,爆炸了。徐刺穿肠腹,血肉横飞,当即死亡。 “很多事情的发生都是因为一些内在的因果关系,我猜是因为陈英时在快递公司躲了几个月,对古董生意有了一些了解,所以才产生了‘美人醉瓶’的想法。”炸弹”。
我的曾祖父是一个纯粹的商人,不参与政治。但他知道,公司赚的钱大部分都用来“支持中山老师革命”,这里指的是第二次革命。上海通运古玩公司什么时候解散的,爷爷也不清楚。最近读了张静江的传记。这纯粹是一个猜测。比较有可能的时期是1918年到1920年。 我祖父说,在那之后,老板张静江找到了另一个赚大钱的方法,那就是经营证券交易所。
在张静江家族通过开设船运公司进入古玩行业的同时,我的曾祖父还“借用”了张家的人脉,开设了“玉和”丝缎店,还在土山湾建了一座铁厂。通运古玩公司倒闭后,曾祖父在交通路的老店“一古斋”还开着,但曾祖父不常去那里。因为以前快递公司的进货价格比其他公司公道,很多人还是想把古董卖给我曾祖父。这些人往往不去一古寨,而是直接来到嵩山路的家里。因为来卖的顾客太多了,曾祖父让收银员在门口贴了一张告示:“请每天早上十一点来。”
图19 清康熙豇豆红釉印泥盒,龚信昭旧藏,2013年香港宝钢拍卖
图20 龚信昭藏品康熙豇豆红印泥盒上题字
据爷爷回忆:客厅里有两张八仙桌,几乎每天早上都有客人来。客人少的时候,桌子上有四五样东西,客人多的时候,两张桌子就摆满了。我的曾祖父吃过早饭,在会计老师的陪同下出来迎接大家。老顾客都会尊称我的曾祖父为“六老师”。我的曾祖父会用墨水笔在他想要的东西上一一写上价格。绕过两张桌子后,他就回到自己的房间,剩下的事情就交给会计老师了。如果客户愿意卖的话,会计师会当场付款。如果顾客不愿意,该物品将被收回。当然,会计老师有一定的自主权。如果顾客想要更好的东西要更高的价格,会计老师会适当地加价。
曾祖父在快递公司负责古董业务的那几年,工作压力很大,为了赚钱也太辛苦了。结果,他过早地衰老了。他五十岁出头,看上去就像一个七八十岁的老人。我祖父说,国民党开始北伐那年(1926年左右),我曾祖父去世,年仅五十五岁。葬礼举行时,张静江的哥哥作为代表出席(张静江本人因父亲北伐时去世而未能出席葬礼)。张家的兄弟问我爷爷,那天的《紫林西报》有没有读过。据说里面有一篇英文新闻,大意是一位从事古董生意的老人最近去世了。
我的曾祖父去世时,我的祖父还很小。那时的他喜爱新鲜事物,对古董没有太大兴趣。于是他一方面保留了“玉和”丝绸店,另一方面又请表弟董儒林(音)逐步将家里的古董卖掉(董家的古董店当时就叫“石林善坊”)。我记得有一尊琅琊红观音像。卖到六百、八百元。后来他又重操旧业,解放后又到上海一家文物店上班。那是很多年后的事了。我曾经买过一本褚德一(礼堂号)的《古画留真》。祖父给我指了《竹勋官竹刻》一章中的一段话:“我在石林的一座山屋里,看见一尊竹女像,头上缠着布帕,跨坐在地上。”一只鹿,她的衣服很古朴,鹿的脚趾上刻着楷书的字样,与普通的墨迹相似。这是楚立堂和他表哥一起搞的一招,相当于今天的一个小广告。
和“一古斋”一样,“石林山房”也慢慢消失在历史之中。近年来,我一直关注通运公司和曾祖父朱友侨以及“一古斋”的相关信息。不过,由于目前发现的信息稀疏,我所知道的只是一点点。
|金丽艳博士编|
良庆书店工作室
用户评论
你瞒我瞒
读完这篇文章,我对曾祖父的故事感到非常自豪,古玩产业的历史真是不简单。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别留遗憾
朱友侨先生与通运公司的故事让人感慨,希望有更多这样的历史细节被记录下来。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眷恋
这通运公司的古玩产业真是有趣,没想到我的曾祖父也参与其中。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一个人的荒凉
文章里的细节描写太到位了,仿佛能看见那个时代的繁华。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隔壁阿不都
非常感谢分享这段家族历史,让更多人了解民国时期的古玩产业。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孤者何惧
看了这篇文章,我对古玩产业有了新的认识,也觉得朱家真是历史悠久。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搞搞嗎妹妹
太羡慕朱家的家史了,能有一段如此丰富的古玩产业历史真是不易。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怅惘。
读完觉得有点遗憾,为什么没有更多家族成员的故事呢?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裸睡の鱼
曾祖父的故事真是感人,希望有更多人关注民国往事。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命硬
这篇文章让我对民国时期的古玩市场有了全新的认识。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良人凉人
朱友侨先生的经历太传奇了,希望他的故事能激励更多人。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聽風
读完感觉有点遗憾,古玩产业的故事太短了。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清羽墨安
真的很想了解更多关于通运公司的细节,感觉这篇文章还有很多可以挖掘的地方。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小清晰的声音
我的曾祖父也做过古玩生意,读完这篇文章感觉很有共鸣。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淡淡の清香
这篇文章让我对古玩产业的历史有了更深的了解,也让我更加敬仰朱家。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旧事酒浓
朱友侨先生与通运公司的故事,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感情。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oО清风挽发oО
希望作者能继续挖掘家族历史,让更多人了解民国往事。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早不爱了
读完感觉有点失落,希望作者能分享更多家族成员的故事。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