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与电台,就像在对的时间遇到了对的人
1906年圣诞节前夕,美国费森登和亚历山大森在纽约附近设立了广播电台,并进行了历史上第一次广播。有趣的是,人类最早播出的内容是两个笑话。
当然,当时的广播仍处于实验阶段,只有少数拥有接收器的人才能听到。随着无线电的广泛使用,直到1920年,世界各地的广播才开始正式启动,并于1923年来到中国。
1923年1月23日晚上8点,中国最早的广播电台开播。这是美国人奥斯本创办的ECO广播电台,位于上海。后来,浙江、江苏、广东等沿海地区逐渐出现了大量的私营商业广播电台。同样因为基础设施的原因,影响也比较有限。在当时相声艺术聚集的北京、天津等北方地区,直到1927年北洋政府才在天津建立了第一家官营广播电台——天津广播电台。
在广播电台出现之前,相声主要在地面进行表演,主要在北京天桥、天津“三无事”、南京夫子庙、沉阳北市场等地的演出场所。所谓“风停雨停”的影响极其有限。
1927年5月15日,天津广播电视台正式成立。该台先后打造了新闻、财经资讯、歌剧、音乐等多种节目形式。并开始邀请相声艺术家到广播电台进行现场录音。不久之后,北京也开始组织相声艺术家进行广播。就这样,相声的影响力瞬间从之前的一个摊子扩大到一个城市、一个地区,从而开启了相声艺术家的“上广播”之路。一大批相声艺术家借助广播电台在北京、天津等地成名。
相声艺人“上广播”是因为,一是当时的广播电台基本都是现场直播,能“录”录音的广播公司很少,私营广播电台也不具备这个能力。就娱乐板块的内容而言,民间音乐的说唱艺术与广播的“兼容性”最大,相声尤其适合。京剧至少需要一个文武乐器团。表演是非常复杂的。相声、鼓乐之类的只能有伴奏。听众愿意接受,于是电台很快就被民间艺术占领。第二个原因是,当时广播电台最大的功能之一就是播放广告,而相声演员的吐字清晰、语言幽默、表演内容和形式灵活多变,是播放广告的最佳选择。
常宝堃“植入广告”最强者,马三立“一心二用”秀绝技
旧社会相声艺人在电台播音,其实是靠广告赚钱的。当时的私营广播电台完全靠广告赚钱。就像今天影视作品中植入广告一样,当时的相声也需要巧妙的“植入”。谁做广告?怎么做呢?运营商必须考虑这一点。
20世纪40年代,“小蘑菇”常宝琨是电台里的“名人”。广告方面没人能与赵佩茹相比,因为他们擅长“植入”,即兴创作。例如,有一次广播电台需要为天津老中医赵培林做广告,宣传“生儒灵”和“甘露霜”两个品牌。两人在开播前接到了播广告的任务,立即将其纳入相声之中。
常宝琨:“我认识你,你叫赵佩茹。”
赵佩茹:“是”
“我不仅认识你,我还认识你的父亲。”
“你认得我爸爸吗?”
“赵沛霖!金门名中医。”然后他开始讲述赵培林医术高超的标语。
汇报完毕,赵佩茹又翻了翻行李:
“这些东西在哪里?这个父亲不是随便的人,我认识你说的那个赵培林,我和他一起看过医生,但他不是我的父亲。”
“是你爷爷吗?”
“不!”
“是你叔叔……”
“这都不对啊!我和他没有血缘关系,我只是去看他治病而已。”
“是啊!赵佩茹小时候就胖了。”
“嘿嘿,我妈妈的奶很好。”
“你妈本来奶水不好,后来吃了XX牌生奶油,哎呀,奶水像自来水一样喷涌而出,堵了也挡不住!”
“妈妈在说话吗?反正奶太多了。”
常宝琨接着说道:
“赵佩茹的父亲晚年生有一子,母亲七十多岁才生……”
“我妈七十多岁才生我?她没那么能干!”
“我记得有七十……”
“我奶奶七十岁了,还抱着她的孙子。”
“反正你都七十岁了,你母亲结婚多年,没有孩子,后来涂了甘露膏,就怀上了你。”
就这样,几个广告就无缝地加入到了相声中。厂家满意,观众觉得有趣,同事们也对这绝活赞叹不已。那时,苏文茂在一家药店当杂工。十二岁时,他在店主家听收音机。他听到的第一个相声是小蘑菇常宝坤的相声。他被这门艺术深深吸引,后来他真正成为了崇拜者。他成为常保昆的弟子,成为著名的相声大师。
相声艺术家丰富了广播节目,广播电台也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相声人才。 1927年5月,天津广播电台开播,7月,张守臣、陶相如在该台直播相声《对春联》。我们今天所熟悉的相声前辈,如马三立、侯宝林、郭启儒、张洁耀、常连安、常宝琨、高德明、季平三等,都曾是广播电台的常客在早期。除了利用相声艺人来播放广告外,广播电台还着力开发新形式、新花样。比如我们现在看春晚这样的大型晚会,常见的“分会场”、“直播连线”、“明星反串”等其实都是当年的转播。收音机“和其他人一起玩”。
早期的广播电台不仅“请来”相声艺术家,还想方设法“走出去”以吸引听众。例如,天津“仁昌广播电台”首创了从演出现场向观众现场直播的方式。 1935年,仁昌广播电台与延乐综艺厅合作,在剧场艺术家表演前放置麦克风,作为仁昌广播电台专线向观众现场直播。
1944年3月,天津广播特别台(日伪创办)甚至灵机一动,与北京广播电台联合举办了两期“远洋相声”节目。有北京的高德明、天津的常宝琨对口,还有天津的侯宝林、北京的张守臣等,以滑稽、互助的方式演相声。这些创新的项目和形式特别受欢迎。观众们纷纷表示欢迎,这对相声的传播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也大大提高了相声演员的知名度,出现了一些当红演员“抢电台”的忙碌场面。例如,1947年,侯宝林创下了天津一天参观五个广播电台和两个剧院的记录。
20世纪40年代,收音机逐渐开始走进千家万户。经常出现在广播中的艺术家的受欢迎程度持续上升。相声的受众群体大大扩大,促进了相声艺术的发展。 20世纪30年代之前,相声基本处于萌芽阶段,英雄满天飞,代表人物众多,形式和内容迅速增殖,但并没有形成风格化的东西。很多作品的随意性很大,并没有像民间文学那样稳定成成熟的艺术产品。广播电台普及后,广播电台需要大量的相声节目,客观上促进了相声创作的繁荣。相声艺术家更加精心打磨作品,形成了鲜明的个人风格。
1948年,马三立来到北京,在华声广播电台讲相声。时年30多岁的马三立,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已形成了独特的“马派”风格,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相声创作和表演体系。
后来,少爷马志明回忆起父亲,说马三立做事非常细致,每一个字、每一个语气、每一个声音的语气他都熟记在心。
华声广播电台里,马三立和张庆森一起聊相声。开播前一天,电台台长向马三立提出了礼貌的请求。他的一个朋友非常喜欢相声,想要发短信。他要马三立手写一份。那时,除了电台直播相声、茶园表演,马三立日常事务很忙,无暇顾及这些事情。但导演亲自提到,所以很难拒绝。马三立立即让台长拿来笔和纸,拿着笔和纸走进了广播演播室。那天他们表演的节目是《相声《报菜名》。马三立说:“我去你家了,当我问你不在家时……”,他在下面写的是“烤花鸭、烤小鸡、烤鹅……”……”半年后一个小时的相声,马三立走出转播室,将完整的《大上寿》的文字交给台长。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助相声普及全国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成立于1940年12月30日,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广播电台。 1949年3月25日迁至北平,12月5日正式更名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中国成立后,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广播电台对相声节目的播放进行严格审查。直到1952年底,孙玉奎和惠万华的新相声《报菜名》才播出。当时广播电台是唯一的媒体渠道,处于重要的宣传地位。相声表演自然被赋予了“宣传政策、教育群众”的政治使命。直至改革开放,广播相声的宣传使命大于艺术的本质。文本必须固定,文本必须经过审查。这已经成为一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退化了相声作为民间艺术的固有特征。例如,开场白不再随意,台词也必须固定。 ”此后就消失了。马季曾总结那个时代广播相声的特点:“台词一定要固定,不允许随便改;惊喜创作,惊喜演出,配合中心任务,演出完再收起来。”完全的。”
但那个时期的广播电台对于相声的推广仍然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由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覆盖全国的优势,全国听众对相声有了更多的了解。无线电串扰覆盖范围从解放前的一市一区扩大到覆盖全国。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要知道,相声虽然是草根发展起来的艺术形式,但它仍然属于城市公民文化。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是广大农村地区人们最早接触相声的渠道。
改革开放后,随着政策的宽松,相声得以播出,各省市广播电台都开设了相声栏目。大量的相声艺术家和作品积累起来后,将会长期发光发热。广播电台普及率高、覆盖范围广,覆盖城市和农村。他们很容易听。人们闲暇时可以欢笑、听相声。是一种娱乐身心的便捷而美好的享受。尽管相声后来在创作和表演上走了弯路,经历了本世纪初濒临失传并被列为文保的时期,德云社仍以“继承传统、回归本源”为宗旨。剧”,也通过广播电台传播,积累了第一批忠实听众,随后逐渐红遍全国。
有人“上电台”,有人《学电台》,经典传统作品常演常新
相声是最能反映现实生活的民间艺术。因此,从20世纪30年代初开始,相声艺术家进入广播电台后,这种现象也反映在相声作品中,传统相声《新历书》应运而生。并诞生了。当时民间广播电台很多,经常播放戏曲、曲艺等节目,所以相声艺术家就借广播的幌子创作了这部作品。
《学电台》梁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学唱歌。演员们模仿广播里播放的京剧、大鼓、平戏、梆子、水子树、歌曲等节目内容,展示自己的演唱技巧。二是讽刺。重点是各种广播广告和夸张的解读来制造笑话。在随后几十年的传承中,出现了多个版本的改编。虽然侧重点不同,但基本上都没有脱离这两个特点。
在《学电台》的众多传承版本中,有一个特别的新版本,那就是常宝廷与白全福合作的《学电台》。这个版本借鉴了南方滑稽剧的元素,在舞台上放置了一个大型落地式收音机模型。常宝婷在模型内模仿广播,学唱各种戏曲和曲艺节目。白全福在模型外听广播听观众讲话。从角度来看与“主播”的喜剧互动很强。而且,这次相声的突破在于,其所有表演都有乐队伴奏,在舞台表演效果的基础上,给观众带来了直观、充分的听觉和视觉享受。而且,这个版本首次出现是在20世纪50年代末。可见,当年的相声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上有着勤奋、开拓的精神。
本世纪初,德云社在相声界异军突起,恢复上演大量传统相声节目,吸引了大量观众。《听广播》 将是其中之一。在早期版本的德云社里,这段相声基本上是沿袭和还原了孙少辰的记忆本,生动地演绎了一出老广播喜剧。而这部相声后来也成为了一些徒弟的杰作。
2011年初,郭德纲对这一相声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再创作,使这一传统相声再次成为具有独特个人风格的代表作。这段相声有很多独特之处:
首先,郭德纲演唱功底深厚,涵盖音乐流派广泛,演唱的各个部分都精益求精,让人听得过瘾。
二是行李设计新颖合理、夸张搞笑。 《催乳剂》、《求王姐意外怀孕》、《大铁棒捅导演》等,辛辣讽刺了当时广播电视等媒体上夸张露骨的轰炸式医疗广告,使得观众感同身受,欣喜若狂。
三是整部作品节奏紧凑,张弛有度,自始至终呼应,有骨气。《学电台》不是一部叙事作品。整部作品结构松散。演员们可以随意编撰主要内容,利用碎片化的学习和演唱内容,穿插夸张搞笑的广告,最后设计出一个“篮子包袱”就结束了。而郭德纲的设计自始至终都运用了《大铁棍医院王姐》的包袱,完美体现了相声《三四摇》的艺术特色,尤其是于谦的最后一句“记住吃饭不要打架” ”。 “真是神来之笔,让人回味无穷。
如今,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升级,传统广播电台已经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但“听相声”仍然是很多人闲暇时的一大爱好。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各种音频节目仍然是很多听众的最爱。传统相声《学电台》还能继续努力吗?是否会有更适合在线音频、直播等新传播方式的相声新版本?期待相声演员们的共同努力。
参考:
《学电台》
用户评论
眉黛如画
郭德纲确实靠《学电台》红了,那相声里的智慧真是让人拍案叫绝!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代价是折磨╳
没想到《学电台》是郭德纲的成名作,学得真好,百年相声传统被他发扬光大。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有你,很幸福
百年相声,郭德纲一学成名,这就是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吧!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忘故
《学电台》这个节目太有意思了,郭德纲把相声传统带给了更多人。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花花世界总是那么虚伪﹌
郭德纲能成名,离不开《学电台》这个节目,感觉自己的笑点都被它拿捏了。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封锁感觉
看郭德纲的《学电台》,感觉相声的魅力真是无穷,百年传统被他演绎得生动有趣。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十言i
哎呀,真是没想到,《学电台》这个节目竟然是郭德纲的成名作,太厉害了。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哥帅但不是蟋蟀
郭德纲的相声真有味儿,尤其是那《学电台》,每次听都笑得停不下来。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落花忆梦
郭德纲能成为相声大师,离不开他背后的《学电台》,这节目太经典了。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断秋风
百年相声,郭德纲一学成名,这就是传承的力量吧!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强辩
《学电台》让我重新认识了相声,原来传统也可以这么有趣。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男神大妈
郭德纲真有才,竟然能靠一个节目走红,他的相声表演太精彩了。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葵雨
看郭德纲的《学电台》,感觉自己的笑声比相声还响亮!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冷风谷离殇
郭德纲的相声,尤其是《学电台》,简直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回忆。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来自火星的我
百年相声,郭德纲用《学电台》演绎得淋漓尽致,不得不佩服他的才华。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墨城烟柳
没想到《学电台》这么一个小节目,竟然成就了郭德纲的相声事业。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景忧丶枫涩帘淞幕雨
郭德纲的相声让我明白了什么是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太有创意了。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雨后彩虹
《学电台》这个节目让我重新爱上了相声,郭德纲真是个天才!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青墨断笺み
郭德纲能成名,离不开他背后的努力和才华,尤其是那《学电台》。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