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几个月前,玄武门遭遇了一件惊天大事,魏征的老师傅惨死在宫中。权力的游戏一直都是残酷的。但血迹终将被清理,刀光剑影终将消失,血染的宫殿终将恢复到神圣祥和的模样。
权力洗牌后,魏征获得了李世民的信任,被任命为谏书大夫。宣武门事变后,唐朝政局不稳,部分太子追随者逃往山东,势必对李世民的统治造成威胁。于是,李世民给了魏征一个任务:安抚山东大地,平息骚乱。之所以选择魏征,一是因为他是山东人,在当地有一定的影响力;二是因为他是山东人,在当地有一定的影响力。其次,因为魏征作为李建成的部下,可以轻易消除太子旧党的敌意。
离开严密的皇宫,重游故地后,魏征压抑的情绪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释放。在山东巡演期间,他创作了歌曲《暮秋言怀》:
第一年夏天离开北京和府,深秋留在三河。
蓬莱阁如此深邃,让我日夜思念故乡。
霜斩清凉步,风携静荷。
隋芳坐下来休息,感受着这样的歌声。
魏征可以说是文坛的门外汉,写的诗也很少。他一生追求实绩,无暇刻画文字。末尾的“室韦”二字来自《诗经》:“室韦,胡不归来?” 《毛诗传》相传春秋时期,有一个小国,名叫黎国。黎侯被狄人驱逐。大臣们为了召回他,作了这首诗。
深秋的景象让魏征心里有种感觉。然而,情绪刚一释放,他就听到了内心的呼唤:你还有身为王者的使命!
难怪,魏征留给世人的模样十分单调:一个喋喋不休、总结历史教训的重臣形象。
魏征到达磁州的时候,当地官员正好把剩下的诸侯都扣押到了京城。魏征立即放开了他们。他说:上头刚刚下旨,赦免所有的皇子和齐王府的旧人。如今他们被押回北京,如何取信于世?魏征的举动稳定了山东的局势。最重要的是,他完美地回应了李世民的信任。
主待我为国君,我也以国君报答你。
魏征.来源:互联网
01
魏征,巨鹿人。他从小生活清贫,但他志向远大。隋末天下大乱,他自然想要做点什么。
魏征有一位神秘的老师——王通。这是一个奇怪的人。他精通五经,有王者之谋。他有一颗济世之心,渴望得到明朝的赏识。后来,由于隋朝内部矛盾,王通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于是回到山里,在河汾传授知识。
王通弟子众多,其中多为唐初名臣。相传文彦博、杜如晦、陈叔达、杜衍、房玄龄、魏征、李靖、王贵、薛受等人都是他的弟子。
不过,也有人提出质疑:这么厉害的人,历史上几乎没有记载,也没有留下任何文字。有一份传世的《中说》,仍是模仿《论语》的报价风格,并为后人所记录。那些名门弟子当上大官之后,难道都忘记了这位恩师吗?
历史留下了一些线索,至少在杜衍、陈叔达、薛受的文集中都提到了这位老师。关于李靖、房玄龄等人是否是王通的弟子,至今仍有争议。不过,王通应该是真实存在的,而且他的学问在唐初相当盛行。
例如,《中说》提到:“孔子曰:不以天下而改变一族之命运。”这就是以人为本的思想。
“如果你不知道,你就不能算是大臣,那你又怎么了?”这就是君主的权力受到限制的想法。
“你说的话,一定没有什么罪责,听到了就应该受到警告。”这是国王接受谏的想法。
创立唐朝的企业家基本上都践行着这句话。尤其是接受建议的文化。武德四年(621年),李世民击败窦建德,进军洛阳。看到隋朝的宫殿非常豪华,他不禁感叹。薛寿趁机说道:“秦朝增加了阿房的装饰,汉朝又花钱买了露台。所以汉朝扩建了宫殿,加速了秦国的灾难。自古以来都是如此。” ”。李世民明白了。
薛守。来源:互联网
事实上,王通的学识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文化精神。目睹了隋末的混乱,有识之士希望恢复儒家道德,平息乱局。他们有着对世界的伟大治理的共同愿望,并愿意为这一理想而努力奋斗。魏征就是其中之一。
在遇到李世民之前,魏征有过几个不同的主角。
大业十三年(617年),魏征投靠瓦岗起义军首领李密。李密发现魏征很有才华,于是重用他。魏征曾提出强化瓦岗的十大策略。李密虽然惊讶,但没能收养它们。
当时,占领洛阳的王世充进攻李密,被李密击败。胜利之际,魏征给他泼了一盆冷水。他说:卫公(李密)虽胜,精兵受损,国库不积。士兵们有战功却没有得到奖励。不如先与敌人在深沟高堡中保持相持,等敌人粮尽撤退时再率军追击。这就是获胜之道。可惜没有人听他的。
后来魏征跟随李密投降了李渊,而李密的旧将李积仍然占据着大片领土。魏征遂自荐劝骊姬投降。结果,窦建德率军南下,魏征、李积等人沦为阶下囚。不久之后,魏征又和窦建德扯上了关系。窦建德兵败后,魏征再次入唐,受到李建成的重用。
按照忠臣不事二主的观点,魏征无疑是一个有道德缺陷的人。他不拒绝任何人的到来,负责一切,尽力而为。
其实,魏征心里也不是没有原则。在李渊的命令下投降李姬的路上,山路艰难险阻。魏征创作了一首歌曲《述怀》,其中有这样一句:“你不怕苦吗?我深怀国家士人的恩德。”这和很多年后他受李世民之命安慰山东时不一样。你的感觉完全一样吗?
他一直怀揣着成为国家学者的梦想。遇到贤明的君主,他怎能不尽力呢?
02
贞观初年,天下初定,唐太宗与群臣商议治国之策。
朝鲜分裂为两派。
魏征认为,朝代虽有更替,但百姓是诚实的,可以受教化的,圣人所说的仁义永远不会过时。现在最重要的是给人民带来和平。
冯德彝指出:“三世之后,民渐败坏,故秦立法,汉暴欲化而不能,不欲化焉能化?若信魏征的话据说,这很可能会毁掉国家,导致混乱。”他说,人们认为人心变坏了,不能再行仁义了。所以,秦朝必须依靠法律,汉朝必须暴虐。言下之意,唐朝也必须这么做。
魏征反驳道:“若说古人淳朴,渐败坏,今已化为鬼魂,主可安治他们!”如果人心继续恶化,那么现在的世界就充满了邪灵,国王该如何治理呢?
其实人心好不好,只是说说而已。双方争论的焦点是是仁义,还是法律,是轻徭低税,还是高压政策。
当时的唐太宗还不到三十岁,已经立下了赫赫战功。他不是一个迂腐保守的人,但他选择相信老调重弹的魏征。
史书记载:“贞观元年,关中饥荒,一米系丝;二年,四地蝗虫;三年,发生了洪水。”世界的统一并没有带来幸福的生活,国民经济仍然处于衰退之中。直到贞观四年,云终于散去,天下五谷丰登,社会恢复了生机。
唐太宗本人回忆说:“贞观之初,大家意见不一,说不能行天子之道,不能行今天的王道。但魏征劝了我,我就听从了他的话。” ,不几年,我就实现了中国的和平,远方的士兵和客人都服役了。”
冯德义.来源:影视剧照
还有一次,朝廷派人征兵,冯德义报告说:即使中年男子不满十八岁,身材高大、体格健壮的也可以一起征召。
唐太宗同意了。魏征坚决反对。当时他是左城大臣,朝中之间的决定需要他签署。结果,征兵令就卡在了魏征身上。
唐太宗大怒,召魏征入宫,怒骂道:“中士中高大壮汉,皆是骗年逃徭之人,招之有何害,但你真是太固执了!”
魏征回答说:治军不在于人多。只要陛下治军得当,天下无敌,又何必招收年轻人来增加人数呢?而且,陛下常说:“我以诚信治天下,愿我的臣民不为欺诈”。如今,陛下即位不久,他就已经多次食言了。
唐太宗震惊地问道:我怎么会食言呢?
魏征回答说:陛下初登位时,免除了百姓所欠朝廷的财产。结果秦王府的财产还是被收了。颁布命令,免除人们的徭役,但很快又宣布,已经纳税的人要到明年才能免除。这些是廉政之道吗?
唐太宗听后高兴地说:我以前就觉得你固执,怀疑你不懂政事。现在我看你谈论国家大事,真是一语中的。如果政府的法令不可信,老百姓就会不知所措。国家如何治理?我的罪过很深!
因此,朝廷并没有招募中年男子作为士兵。
《剑桥中国隋唐史》 李说魏征是“顽强的道德家”和“无所畏惧的批评家”。在史书上,我们基本上看不到魏征操纵国家、指点江山的。这些都是房玄龄和杜如晦的事情。他的出现基本上是另外一个场景:太宗想要炫耀武功的时候,他出来阻止;太宗想要炫耀武功的时候,他出来阻止;当太宗想要进行大规模的建设工程时,他就出来反对;太宗欲奢侈浪费,便出来劝谏。
兼谏者王珪评价魏征说:“每以谏谏为心,不及尧、舜之耻。”这几乎是一种道德上的痴迷。
唐太宗晚年逐渐懈怠。贞观十三年,魏征赴“十渐”。这篇文章极其精彩,指出了唐太宗的十大缺点:求财、奉献民心、不肯谏言、远离君子、仍追求奇特、轻视臧、好猎、被人少,疏政,重徭役。最后写道:
“今日太平之基,乃仰慕天之威严;九忍之积,尚不足一篓功德。休一千年,难再得。”明朝有事可做而无为,臣郁闷叹息。”
唐太宗读后非常震惊,诚恳承认错误:“吾将静心,尊德之声。”
喋喋不休的大臣们每次抱怨都能得到皇帝的回应。
这是魏征最幸运的事情。
03
魏征在奏疏中经常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历朝历代都这么难“攻克”,纷纷被打败?
这也是悬在贞观君臣头上无法回避的问题。
他们都是历史伟大变革的见证者。隋朝,一个“兵强马壮”、“声名万里”的王朝,只存在了三十多年,就“崩溃”、“子孙灭亡”。没有隋朝的突然灭亡,就没有唐朝的崛起。没有人知道他们是否会成为第二个隋朝。因此,写隋史对于唐朝统治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贞观三年(629年),唐太宗下令韦正修:010—30000。魏征不仅主编了《隋书》,还亲自为《隋书》撰写了序言和引言。
魏征最重要的观点之一是:“隋之得失,与秦之相似”。《隋书》 他认为隋朝死于隋炀帝之手,就像秦朝死于二世之手一样。矛头直指君主的严刑峻法、残暴残暴和军国主义。诸如制造过度和无休止的巡逻等做法。
然而,唐人对问题的思考并不仅限于此。他们在第《隋书》章中问道:“高祖横扫江南,清六合,辽东炀帝灭天下,何故?”魏征的回答是:隋文帝扰民。隋炀帝为了让百姓“平安”,扰乱百姓,视他们为无物。同时,魏征也认为,隋朝败亡的征兆是从高祖开始的。隋文帝晚年“无忍怜悯,有才卑”,播下了国家灭亡的种子。
可以说,《隋书》中的每一个字都是在给唐太宗建言。
《隋书》。来源:互联网
唐太宗曾说过:“以古为镜,可以知兴衰”。以史为政,是贞观王朝的特色。
在唐太宗的鼓励下,魏征与虞世南、褚亮、萧德言等人,将史书上的好言好语剪下来,编成《:010—30000》一书,献给唐太宗。皇帝。这本书的意义不在于内容,而在于魏征的剪裁技巧。
以《隋书》为例。原书约有六十九万字,魏征却删减成四万字左右,十个字都没有留下。比如关羽只选了曹操的告别,后面的故事全部删掉。
相反,一些配角的戏份却很多。例如,包训的原文有1300多字,后来缩减到只有593字。包训是一位谏官,为人正直,无私无私。黄初六年(220年),曹丕欲起兵伐吴,鲍勋直言不许,但曹丕仍发动战争,最终大败而归。曹丕见他情况不妙,便借故杀了他。《群书治要》 甚至还摘录了包寻冤死的细节:“死的那天,家里已经没有钱了,所以大家都为包寻感到惋惜。”
鲁迅是《三国志》中除了皇帝和诸葛亮之外唯一独立传承的人。他在《群书治要》的角色只有400多字。至于他的侄子卢凯,他的文章长达2700多字,因为他是在劝诫孙浩。
可见,魏征剪裁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揭示历史真相,而是为了展现“谏臣”。
因此,《三国志》问世后,并没有受到太多重视,被宋朝遗失了。相反,这本书传到了日本,大受欢迎,最后在清朝时期又回到了中国。
可以说,魏征收录的《群书》中的私货越来越不受欢迎了。难道后来的大臣们不想展示“谏臣之道”吗?难道后世的君主不想吸取历史的教训吗?没有任何。
最大的原因是,这本书从头到尾只为一个人写,那就是——唐太宗。
贞观之后,就没有第二个唐太宗了,所以《群书治要》自然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
魏征.来源:影视剧照
04
有一次,唐太宗设宴诸大臣说:
“贞观之前,我平定天下,历经艰辛,不屈服于玄陵的功绩;贞观之后,他为我倾心,献忠心,为国家带来太平,造福人民,成就了伟大的事业。”我今天的成就,全世界只有魏征知道而已。”
在唐太宗心中,成为天下伟大统治者的正是韦正佐。
唐太宗初年,“霜旱成灾,米价高,突厥侵扰,州郡动荡”。内忧外患都有。在饥荒严重的地方,一块丝绸只能换一桶米。
贞观五年,“天下大乱,流放者回乡,米钱不足三四钱,年底被判死刑的仅二十九人。如同东方的大海,南极的五脊,都对外开放,没有从路上取走的食物。”
这就是历史上贞观统治的风格:经济复苏、政治稳定、社会风气良好。类似的描述在史书上屡见不鲜,但贞观之治却被大家所铭记。因为它不仅代表了一个重要的时期,也成为了一种不断被提及、从未被超越的理想。
贞观统治最让人羡慕的就是君臣团结的政治氛围。
有一次,有人诽谤魏征包庇亲人。李世民派御史文彦博前去调查,但一无所获。文彦博对唐太宗说:魏征身为大臣,行为应该有迹可循,不能避嫌,否则就会招致谗言。虽然没有私人关系,但他还是罪有应得。
后来,魏征进朝说:听说大王与大臣们一心一意。如果没有正义,如果有盲目追求行为的痕迹,而君臣也如此,那么国家的兴亡将不可预测。
李世民诚恳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我对这件事已经后悔了。
魏征又说:希望陛下使您成为良臣,而不是忠臣。
李世民问道:忠臣和良臣有什么区别吗?
魏征说:良臣会为自己赢得良好的声誉,君主会受到称赞。忠臣本人惨遭灭顶之灾,国君也陷入凶恶境地,国破家亡,只得到一个忠臣的空名。
魏征知道,决定自己是忠臣还是良臣的,不是他自己的行为,而是国王的行为。也就是说,君主如果接受建议,他就会成为良臣;如果君主接受建议,他就会成为良臣。君主固执,就会成为忠臣。这个世界可以没有魏征,但不能没有唐太宗。
李世民的回答也很耐人寻味:“此话不可违,国家之计我也不会忘记。”
纳谏只是贞观君臣的一方面。
经历了世界巨变,面对历史的惨痛教训,他们有着共同的理想。唐太宗曾说过:“天子有道,人就会推他为政;无道,人就会抛弃他,不使用他,真是令人畏惧。”我们应该害怕什么?怕水能翻船,所以先救人;怕水能翻船,所以先救人;害怕偏袒会导致黑暗,所以寻求团体的力量。
唐太宗。来源:互联网
北宋包拯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听说唐太宗是一位英明谏言的领袖,魏元成是一位忠义正直、不妥协的大臣,所以君臣和睦。千百年来,一切都顺顺利利。”话已经说了,一切都被接受了。”
看来,只要群臣敢谏,君主纳谏,天下就大治了。
狭隘的认识暴露了宋朝官员的悲惨处境。他们仿佛与皇帝一起统治天下,威严比以前更高了。但宋朝皇帝主张分权制衡,害怕失去权力。朝臣往往只是工具而不是同伴。
熙宁三年(1070年),王安石请前往。宋神宗责骂道:“我近代以来,比以往更加了解,所以我们只不过是君臣之形,容貌不足以累累你们;但一个人的义气,是不可以的。”君臣重于朋友,朋友与你相约,他会如此殷勤,我既是君臣,与你相约,又如何呢?不为你少做点什么吗?”
总的意思是:我们两个人的交情太深了,君臣关系只是一种形式。如果朋友邀请你做某事,你就应该为难自己。更何况我们是君臣,就不能为我委屈吗?真是深情又感人。
后来,如此慈爱的宋神宗,既无法保护王安石免受政敌的攻击,也无法抑制自己夺权的欲望。最终王安石还是没能如愿。
唐太宗和魏征之间的君臣关系,就像贞观之治一样,只是历史上的一个昙花一现。
05
贞观十七年(643年),魏征病逝。唐太宗痛哭流涕,悲痛万分。不久,李世民命颜立本画二十四幅英雄肖像,置于灵岩阁,魏征排第四。
然而,两人都没有一个美好的结局。
这一年,太子李承乾叛乱,睿智的太宗逐渐显露出阴暗的一面。
当时,侯君集与杜正伦与太子私通,一人被杀,一人被贬。魏征曾经推荐过两个人,说他们都有宰相的才能。唐太宗不得不怀疑,魏征是否并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么正直。难道他拉帮结派谋取私利?
后来,唐太宗得知魏征写下了自己的谏言,拿给历史学家褚遂良看,大概是想将自己的好名声传给后人。如果魏征名声好的话,他不就成了被谏的傻子了吗?唐太宗越想越愤怒,完全失去了判断力。
于是,他废除了衡山公主与魏征长子的婚约,并下令将魏征的墓碑推倒。
贞观十九年(645年),李世民亲征高句丽。以前,有人会站出来说一些不恰当的话。这次不是。唐军虽然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但太宗仍然感到遗憾。回到军中后,他叹了口气,说道:“如果魏征在的话,我就无能为力了。”于是他又为魏征立了墓碑。
最终,唐太宗仍然是古往今来独一无二的开明君主。
在中国古代,像唐太宗这样英明的皇帝,难免会变得平庸;像唐朝这样伟大的王朝,也无法摆脱“胜者为少”的历史规律。那么如何寻找出路呢?
魏征留下的终极问题只能由后人来回答。
【清】刘渊:《群书治要》魏征。来源:互联网
参考:
【唐代】魏征等着:《群书治要》,中华书局,1973年
【唐代】刘裕等着:《凌烟阁功臣图》,中华书局,1975年
【唐】吴京:《隋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唐代】魏征等着:《旧唐书》,中华书局,2014年
用户评论
淡淡の清香
哇,这个标题太震撼了!生前被封为神,死后却被禁止,这得是什么样的人啊?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岁岁年年
真是世事无常,生前再风光,死后也可能被遗忘。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安好如初
生前被封为神,死后禁止,是不是因为他的某些秘密被揭露了?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拥抱
这个标题让我想起了历史上的某个人物,生前风光无限,死后却成了禁忌。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念抹浅笑
封神与禁止,这中间的转折点一定很精彩,真想一探究竟。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你瞒我瞒
太可惜了,一个被封为神的人,死后却被禁止,这是不是对他的一种讽刺呢?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暯小萱◆
这个标题让我想起了某些艺术家的遭遇,生前备受推崇,死后却成了被遗忘的角落。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长裙绿衣
这个标题让我想到了历史上的悲剧,生前风光,死后却被历史遗忘,真是令人感慨。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ゞ香草可樂ゞ草莓布丁
封神与禁止,这中间一定有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我一定要深入了解。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一生荒唐
这个标题让我想起了那个时代的变迁,一个人的一生,就像一部戏剧,高潮与低谷并存。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逃避
封神与禁止,这难道就是命运的无常吗?人生在世,谁能预料到下一刻会发生什么。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窒息
这个标题让我想起了那些被误解的伟人,生前被捧上神坛,死后却成了被禁止的传说。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陌潇潇
封神与禁止,这个对比太强烈了,让人不禁想要探究背后的原因。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陌上花
生前被封为神,死后被禁止,这是否意味着他的影响力在逐渐消散?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面瘫脸
这个标题让我想到了那些在历史长河中昙花一现的人物,生前辉煌,死后却无人问津。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如梦初醒
封神与禁止,这其中的故事一定很感人,我期待着能读到一篇详细的报道。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呆檬
这个标题让我想起了那些在权力斗争中失去生命的人,生前风光,死后却成了禁忌。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空谷幽兰
这个标题让我想到了那些被时代遗忘的智者,生前智慧卓绝,死后却无人传承。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站上冰箱当高冷
封神与禁止,这个对比太鲜明了,让人不禁想要探究这个人物的一生。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