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一共选出了四个人:

1. 孙武

2.伍子胥(著名成员)

3.范蠡

4、赵祥子(字无邪)

其中三个来自南方,即长江流域;一种是来自北方,即黄河流域。

对于孙武来说,可以说是颇有名气了。至少大家都知道,他似乎就是《孙子》这本书的作者。

但事实上,这并不是那么清楚。根据《史记》的记载,已知他最著名的事迹是为了证明军纪的严格而杀死了君主宠爱的两位美女。

在这次事件中,为了让君主认识到军事训练的必要性,他任命了两名美女为队长,带领一支由数百名美女组成的队伍,按照军令行事。然而,无论孙武怎么吩咐,只听到笑声,却没有具体的行动。于是孙武认为这是队长的罪过,便叫来两个美女将她们斩首。这样一来,其他人就不敢大意,都可以按照孙武的命令行事。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虽然可以知道它所注重的是军纪的严格,但这很可能只是一个象征性的寓言。毕竟,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孙武是否真的存在,一直不为人所知。表示怀疑。对于这件事,虽然后来学术界出现了一些有力的理论,但我们也应该把它当作一个有趣的故事。

比较重要的就是排在第二位的伍子胥。他在中国历史上也颇有名气。他是一个把为父兄报仇作为毕生使命的人。听说台湾著名漫画家郑文先生在《史记》的人物中,最喜欢的是伍子胥。然而伍子胥是一个性格十分严厉的人,对于日本人来说,他可能是一个被回避的人物。

这个人被国家流放的那段时间,几乎有一段空白期。因此,有人认为伍子胥在这一时期正在写自己的军事理论著作,然后以笔名孙子出版。因为其实孙武的真实性还是值得怀疑的,但是伍子胥却没有问题。我个人认为,如果伍子胥写一本书,以这种形式来表达他的思想和理论,那将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说法。但伍子胥为什么要用孙子作为笔名呢?根本没有提到这一点。

此前,在中国西安发现了82篇文章,总计141,709字,《孙子》,几乎全部写在竹简上。如果这份报告属实,那么这样一个伟大的发现应该会为这段历史提供一个飞跃的研究资料,如今仅存约6000字。

说起伍子胥,他的父亲是春秋时期楚国的重臣。楚国因王位之争,其父兄双双被杀。准确地说,伍子胥在得知父亲被杀的消息后,实际上是打算逃走,主张以后为父亲报仇;至于他的兄弟,在交给他这个重任之后,他就自己承担了。与父亲同死是长子的义务。就这样,伍子胥逃离了国家,后来结识了吴王阖闾这个人物。此人是春秋五霸之一,在当时是一位非常英雄的人物。伍子胥替他出仕,与祖国楚国开战。

因为他是一位非常有才华的将领,屡屡击败楚军。当他最终攻陷楚国都城的时候,作为他复仇对象的楚王,那个杀父杀兄的人,已经被埋葬在坟墓里了。中间。伍子胥大怒,毁了他的坟墓,取出楚王的尸体,鞭打他。这个故事很有名,但从日本人的角度来看,似乎没有必要那么果断。就连伍子胥当时的亲友也这么认为。然而伍子胥却为报仇而耗费了岁月,因此说出了——句“黄昏路途遥远”,这句话一直流传至今,成为一句名言,充分表达了一个老人只顾自己的心情。一生都想过报仇。

此后,吴国在与越国的战斗中也取得了胜利。这里,越王勾践在日本也是赫赫有名的人物,他去吴国投降的时候,伍子胥曾向他的国君建议,应该杀掉这个人。

此时,伍子胥的国君是武王夫差。由于伍子胥本身就是一个一生都在复仇的人,在征服了越国之后,他相信,如果让越王勾践活下来,他将来一定会像自己一样来报仇。不过,虽然他提出要杀掉勾践,但魏夫差认为越国已经是他的诸侯国了,没有必要杀掉勾践。于是伍子胥就传言说吴国将来一定会被越国灭亡。这话传到夫差耳中,自然很不高兴,认为自己很狂妄。

此后,武王夫差认为自己已经一统天下,在全中国拥有相当的势力,便制定了征服北方的计划。 —— 吴国原位于长江流域南部。此时,为了征服北方的黄河流域,计划出兵——人

伍子胥认为这是不可能的。这一举动让夫差认为这个家伙将来最终会取代他,于是下令杀了伍子胥。伍子胥接受这个命令后,虽然不得不自杀,但临死前他还是挖出了自己的眼睛,挂在城门上,表示要亲眼看到吴国被灭亡。

得知此事的夫差认为伍子胥死后依然如此嚣张,于是将他的尸体装进袋子里,流放到了长江。当地百姓非常爱戴伍子胥,为伍子胥建庙。

接下来我们就聊聊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正如伍子胥所预言的那样,战败的越王勾践确实报仇了。当然,报仇是非常艰难的。这里,第三位选手范蠡出现了。

此人虽列名将之列,但实际上也可以将他列入《名相列传》。他是一位文武双全的人。他不仅帮助越王勾践制定了庞大的复仇计划,而且还为了分裂武王夫差和伍子胥而暗中活动。最终,他终于趁夫差大意之机,偷袭灭掉了吴国。

此时,夫差因无胜算而投降。越王勾践本想放他走,就像以前放过他一样,但为了防止他以后再像他一样来报仇,本来是想放他走的。他被流放到一个偏远的岛屿上,却没有要他的命。然而范蠡却说:你在想什么呢?伍子胥的例子还不够吗?

勾践最终下令夫差自杀,夫差无奈只能接受。因为夫差觉得自己没有脸去那个世界见伍子胥,所以就留下了捂脸自杀的故事。

范蠡完成了气势磅礴的复仇大戏后,本该过上荣华富贵的生活。没想到此时他却向越王勾践请假,最终出国了。据范蠡自己说:他的君主是能共患难的人,而不是能共荣的人。

在这里,如果范蠡能够夸耀自己的功绩,谋取宰相的权力,那么他最后一定会遭到清洗。知道了这一点,他自然就离开了。范蠡北上后,开始了他的商人之旅。因为他非常成功,成为了当时的世界首富,悠闲地度过了一生。

当时有一个传说,说他的另一半就是美丽的西施。这个西施在越国的地位不高,应该是一个平民家庭的女孩。然而,因为她的绝世美貌,被范蠡发现,并送到了武王的丈夫身边。换句话说,范蠡就是想利用西施的美貌,让夫差失去英雄气概。果然,夫差得到西施后,天天招待她,还为她修建了宫殿。这些都成为了当时还活着的伍子胥的借口,也让夫差在心里下定决心,总有一天要除掉这个罗嗦的老人。这些传说都是《吴越春秋》书中的历史故事,非常有名。

西施是中国四大美女之首。所谓中国四大美女,按古今排列,分别是西施、王昭君、貂蝉、杨贵妃。他们什么时候开始被这样称呼的?看来他们之中的貂蝉可能根本不存在。这样的选择其实并没有客观的依据。当然,这并不是说这四个人有一个不漂亮。这四个人长得漂亮并没有什么问题。然而,为什么选择这四个人,又选择了谁呢?没有办法知道这一点。算了,也许这比所谓的天下三美还要好。所谓天下三大美女,指的是埃及艳后(译注:埃及艳后)、杨贵妃、小野小町。我觉得这个应该是日本人选的,因为毕竟埃及人绝对没有一个认识小野小町的。

如果纵观春秋时期,这实际上是周朝的后半期。当时的周朝已经衰落,成为一个诸侯割据的国家,就像日本室町时代后半期的战国时代一样。当时周朝的都城由西迁至东。这并不是因为什么原因,而是因为在割据统治下,英雄们不得不迁都。因此,周朝的两个不同首都的时期被称为西周。以及东周时期。需要说明的是,并不是将周国分为西周和东周,而是在周朝内部,将都城在西方的时期称为西周。此时正是周朝的鼎盛时期。此后周朝衰落,都城东迁,史称东周。东周大致可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代。那么,这两个时代如何区分呢?

春秋时期,有一个非常强大的国家,叫晋国。晋国虽然一度称霸天下,但最终衰落,分裂为赵、魏、韩三个国家。从此,从春秋时期转变为战国时期。

至于第四人赵襄子,他被称为赵国的始祖。此时,他还没有被称为王,这意味着赵国还没有正式建立。他是晋国的重要大臣。

由于此时晋国已经衰落,重臣分为四股势力。其中三个就是前面提到的赵、魏、韩,第四个也是最强的势力是智伯。当时智伯的势力非常强大,压倒赵、魏、韩只是时间问题。当时,智伯与韩、魏结盟,准备消灭对方的赵氏。而赵家的导师、一家之主赵襄子,名叫无邪。关于智伯,据当时族人的证言,他除了有相当的才华和勇气外,还是一个英俊的男子,是一个非常英雄的人。他唯一的缺点就是无尽的贪婪。因此,有一个预言,智叔将来一定会死于贪婪。因为智伯知道他是一个智勇兼备的英俊男子,所以他非常嚣张。虽然智伯联合韩、魏攻打赵国,但实际上智伯将他们视为部下,只有赵国没有投降。只要打败了,整个晋国就都是智伯的财产了。控制了整个晋国之后,下一步就是称霸整个中原。

我们来看一下当时攻打赵城的情况。这座城市虽然很难攻克,但由于地势较低,可以将周围的河流引到城内,就像日本历史上丰臣秀吉攻打高松一样。城势一般,智伯还打算用水攻攻克城池。他在河上修筑堤坝,引水绕城,使城被隔绝在水中。

当然,当时赵襄子城内食客众多,他就派了能言善道的食客到韩、魏的阵地去劝说:如果这次让赵灭亡,你以后就没有利用价值了。肯定会被毁灭,所以为了生存,不如大家联手战斗。

本来韩、魏并没有高兴地跟着智伯,反而受到了他的威胁。看来他们确实是想利用他们来灭赵。赵国灭了,他们自己就没用了。于是,他们被说服连夜切断堤坝,让水自行退去。不知为何,智伯遭到了赵军的袭击,最终被斩首。

这宣告了春秋时期的结束,战国时期的开始。这是一场非常具有象征意义的战争。一般来说,说到春秋时期的两大战争,一是《吴越春秋》的故事,二是赵襄子与智伯的战争。当然,如果真要探究的话,春秋时期还有很多其他的战争,不过这两场战争也给他们四人留下了发挥的空间。

关于赵襄子与智伯的战争,后来还有一个著名的故事,那就是裕让这个人物,智伯的食客,也可以说是他的部下。

豫让深受智伯的宠爱,出于感激他的恩情,多次企图刺杀赵襄子。然而,赵襄子却是一个非常慷慨的人。虽然他曾擒获欲杀他的豫让,但未能成功。但他却释放了他。赵襄子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效忠他的君主,所以不忍心杀他。然而,豫让后来被烧毁,改变了容貌。他甚至喝毒毁喉咙改变声音,然后再次狙击赵襄子。

当豫让第二次被捕时,赵襄子的手下认为他必须被杀。而且,即使让他活着,他也不应该继续忠于智伯,因为豫让从一开始就没有侍奉智伯。他以前侍奉过其他君主,为什么不为历代君主做点什么呢?但他为智博那么努力,最后又是谁服务的呢?在此,豫让回答说,历代君主只把他当作一个简单的食客,而智伯却把他当作亲人朋友,所以他想报答他的恩情。赵襄子虽然觉得可惜,但还是不得不让他死。这时,豫让提出了请求,希望赵襄子能给他一件自己的衣服。于是赵襄子就把自己的上衣脱下来送给了他。豫让用匕首在衣服上刺了三刀,表示报答了智伯的恩情,然后自杀了。

这是《刺客列传》《史记》中记载的故事。智伯、赵襄子、豫让三人之间的关系十分戏剧化。而豫让也是典型的刺客。他不为一己私利,而纯粹是为了报恩,这也算是一种独特的悲剧审美。

春秋时期虽然已经结束,但是在春秋时期的名将之中,还有一个人,名叫司马冉举,为大众所熟知。此人是春秋时期齐国的将领,也是名门望族。这位名将因防止外敌入侵而享有盛誉。后来看来,他是因为嫉妒别人而病死的。不管这个人到底是什么,他以司马乱举的名义写了一本兵法书,这是一本非常经典的兵法书。不幸的是,由于人数太多,没有办法将其添加到列表中。毕竟,与其说他是名将,不如说他是军事理论家更合适。而且这本书是不是他写的也值得怀疑,所以这次就放弃了,让春秋来讲述这里的故事吧。一个段落。

孙武

生卒年不详。生于齐国。春秋时期的军事家。春秋战国时期虽有众多思想家,但他却是以强兵强国为统一中国方针的军事家之一。孙武与孙膑并称为孙子。虽然他们有着相同的血统,但孙武的年纪却更大。 《孙子》是孙武在吴朝任职前所著,被称为兵法经典,而《孙子兵法》更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其特点是反映了战国古代制度的崩溃。它不再以贵族或精锐部队的勇敢和力量为前提,而是以群体战争和战略理论为前提。

—— 《史记》 卷65 《孙子吴起传》

伍子胥

生卒年不详。名人。春秋时期吴国政治家。他本是楚国人,但因卷入政治纷争,全家被杀,于是逃往吴国。当时,吴国方被越国击败,共同分兵江南。为了报仇,他大规模招揽人才。他用新型战车驰骋中原,北伐楚国,南伐伍子胥。他在为吴国筑石的同时,还毁掉了楚王的坟墓,鞭打了他的尸体,为父兄报了仇。然而,武王夫差因心软,沉迷于敌人送来的美人西施,最终逼她自杀。又因伍子胥诅咒吴而死,后来成为民间信仰的怨灵神。

—— 《史记》 第66 卷《伍子胥传》

范莉

生卒年不详。春秋时期侍奉越国。当时江南分为吴、越两国,两国之间存在着激烈的争端。起初,吴国实力较强。打败越国后,俘虏了越王勾践。在范蠡的支持下,越国打败了吴国,再次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此后,他以陶朱公的名义北上经商,也取得了成功。以后“陶铸”二字就是商的意思,典故就出自这里。同样,勾践在囚禁时受到范蠡启发的故事也颇为著名。在日本,被流放隐岐的五助天皇也在途中拜访了小岛高德。院子里的大树上写下了“不让田勾践消失,永远记住范蠡”的故事。然而,这个轶事的可信度非常低。

—— 《史记》 第41 卷《越王勾践世家》

赵襄子

公元前457 年至公元前425 年。没有衬衫。他是春秋时期形成晋、赵强国的强者。赵魏背靠太行山脉,前临河北平原,主宰今山西省至河北省的重点地区,被称为霸王之地。随着晋国的统治地位逐渐衰落,魏、韩、赵等强大的氏族变得更加强大。活跃于公元前五世纪的赵鞅是晋国权势“六大臣”之一,独断专行地统治国家。到了他的儿子赵襄子,也就是五泄的时候,已经打败了北方的一代,南方的智伯。攻灭它,所以晋朝实际上与韩氏、魏氏一分为三,势力更加强大。公元前403年,无邪孙烈公时代,周威烈王承认这三个家族为诸侯。在这里,诞生了中原强国赵国。

—— 《史记》 第43 卷《赵世家》

亡命者的群像 战国时代

然后我们就进入了战国时期。在这个多彩的时代,一共有八个人被选中。春秋时期被称为春秋二十国,即有二十个大国,还有许多其他小国;然而进入战国之后,原本是超级大国的晋国却分裂为赵、魏、韩三个王国。有所谓战国七侠。当时周王室虽然是世袭的,但只留下了正式的都城,其统治范围也仅限于其周边。这是因为它是为了维持强国之间的平衡,所以没有特别需要摧毁它,让它继续生存下去。

所谓战国七雄,是指秦、楚、齐、燕、赵、魏、韩。关于这七位英雄,高中生应该都了解过。如果他们按照秦、楚、齐、燕、赵、魏、韩的顺序来记,我想他们就不太可能忘记,因为这恰好是大致逆时针的。方向,从西边往回走一圈,国家的整体实力也遵循这个顺序。因此,从这两方面来看,应该不失为一种很好的记忆方法。

当我写中国的时候,我经常依赖评饭社出版的《亚洲历史事典》。里面有关于“五子”的记载。仅有《吴子》的文字和解释,却没有吴起。虽然《吴子》这本书对后世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但吴起本人其实还蛮有趣的。然而,被后人认为有趣的人,在当时却不一定受欢迎。比如日本的织田信长。那时出生的人可能会想,怎么会有如此残忍的人。而吴起似乎也有这种倾向。

这个人本来是儒家的,就是孔子的门派,但是名气不大。我只知道他是孔子弟子中最孝顺的一个。这时,吴起的母亲去世了。曾子以为吴起应该在家悼念母亲,却没想到在学校见到了他。于是我问:你为什么不哀悼你的母亲呢?吴起回答说:“我的母亲死了,我什么也做不了。与此相比,追求知识就没有那么重要了。”曾子觉得这家伙太过分了,就破门而入,把他赶走了。

重要的是,曾子认为孝是一切道德的开始。从这一点来看,吴起的行为实在是太可怕了。事实上,吴起不仅有物欲,而且好色,甚至杀害了自己的妻子。由此应该能看出一些端倪。

经过艰苦漂泊的生活,吴起来到了魏国。在一些战斗中,他逐渐崭露头角,并凭借自己的口才和坚忍不拔的毅力赢得了魏王的信任。

有一次,在一次与敌人的战斗中,一名伤员因脚部伤口恶化而开始流脓。没想到,吴起居然用自己的嘴为士兵吸了脓,然后包扎起来,让所有士兵都非常感激,愿意为他努力。听说那名士兵的母亲因此流下了眼泪,叹息道:孩子的父亲因为感恩吴将军的恩情而英勇牺牲。看来这孩子以后一定会这样战死沙场,成为赫赫有名的英雄。讲话。

至于吴起本人,死时也颇为壮烈。因为信任吴起的君主死了,而且根据当时的情况,当君主死后,大部分受君主宠爱的人都会被后来的君主淘汰。尤其是吴起,因为他实施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改革,受到了很多名门望族的厌恶,以至于先王的安葬仪式还没有结束,就发生了骚动,他们准备杀死吴起。数百名士兵拿着武器追赶他,让吴起意识到自己已经不可能逃脱了。

该怎么办?他跑到了放置前任国王尸体的房间,将自己的尸体放在了尸体上。就这样,追兵射出的箭矢,就像刺猬一样,把吴起杀死了。当然,前任国王的尸体也被箭射中。因此,杀害吴起的士兵因伤害先王尸体而被捕,最终被判处死刑。

也就是说,吴起在临死前,其实是向杀害他的人报了仇。这当然是一次非常壮烈的死,也意味着吴起至死都还在玩弄谋略。

在《史记》的世界里,提到了很多战国时期的战争,其中很多都被写入了日本的小说中,普通读者可能会很熟悉。这是战国初期吴起的故事。

接下来我要讲的是六世孙膑的故事。孙膑确实存在,有人认为《孙子》这本书实际上是这个人写的。据最新考证,认为排名第一的孙武有他的文字,排名第六的孙膑也有留下的文字。因此,他们两人都有兵法书籍流传于世。不过,《孙子》这本书之所以流传至今,和曹操有很大关系,因为曹操在研究了《孙子》之后,做了注释,继续流传下来。如果没有他,《孙子》恐怕无法传承到今天!还有一个更极端的说法,那就是这本书《孙子》会不会是曹操口述的?其实我觉得曹操确实有能力写出这样的书。

关于孙膑,与前面提到的孙武、伍子胥、范蠡等人一起,在开隐寺盐五郎所著的《孙子》一书中,被变成了小说中的人物。

孙膑的“蔺”并不是他的本名,而是对一个脚有残疾的人的称呼。他为什么会变成这样?这也是《史记》上非常有名的故事。

《亚洲历史事典》中,孙膑只写姓孙,但没有提及他的真名,因此无从知晓。我只知道,这个人年轻的时候,跟另一个叫庞涓的人学习兵法,他们的老师是鬼谷子。

这位鬼谷老师是一个相当神秘的人物,数百年来他也出现在故事中。当然,人不可能活到几百岁,所以如果他不是一个幻想人物,那就说明鬼谷子的名字和军事技能是一个世代相传的流派。至于实际情况,我不知道。

这两个人在鬼谷老师手下都非常出色,很有名气,不过也有人开玩笑说,大概是因为这两个人是唯一的弟子吧。

总之,这两个人的未来非常令人瞩目,其中的庞涓在列国之间游走非常活跃,最后来到了魏惠王身边,他对国家战略的看法也得到了惠王的认可。那时,如果我没有很好地推销自己,表达自己的理论,我就不会被认可。由于庞涓是一位颇有口才的人,所以他在短时间内获得了相当多的军事荣誉。这时,庞涓想起了自己的好朋友孙膑。既然不知道他的真名,就叫他孙膑吧!

之前,两个人或许曾发过誓,如果其中一个人出名了,他就会提拔另一个人。所以,庞涓有了相当的地位之后,他就想起了之前的约定,把孙膑叫了过来。推荐给惠王。孙膑也是一个非常能表现自己所长的人,因此他也获得了惠王的信任。

破——的时候看起来有点像小说或者戏剧的主题,庞涓心里有恶魔。他相信,当孙膑获得与自己同等的地位时,因为孙膑比他优秀,有一天他会追上并把他赶走。的。所以,庞涓对之前把孙膑叫到这里感到非常后悔,想要除掉他。于是便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孙膑投入监狱。在这里孙膑必须选择是被杀还是接受一种被称为“肉刑”的惩罚,即砍掉手或脚。

这个惩罚是直接砍脚还是直接打断骨头,具体情况我们不得而知。总之,孙膑再也无法站起来了。在狱中,孙膑努力思考自己为什么会受到这样的迫害,得出的结论是他嫉妒庞涓。为了报仇,孙膑花了很多时间越狱,此后一直下落不明。

此后,孙膑逃离了庞涓侍奉的魏国,最后来到了齐国。经过一番操作,他终于得到了齐国权势贵族的支持,成为了齐国的军师。当时齐国的统帅是田忌,田忌也是一位非常有权有势的贵族。排名第八的田丹,也是这个人的家族。

齐魏之战,魏国的主帅自然是庞涓。在庞涓看来,本应在社会上丢脸的孙膑,居然是以敌人军师的身份出现的。他怎能不意料之外。在这里,两人展开了一场需要运用全部智慧的战斗。 —— 这是《史记》和小说《孙子》中所说的。其实也是非常合适的。总之,孙膑运用各种策略,最终击败了庞涓。

首先,当庞涓从魏出征其他国家时,孙膑突然进攻空巢的魏都。庞涓闻讯赶回军中,仓促无组织的军队被一一击溃。此时——表示,庞涓的心理状态其实很小说。一方面,他不安,因为他不知道自己是否会被孙膑打败。当他想到对方是否会比自己优秀时,他自然想了很多。来展现你的优秀。庞涓的精神状态被孙膑一一看在眼里。看来孙膑确实比庞涓更胜一筹。

军队进驻阵地,吃饭当然是必须的。这时做饭就必须使用炉灶,孙膑利用炉灶数量的增减来扰乱敌人。庞涓跟随齐军。计算了一下炉灶的数量后,他发现炉灶的数量正在一天天减少。他断定齐军每天都有很多逃兵,于是决定行军。然而,这正中了孙膑的计谋。

最后,孙膑剥下了森林里一棵树的树皮,在白色的树干上写下了字,然后派兵在附近埋伏。魏军赶到这里的时候,周围的天已经黑了,只有白色的树干上隐约浮现出一些文字。庞涓发现这个东西后,举起松火把看清楚上面写的东西,发现上面写的居然是“庞涓死在这里”五个大字。正当他大喊的时候,齐军以他手中的松火为信号,射出数千支箭,将庞涓杀得如同刺猬一般。

我记得这个场景在《东周英雄传》(郑文写的)中也有描绘过。当然对于庞涓来说有点可怜,但也成为了名场面。

报了大仇的孙膑,死时却毫无消息。报仇之后,他的人生就仿佛结束了。他从前线退役,然后我想他可能写了一本关于孙子兵法的书。

好啦好啦,接下来要介绍的是第七名的乐毅和第八名的田丹。乐毅是燕国的将领,而田单,正如刚才所说,是和田忌一样的齐国强大的贵族和将军。这两个人就像日本战国时期的武田和上杉。他们关系敌对,并且想尽办法互相争斗。

之前我已经把几位将军描述得如流水一般,但是这些人之间真正过去了多少年呢?说实话,我不太了解。我只是根据《史记》的描述不断写下来。关于年龄,还有很多事情难以确认。希望大家能够包容我。

我们应该从哪里开始谈论这两个人呢?这两个人全力以赴的正面冲突发生在公元前284年。至于秦统一世界,已经是六十年后的事了。

燕齐两国在中国大陆的东北部大致分为两部分。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两国之间一直存在着积怨。乐毅虽然出身于魏国,却被燕昭王招入麾下,成为了麾下的将军。

这个时代的中国与某个时期的欧洲非常相似。即使是在某个国家出生的人,在自己的国家不被接受后,也会前往某个国家并侍奉该国的国王。像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但从生到死一直为同一个国家服务的人有

少见。也因此,在这个时期向外国挖角的风气很盛,一日不想再待在这个国家,立刻就可以去别在国家寻求支持。不单是武将而已,思想家、政治家也都是如此。就是因为这样的人会从一国到一国,因此各地才会学问兴盛、国家也因此而繁荣。

而就像刚刚说过的孙膑一样,年轻时所建立的人脉,与其后的历史可能息息相关;而年轻时的仇怨,以后也可能会演变为国与国的战争。

乐毅在出仕于燕昭王之后,于纪元前二八四年展开了对齐的大举攻势。一举攻占了齐的七十余个城池,大约也就是现在的七十几个县或州的感觉。而在攻下了七十余个城池后,齐只剩下两个城,就快要完蛋了。如果以现代的日本为例的话,四十七个都道府县,就只剩下两个县,其他则全都被某个国家所占据一般,眼看就要亡国了。当时,天下的人也是如此认为,而在燕与齐合并之后,就会出现一个更强的大国。

就在这个时候,留下的城池中,一个叫做即墨,在这儿有个叫做田单的人,他和之前所提过的田忌一样,是齐皇家的一员,当然,皇家也会有本流与分支的不同,这个人属于分支,因而虽为皇家出身,然而却没有大的出仕机会,只能够在都城的市场中当个役人。在燕军来攻之后,他就带着他的族人逃离了都城。只是在燕军准备进攻即墨的时候,他却就被民众推举成即墨的防卫司令官。

在此,田单是说了些什么才接受这个任务的呢?在《史记》中并没有记述,总之他是接受了。而由于他守城的方法十分巧妙,因此燕军包围了许久依然无法拿下这座城池。这时,燕的国王昭王过世,而由惠王即位,是为燕惠王。他和之前提过的魏惠王乃是完全不同的人物。

之前在叙述吴起的时候也曾经提过,当新的国王继位的时候,仕奉旧王的人可能会遭到冷冻,更甚者还可能受到肃清。这时也发生了同样的事情,这个燕惠王并不喜欢乐毅,与其说是感情上的讨厌,还不如说是对在前王时代获得巨大武勋的人物的一种警戒心。

当然,燕的新王即位这个消息也传到了田单耳中,在此,田单就派间谍放出流言,说乐毅在将齐几乎完全征服之后,就会自立为齐王,不可能再继续在燕王之下当个听话的官了。

而惠王相信了这个流言。

这乃是传统的一种政治力学,会有这样的流言,就是因为有会相信这种流言的心理。如果想让乐毅失势,不再让他继续拥有进攻的权力的话——之前是因为他有前王可倚靠,然而现在没有了——要做的就是要让这样的流言传出。本来谗言就是想信的人就会相信,于是惠王就免了乐毅的职。

乐毅悄然自战场离去,当然一定会有人前来接替,然而这个人并不有名,也不值得去知道他的名字,燕军还是继续包围着,只不过,总司令官乐毅遭到解任,其他留下的将官士气势必受到动摇,在此田单就运用他的智慧,使出了著名的火牛之计。

他集结了千头以上的牛匹,在夜晚于牛的尾巴上绑上松明及稻草,点上火让其冲向燕军阵地。燕军在休息之际突然遭到夜袭,一看之下,却发现随着动摇地轴般的轰隆重响声之下,居然有不知其真面目的一大群怪物带着火焰杀到,不由得阵脚大乱,而随后则有田单选出的五千余兵士,一举就将燕军击退。在燕军方面,本来就因这场夜袭而十分惊恐,再加上乐毅不在后的不安,有许多人就逃走了,结果在短短时间中,本来为燕军所占领的七十余座城池便一一地为田单所收复。

结果,田单因此战功而受封为贵族,此后过着平稳的人生以至终老。说过来。田单这个人虽是位名将,然却是在一役间成名天下,在那之前之后似乎都没有参加过其后的战役。只是他一战就改变了历史,如果没有他的话,齐国早就灭亡,而战国七雄也就变成了六雄。田单在危急之际解救了齐国,光是这生涯中惟一一次的战役,就成了留名历史的名将。

另一方面,着了田单一道的乐毅,自己一个人悄然离开了阵地,此后又怎样了呢?他知道如果自己再晃回燕国去的话,一定会被杀的,于是他就亡命前往赵国。由于他是具有实力和名声的人,因此受到赵王的厚遇。而在燕国这一方面,惠王虽然一度将乐毅流放,但在田单将燕攻占的城池又占回去之后,他才发现乐毅的伟大,因而十分后悔,就给乐毅写了一封信,希望他能够回来燕国。然而乐毅则郑重地写了一封回信,认为现在他如果回去的话,两边可能都会觉得尴尬,日后可能又会发生杀人或被杀的事情,因此他不喜欢,就拒绝了燕王。此后也老死在赵国之中。

让战国时代更显壮丽的名将对决,就在此合上了幕。

虽说是十分命运般的对决,但实际上在作战时,乐毅是否知道田单这个人,说不定都还是个问题呢!

当时,要是乐毅获胜的话,也许齐就真的就此而亡,而燕则更为强大。战国时代虽是以秦之统一天下做为结束,但秦是位于大陆之西,若是东侧进入燕的支配之下的话,由于东侧的农业生产力等均较高一等,也许秦与燕将会东西分割中国,最后则会进入两国间的最终决战也说不定。只不过,在此之前,齐国都城市中的田单这个小小官吏居然改变了历史就是了!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第九位的廉颇吧!这个人虽为赵的将军,但自古以来就是以老将着称,当然他不可能一出生就很老,只是因为他在有了一定的年岁之后才在战场上活跃,因此给人这样的印象。

在这个人的情况,与其次次地来叙述他战胜的经过,是没有什么意义,他有名的乃是与蔺相如之间的友情。

蔺相如这个人是个政治家,尤其擅长于外交,在赵、乃至于当时的中国,也就是国际的社会中,都具有相当高的地位,是个非常有功绩的人。关于他伟大的事迹,在《史记》中也有不少记载,在此先略过不谈。蔺相如这个人,在不动用一兵一卒的状况下,自然并没有建立任何的武勋,他是以外交上的功绩获得了与廉颇并立的地位。然而这却让廉颇感到不快,常常说蔺相如的坏话,然而蔺相如一向置之不理。蔺相如的友人看不下去,就对他说;像他这样的人,你怎么可以不闻不问呢?应该要回口才对。然而蔺相如却说:这个国家是因我和廉颇将军两人才能得保的,如果我们两人起争端的话,那会感到欣喜的就只有外国而已。廉颇在听到这段话之后,发觉自己错了,于是低头道歉。并希望与蔺相如成为朋友,这是相当有名的故事。

只是廉颇这个人,也在随着年岁增长之后,被新的国王所疏远,不再看重他。最后就因不爽而亡命他国,虽然历经几个国家,因其之前的名声而受到尊重,但以后并不曾立下足以改变历史的活跃战功。

谈完了廉颇,再来看看接续他的后辈赵奢,这个人当然也有两把刷子,然而他真正为人所乐道者,乃是他与儿子赵括的组合。

该怎么说呢,赵括这个人从小就非常聪明,能够以滔滔理论把对手辩倒,即使是对他父亲赵奢,以经过许多的议论之后,输的也一定是父亲赵奢。赵奢这个人虽然有许多实绩,但也许他的口才并不是很好吧!而赵括就因为这样的情形,即使是名将赵奢在嘴上也不敌的事绩,在非常年轻时就获得了名声。甚至将要因此而当上将军。对此,赵括的母亲,也就是赵奢的妻子,来到了国王的面前,希望国王不要通过这样的人事案。国王就问道:你的儿子即将出仕,为什么你反而要来阻止呢?赵括的母亲回答道:这孩子在口头上确实是胜过了父亲,然而那只是桌上的空论,他并不像父亲般具有实力,因此如果儿子当上将军的话,很可能为此误国。但国王并没有许诺她。

因此,赵括很年轻就当上了将军,而就像大部分太年轻便出仕的人一样,他并未看重他的部下,什么事都认为自己可以去做,因而逐渐失去了人望。

就在此时,等一下就会介绍到的,第十三位的白起这个人领着秦军杀到,赵括虽然率领了四十万的赵军迎击,最后却败得很惨,除了本人在战场上战死之外,所率领的四十万大军也因白起之故而尽皆被杀。也就是因为这场战役,因而造成赵国的亡国,这也可说是一种命运。

关于赵奢这个人,也因此与其具体地说什么他是如何如何战胜的啦,还不如说说他看透了儿子这样的将来,而成为预防了赵这个国家衰亡的有名人物。但同时也因为如此,如果在五年之后,我再次选择这样的名将百选的话,若是知道了我现在所不知道的非常有名的将军,我想我是一定会将赵奢这个人舍去的。

以《史记》来说,除了具体功绩外,似乎也还蛮喜欢写一些像宁瓣特殊逸事,因此,在说到廉颇有建立什么具体功绩、赵奢有建立什么具体功绩这方面反而没有许多的着墨,倒是在其他方面留下了不少故事。像是廉颇的情况是与蔺相如之间的友情,赵奢则是输给了儿子,然后看透了儿子的将来等等。

要正确一点地说,其实在《史记》上是确实有写明的,只不过在身为读者的我的记忆中,却没有留下些什么,因此责任应该是在我身上才是。而同样地,在日本关于《史记》的文章中,不管是关于赵奢还是廉颇,也都不太注意其个别的作战,而是在于这些逸话。

再下来就要谈到第十一位的信陵君。这个人乃是魏的王族,和在日本亦相当有名的孟尝君并被称为战国四公子之一。各国的王族,无论具体行事如何,总是当时具有人望与势力的人物,而信陵君的情况则是更具有军事方面的优秀才能并为世所知。要说孟尝君有什么样的功绩,可能还得侧头想一想,但是信陵君具有军事上的功绩则是无庸置疑的。由于信陵君是国王的弟弟,因此一开头并不需要做些什么,自然就在贵族的生活中,集结了三千名的食客在其身边。所谓的三千人,倒不一定是具体的数目,只要把它想成是许多许多的意思就行了。

纪元前二五七年,秦的大军包围了赵的城都。赵的城都名叫邯郸,是个非常有名的古代都市。

由于城都一旦陷落,也就代表赵国亡国了,而信陵君的姐姐正是嫁到赵国去的,因此他想要去救出他姐姐。可是信陵君这个人是个贵族,虽然有丰裕的生活,但是却完全没有政治和军事上的实权,若想要救出姐姐的话,不发动大军与秦相敌又不行。在没有发动大军的权利之下,信陵君经过努力思考,惟有使用一些小伎俩来夺得可发动军队所必要的凭证了。所谓的凭证,指的并不是文书,而是虎符,一种虎形的兵符。他在瞒过负责的人员后,以夺得的虎符发动了十万军力,直赶至邯郸。那此为止,还只是个贵族领军出征的事件而已,然而他却战胜了秦军,由此可知其是个非常具有将才的人。

当然,这是一件任意出的行为,就魏国来说,如果因此而惹怒了秦国怎么办?因此并不希望他回来,信陵君也就这样子在邯郸留下,过了十年平稳的生活。而这一次,他则接到了秦国攻打魏国的战报。当然,信陵君放不下心,他集结了其他的国家,号称五国联合军队,与赵、韩、齐等国的军队一同与之对抗。

信陵群领着联军击破了秦国的军队。当时,在战国七雄当中,秦具有压倒性的军事力量,其他的国家全都处于时时害怕秦国来攻的状态,而信陵君先是救了赵国,十年之后再救了祖国魏国,于是,其名声自然传遍了天下。

对秦来说,有信陵君这个人在,要灭赵或灭魏就没有那么容易,于是就派出了得意的间谍,前往散发流言,说信陵君将要自立。这样的行为相当奏效,对战国时代各国的国王来说,几乎都是处于随时可能被有力的将军夺取自己国家的恐惧中,因此信陵君自然受到了怀疑。为此,信陵君自动交还了军队,以后就带着他的家人,什么也不做,只是饮酒作乐,而在其死后,魏就被秦所灭亡了。

关于信陵君的事情,在《史记》中也有许多有趣的故事。我想,在不久的将来,应该就会有人把信陵君当成主角来写成小说才是,这是那么有趣而难以令人放手的题材。

就是这样,谁在哪个时代背景下做出了什么事情,我想,《史记》的日本语版已经有不少译本,读了就应该会知道了。因此之故,我在背景方面并没有太多的著墨,我想写的是将主题置于个人的活跃上的人物故事。

那么,剩下来的,就是第十二位的李牧了。关于这个人,不详细一点叙述是不行的。

这个人乃是赵人,身处于战国末期,也是那个会感到不知何时秦一定会统一天下的时代的人。我个人是从中学生时开始对《史记》感到兴趣的,一共读了好几遍,即使是以《史记》为素材的小说,或是以像名将传记一类的东西在日本也不少,然而就是从来没来看过有那一本是以李牧为主的。正巧我处在一种虽然读过《史记》,但却有不少地方遗忘的时期,因此就买了中国所出的原书来阅读。而在中国所出的历史名将集或评论集中,却一定会见到这个李牧。

可是李牧到底是什么人呢?我立刻动手去翻了《史记》的日本语版。原来李牧这个人并没有怎么与他国进行战争,重要是的,他是当北方匈奴,随时都在伺机寻找南下进攻的机会,而李牧就在与匈奴的作战中获得了大功。

为日本所知的匈奴,乃是北方的骑马民族,他们并不是在汉代就突然出现在北方的,而是从战国时代开始就一直窥视着中国本土。

而李牧正是确立了对匈奴侵攻战术的人,他挖掘堑壕、筑建土垒、立起栅栏,因此在匈奴进攻之际,得以削弱其机动力而能进行持久战。

对于像匈奴这种如风一般呼啸而来,然后再呼啸而去的行为来说,只要利用栅栏或土垒来封死他们的机动力,他们也无可奈保,一旦成了持久战之后——匈奴本来就不是军事物资丰富的种族,也因此他们才会想前来中国进行掠夺——等到他们的食粮耗尽,再从后头加以突袭,自然就能予其相当大的打击。

也就是说,李牧乃是确立了农耕民族针对骑马游牧民族之防御战术的人,在历史上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此后,一般虽说是由秦始皇所筑的万里长城,但实际上他乃是利用以前所筑的燕与赵等的城壁,所连结而成这号称万里的长城的。其中,筑成赵之长城的,应该就是李牧。

相对于北方骑马游牧民族的速攻和奇袭,具有如此恒久的,就算是一时的也好,像这样的防御物自然能够建立起持久战的基础,而确立了这个战术的人,当然在中国历史上能够得到莫大的名声了!然而在日本,他则几乎是完全无名。在名单上从第一位到第十一位的那些人,当然在《史记》上均有所记载,在日本应当或多或少也为人所知,然而李牧这个人却不然。因此,从中国的原书中得知李牧这个人存在这件事本身,对我来说就是一种刺激,也就是说,日本人和中国人对中国历史上人物的认知是完全不同的。

而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我开始思考对中国人来说所谓名将的条件,直到今日。对于李牧这个人的存在,我也希望能让更多的日本人知道。

李牧在对匈奴的作战中获得大功之后,再接下来则是被选为与其他强国作战之指挥官。这时已是战国时代末期,秦为了统一天下而不断出兵进击的时期,不过,就算在此时,李牧依旧有两次大破秦军的记录。于是,秦国又再度派出了间谍,说李牧将会拥兵自立的老套,可惜赵的国王依旧相信了,因此李牧就被捕而遭到杀害。这是纪元前二二八年,秦的统一天下也就在不远。

就这样,我关于战国时代的叙述,最后也以李牧告终。

在“私撰中国历代名将百人”中,我曾写出做为名将的条件之一,乃是与北方民族作战获得功绩,如果我不知道李牧这个人的话,大概也不会想出这样的条件吧!

这虽然是题外话,但也就是因为得知了李牧的存在,所以我才会这么想的。此后,随着我到中国大陆、台湾、香港等地的一次次旅行,之所以会问到当地的人“对于中国人来说,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是怎么样的人?”这个问题,大抵也都是从知道李牧之后才开始的。

之前我也曾在杂志上看到有名作家的对谈,这位作家曾对中国大陆前来的留学生询问关于中国历史上的人物,像是孟尝君、或是晏子等是否知道,结果却是不晓得。他提到如果像这么有名的人都不知道的话,不由得令人慨叹中国大陆的历史教育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在读到这儿时,我不由得嗯了一声,对中国历史上的人物,中国人与日本的认识果然不一样,会有这样的问题,我想这位作家应该是和我一样,在提问题的时候,方向完全偏差了才是。

为什么没有接着提出“那么你们知道些什么样的人物呢?”这个问题,应在是令人觉得不可思议,当然人各有不同,我这么说可能是僭越了,除了日本人所专注的知识之外,应该还有无限有趣的宽广世界才是。如果没能从自当地而来的人获得这样的知识的话,那真是非常可惜。

吴起

纪元前四四O~前三八一年。卫出身。与春秋时代的战略家孙子并称,而有孙吴兵法之称。当齐攻鲁之时,仕鲁的吴起将自齐出身的妻子杀死,破除怀疑而当上将军大破齐军。其后在魏国也相当活跃,因和兵卒共同生活而受到信赖。是个相当著名,然其详细情况则不明所以的人物。

——《史记》卷六十六《孙子吴起传》

孙膑

生殁年不明。纪元前四世纪时齐之兵法家。根据《史记。孙子吴起传》,其为孙武百数十年后的子孙,仕齐,本名不明。所著之书被称为《齐孙子》或是《孙膑兵法》,以与最初的《孙子》相对。在攻城战及步兵战等,可看出其中反映时代而与以前的许多不同。而关于《孙子》与《孙膑兵法》之连贯性及判断两者之不同的,乃是在一九七二年于山东省临沂县银雀山之前汉时代墓中出土的大量竹简。在这时的出土文物中,除了现行的三十篇《孙子》之外,还有以前所未知的关于孙武和孙膑之两种兵书,经过确认整理,分别为《银雀山汉墓竹简。孙膑兵法》(文物出版社/一九七五年)出版。

——《史记》卷六十五《孙子吴起传》

乐毅

生殁年不明。战国时代为燕昭王所招募之将军。为了燕对齐的复仇,而于纪元前二八四年联合赵、楚、韩、魏一同讨伐齐国,被封为昌国公。然而在昭王亡后,不为后继之惠王所用,而使得燕国居于劣势。之后,因流放乐毅而反省的惠王虽欲再度将之招回,惟为其所拒。这时,示其忠义之心的书简尤为有名。后来,他在赵国亦受重用,而成为赵与燕两方之客卿。是在以诸国均以统一中国为目标而相争的时代中之典型谋将。

——《史记》卷八十《乐毅传》

田单

生殁年不明。战国时代齐之王族。田氏出身虽也曾有做至将军职位的,惟其在历史上留名乃是在纪元前二八四年、燕昭王派乐毅讨伐齐国,齐国除莒与即墨以外的城池全都被攻占之际。当时即墨以田单为将军,进行与燕之抗战。纪元前二七九年,燕昭王去逝,惠王继位,田单派出间谍使乐毅失势,再施以奇计火牛之计,使得燕军大败,齐国再度取回其失去的七十余座城池。并将齐王请回莒城,对齐有再造之功。顺道一提,这个火牛之计,在日本,也曾为木校园义仲所使用,因而为日本人所熟知。

——《史记》卷八十二《田单传》

廉颇

生殁年不明。纪元前二八三年以战国时代赵之将军的身份与齐作战,立下战功而著名。由于其与秦、燕、魏、齐等作战皆胜,因而名列信平君,一如相国之位。廉颇与蔺相如(生殁年不明)的交游尤为有名。蔺相如在赵国欲将自楚国手中所取得之战国时代名玉“和氏之壁”拿来与秦国交换十五座城池的事件中,看穿对方存心不良,因而守住了赵国的利益,自己也当上了外交官之类的人物。可是此举却让廉颇认为一个非武人的口舌之徒,竟能够立于自己之上,因而十分不快。惟蔺相如认为他们两人的争端将导致他国得利,廉颇知道之后,就自己前往请罪,两人也因此结为刎颈之交。这两人连手之坚固,甚至让别的国家认为只要有这两人在,就不可能攻打赵国的说法出现。廉颇在此后也依然立下不少功绩,惟晚年因不若之前有用而被迫亡命魏国,后又亡命楚国。可惜因年老而未曾再立下辉煌的战功。

——《史记》卷八十一《廉颇、蔺相如传》

赵奢

生殁年不明。最初为战国时代赵的田官吏。由于不满战国四君子之一的平原君在当时是以威信征收租税,而非以法征收,在冲突之中甚至还杀死了其随从九人,最后则以统治之法说服了盛怒的平原君,因而受到世人尊敬。其后,当秦攻韩之际,廉颇等诸将皆不可能救援时,以惟一一个可能的将军之身大破秦军,被任命为马服君,获得与廉颇、蔺相如同等的地位。战国末期的武将们在确立压倒性势力的秦国前绝望的活跃,和战国初期国家建设期武将的功能,可说是大异其趣。

——《史记》卷八十一《廉颇、蔺相如传》

信陵君

?-纪元前二四四年。名为魏无忌。战国时代魏昭王的儿子,与齐的孟尝君、魏的平原君、楚的春申君等并称为四公子,有食客三千人。信陵君的时代已为战国末期,秦具有压倒性的势力。战国时代的各国有力者虽拥有才能,并志于改革,然却均在国内进行一已势力排除的强力体制,并从争端中胜出。这种与当时的趋势矛盾的作为,显示了当时诸国体制的不成熟。

——《史记》卷七十七《信陵君传》、《史记》卷四十四《魏世家》

李牧

?~纪元前二二八年。雁门出身。战国时代末期,由于赵建国于现在的山西省一带,因而与北方匈奴的抗争不绝,令人十分烦恼。这也是北方列国着手兴建长城的要因。赵人李牧就位于此面对匈奴作战的前线,因确立了对抗匈奴之战术而为人所知。他一面避免当面的抗争,一面进行军事力量的增强,之后,在与匈奴的作战中大破东胡与林胡,安定了赵的北方前线。而大败的匈奴在此后十数年间也不敢靠近赵的边境。他在纪元前二四三年进攻燕国、前二三三年击破秦军,因而受封为武安君。对其感到恐惧的秦国于前二二八年,在其与国王的离间计划中成功地将之杀害。很快地就造成了赵为秦所大败的结果,而使得赵国灭亡。

——《史记》卷八十一《廉颇、蔺相如传》

高耸的长城 秦时代

严格说起来,秦的名将大多是在战国末期为了统一天下而战,因此战国时代与秦时代实在是难以完全区分。尤其是如果只以从始皇帝死去直到秦灭亡为止列为一个时代的严格划分的话,更是如此,我在此总共只选出了三人,这乃是因为秦时代本身时间就很短暂之故。

从时代上看来,白起比李牧死得还早,因此在排列上可能有些矛盾,在此向各位读者致歉。

白起这号人物凡是出兵作战,尽皆获得胜利,是一名光是率兵突进就能够让敌军害怕战栗的猛将。这个人最有名的事迹,就是纪元前二六○年的长平之战。在此战役中,他将赵的大军全灭。而这时率领赵军的,正是之前提过的赵括。

白起在捕获了四十万俘虏之后,由于也不可能让俘虏继续活着于是就把他们全员都给活埋了。这主要是利用黄土地带的地形,我想大家应该在电视节目中都看过这样的土地才是,在那儿,有许多如山谷一般的大洞,把俘虏赶下去之后,再把土覆上,一次就可能埋掉好几万的人。

白起在此后,当然也由于他是个武勋甚高的将军——因此也遭到君主的怀疑,而从秦都咸阳流放出去,并命其自杀。这时的白起认为自己对国家有功,而且什么罪都没有,因而大叫为何自己要受到这样的待遇。再转念一想,自己当初在长平之战中杀死了那么多降伏的赵兵,今天大概就是要来赎这个罪吧!因此就毅然自杀了。

接下来要谈到第十四位的王翦。

这个王翦在纪元前二二八年灭亡了赵国,接下来还灭亡了燕国和楚国,对于始皇帝的统一天下有着莫大的功绩。令人感到佩服的是,最初的燕和赵乃是北方的国家,而接下来的楚则是属于南方的国家。关于中国,大家应该也很清楚,广大的中国大陆在北方和南方,不论是气候、风土、乃至于地形等都完全不同,即使在北方能够以骑兵为主力而在战争中取胜,但是在南方则不太可能。南方的地形是陆地与河川、湖泊等交杂的环境,因此在战术的运用方面必是全然不同。所以,王翦竟然能在南北两方的作战中都取胜,可见其在用兵方面应当是属于全方位的武将。

这个人也是在年岁较高的时候才开始活跃的。而在他为了灭楚而领军出征之后,他曾数度写信给始皇帝,要始皇帝记得一定要给他约定的奖励。始皇帝则数度告知他会记得,请赶快前往作战的回答。关于此事,无论是熟人还是他的儿子均大为吃惊,明明连作战都还没有开始,为什么会一直想去要奖励呢?而且你这个人也不是欲望那么深的人呀!他回答道:始皇帝——这时还只是秦王——是个疑虑非常深的人,因此如果自己只是一味地讨奖赏的话,他就只会让为自己是个小气的老头,而用不着担心会被其肃清。相反地,如果自己无欲的话,始皇帝一定会想这家伙不知道在打什么主意,因此还不如做个贪心小气的老头来得安心。这也是非常有名的故事。

实际上,后来王翦在获得了大功之后,确实不曾受到怀疑,而悠然自适地得享天寿。

所以在《史记》中,除了他的功绩和实力之外,也大大地赞誉他能够以聪明的方式下台,是个很优秀的人。

再接着要谈的是,第十五位的蒙恬。

这个人是秦的名将,而且是只要提到始皇帝就一定会出现的人物。他非常受到始皇帝的信赖,特别是在秦必须要对匈奴进行防守,而始皇帝就起用了蒙恬与匈奴作战。在天下统一后,直接指挥进行建设万里长城的,也是蒙恬这个人。

只不过,除此之外,在其他的作战中就几乎都没有叙述了。而且,他也没有像《孙子》或是《吴子》之类的兵法书著作传世,因此,也有人认为他只是背靠着秦国强大的国力,实际上到底是不是真的是位名将也有人怀疑。换一个方向来看,光是以他深受始皇帝的信赖,说不定就是他可以有成为名将的条件!毕竟始皇帝这个人是非常讨厌无能的部下的,如果无能的话,绝对不可能会受到其信赖的。

蒙恬这个人还有其他的传说,据说毛笔就是由蒙恬所发明。至于实情如何则难以得知,毕竟那是太久远以前的事,可能只是个戏说也说不定。

当然,兴筑长城的命令是始皇帝所下的,然而实际上指挥这项大工程的则是蒙恬。那么,问题就在于是始皇帝自己想到要兴筑长城的呢?或是有谁提出了这意见呢?也许提出这个意见的就是蒙恬本人,只不过实情亦不可考。只不过,始皇帝将自己的长男扶苏交给了蒙恬,从此看来,蒙恬的确是非常得到始皇帝信赖的。在始皇帝死后,由于恶名高涨的宦官赵高的阴谋,扶苏和蒙恬都被逼自杀。由于已知这是一道假的命令,在此时,如果蒙恬能拥扶苏以反抗赵高的话,也许往后的历史会大不相同也说不定。

白起

?-纪元前二五七年。陕西出身。仕奉秦昭王,乃是秦帝国建设期之军人。自昭王十三年以至翌年间与韩、魏作战,于洛阳郊外之龙门击破魏军,斩首二十四万人。再于前二七九年攻楚,并于次年攻陷其都。楚只好迁都于陈意图再兴。前二六○年于长平一役大破赵军,将其四十万大军全灭,予其致命之打击,因而导致赵的灭亡。惟因后来失去昭王之信赖,而于前二五七年时剥夺其爵位,亦不允其居于都城咸阳,最后更命其自杀。在此,如果这些斩首什么的数字均为真实的话,则表示出秦之武器以及武力的向上提升,还有不再役使俘虏兵士之体制的出现。

——《史记》卷七十三《白起传》

王翦

生殁年不明。战国时代秦人。与其子王贲一同仕奉秦王政(也就是后来的始皇帝),于统一六国有功。前二二八年灭赵、前二二七年灭燕、前二二三年亡楚、前二二二年平定并合并全江南。秦武将的活跃基本上是以秦帝国建设,也就是平定全国之功绩,和以往战国时代位居华北的列国之兴亡均局限于当地的作战活动有不同的意义。而秦的武将也因征服战争的进行而受到注目,王翦为其代表之一。其结果也就是确立了中国基本的领域,以及秦帝国的登场。

——《史

记》卷六《始皇帝本纪》、卷七十三《王翦传》

始皇帝

姓嬴,名为政。纪元前二五九~二一○年。在位时间为西元前二四七~二一○年。为秦第三十一代国王,也是中国第一个统一帝国秦的初位皇帝。秦国本位于西侧,属于较边陲位置的国家,在任用法家后实行大胆的改革,遂成为战国时代的第一强国。在此改革中登场的秦王政因而统一中国,建设出空前的秦帝国。于统一中国后,他还统一了度量衡、文字、法典等,并进行帝都的营造,以及实行为了统治及维持大帝国之各项革新政治。同时也对在中国周边急速扩张势力的匈奴进行讨伐,以及连续起之前各国所建的长城。他在国内各处所建设的道路和运河等事迹亦很有名。只可惜因其过于性急,过度的改革造成人民过度的负担,死后帝国随即崩溃。

——《史记》卷六《始皇帝本纪》

蒙恬

?-纪元前二一○年。齐出身。自祖父以来就一直以武将的身份仕秦。像是如此的事例还有不少,此乃因处于拔擢无名人材与名门出身者并用而活跃的时代之故。蒙恬虽然仕于始皇帝,惟此时平定六国几乎已是时代的趋势,因此他的名声乃是在于与匈奴的作战。当时,中国北方的匈奴势力大伸,随时意图窥视中国内部。蒙恬最远进出奥鲁多斯,而将匈奴驱逐,并建立起长城。与其弟毅共同受到始皇帝的宠爱,正当将为后继者所用时,却遭陷害而仰毒自杀。像这样在军事行动中断绝后路而陷罪令其自杀,乃是中国人思想之一端,这种现象亦相当值得深究。

——《史记》卷八十八《蒙恬传》

灼热般的七年 楚汉争霸时代

秦时代结束之后,紧接着就进入了楚汉争霸的时代。在此又是只有三位武将人选,因为楚汉争霸这个时代,自项羽于二十四岁起义叛秦以来,直到他三十一岁死亡为止,总共就只有七年。在这七年之间,历史上的有名人物一一出现,可说是历史的能量相当压缩的状态,也可说是非常热闹的七年。

第十六位的项羽,在此虽然是列入名将传记,但是若要将之列入帝王纪中也无不可。

至于第十七位的张良,在我将之列入名将传的时候,也曾经一时之间认为不太合适。大体上名将的定义,如果不仔细点来考量是不行的。所谓的将,用在动词方面,应该是有“率领”的意思在内,率领兵士与敌作战的,就叫做“将”。而张良这个人,虽然有率领兵士作战的经验,然而却没有成功的例子。也因此,从这点来看,他能不能算是名将就有问题了。只不过,这个人在国家战略之上,是让汉高祖刘邦取得天下的关键人物,在日本也认为他是军师的一个典型。

接下来,是第十八位的韩信。这个人则毫无疑问是位名将。所谓的“多多益善”,这个人是所率领的兵士能够愈多愈好,他对自己的指挥能力拥有相当的自信。在此,张良与韩信,以及另一位萧何——读过《史记》的人应该都知道,另外,最近司马辽太郎的《项羽与刘邦》也已经出版——我想应当都十分知名才是。而且,高祖刘邦在项羽败亡取得天下之后也曾说过一段话,他说:张良立定战略、韩信指挥军队,而萧何则负责稳固后方,自己就是靠着这三人而取得天下的。这段话真的是非常有名,在日本,只要是提到项羽和刘邦的时代,就几乎都会提到这段话,尤其是写给那些商务阶级所看的历史书中,更是百分百一定会出现。也就是说,相对于个人,组织是比较容易获得胜利的。但当我在所闻这句话时,想到的却是另一方的个人项羽反而应当更了不起才是!重点是,相对于刘邦、张良、韩信、萧何等的组合,项羽一个人却能与之对抗,能力不是更强吗?只不过这在商场上倒是不适用的。这样说来,大家对于这些人具体的作为,应该都已经知道了才是,我想在这儿就不必再一一加以详述,但我个人倒是比较想在项羽身上多下些工夫。总之,对我个人来说,在这个时代里,项羽这个人是最了不起的,我认为他是个能够代表时代的人物。

那么,书写《史记》的司马迁本人对于项羽又是作何感想呢?其实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来司马迁相当喜欢项羽这号人物。他对项羽身为政治家的情况虽然多做批判,写了他不少不好的地方,看来好像根本不可能喜欢这个人,但其实只要仔细读读《史记》的“项羽本纪”就可以明白,这也是一篇有名的文章。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候之兵围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是于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全文甚长,在此节略。像这样的名文、名场面,如果不是很喜欢项羽的话,是不可能这样写出来的。若是讨厌这个人的话,大可写项羽垓下被围,脱出后死亡,此乃恶报等等……就可以做一个交代了。然而他却将项羽之最终心境变化等,详细留下了名闻天下的文章。

在项羽脱出垓下城包围后,他的军队一一被讨灭,到最后只余下二十八骑。然而在此时,项羽依然没有屈服,带领这二十八骑直冲汉军,讨伐了数百人之多,还一度逼退汉军。在此之时,汉军有数万大军,而项羽方面则只有二十八骑,经过一番追逼后,项羽一方居然只损失两骑。

在这样的状况下,根据海音寺潮五郎的指摘,只损失两骑的“只”,一言就表现出司马迁对项羽的感情。本来在此应该是不需要特别写下这种事情的,然而从“将数万的汉军驱散,而细数我方只损失两骑”的这段文字中,充分鲜明地显现出项羽的武勇,以及其战斗之巧妙。当我读到这一段文字时,也只有发出:啊,原来如此!而不由得慨叹起来。

总之,在汉语中,文言文的表现是非常了不起的,在这时使用的是“亡其两骑耳”,以一个“耳”字就表现了复杂的心情。而能够从这一个字中读出这些背景的海音寺,我认为他也很厉害,毕竟自汉文的参考书中,也没有一处能够看出司马迁是对项羽寄与同情的文字。就是因为他能够这样写,所以他能够成为一名伟大的学者。当然也许这只是我个人托大的看法,然而为何司马迁要特别点出“只失去两骑”这件事呢?加上“耳”这个字之后,语感就大大不同了!我认为,如果不能够看出这一点的话,自然也就难以理解司马迁的心情了。

大体上来说,项羽这个人自二十四岁起兵,死于三十一岁,从现在二十几岁的年轻人看来,还不是人格成熟悉的年龄,他只是努力释放出自己的才能,直到自己的生涯结束。我想司马迁应当是对其相当爱惜的。而海音寺也明白指出,二十几岁纯情的年轻人,是不可能胜过像刘邦那样五十几岁的老成的。确实,我相信这也是一个理由。

在刘邦获得胜利之后,虽然不仅只是因为自己一个人的力量而获胜,而是因为辅佐的张良、韩信、萧何等人相当具有才能,不过,能够驱使他们的人却是自己,所以刘邦依然还是有着自大的心情。

“项羽本纪”也依然给予日本人相当大的影响,像是在日本古书的《保元特语》中就可见。在此书中,有个威风出场的源为朝,而源为朝的部下就是二十八骑,我认为这应该就是从项羽最后的二十八骑中演化而来的。

在这场楚汉争霸的争战中,帮助刘邦的将军尚有他人,但在项羽、张良、韩信的面前,其他的将军似乎就没有出场的必要了。

此较有名的大概就属樊哙了,这个人非常努力。在武田泰淳所着的《史记的世界》中有记载,在读到樊哙的传记时,竟发现他在那一场战役中斩了多少人,在那一场战役中又杀了多少人,都有数字罗列。然而就因为只有这些数字,才能够令人感到他似乎还蛮历害的。不过,若从整体看来,我还是不会把他和韩信并列,如果只能看这种数字的话,那可真是对不起韩信了!

实际上,韩信这个人乃是名将中的名将,无论在战术指挥,还有用兵等方面都非常杰出,只不过在政治判断力上似乎有所欠缺就是了。

总之呢,最后在结果就是刘邦成为汉高祖。本来,刘邦这个名字在《史记》上是没有出现的。在上头只有写道姓为刘,字为季。刘邦这个名字是出现在《汉书》。惟“邦”这个字究竟是否为其本名,已经无从查考。本来,名字不清楚的话,大抵上都是因为其出身较低之故,然而一个开国皇帝如果本名不清的话,似乎并不太好,也许就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才适当地安上一个字也说不定。

项羽

名籍。纪元前二三二~前二○二年。下相(今江苏省宿迁)出身。秦末混乱时期之武将。幼时因受叔父项梁养育而移往会稽。自幼就有不少豪放的逸话,即使诸事不学,但一定要学兵法这段尤其有名。在秦末的动乱中与项梁共同举兵,以旧体制派的身份拥立楚王之孙——心,而兵临天下。项梁战死后依然统率楚军西进关中,立楚王为义帝,而自称霸王,意图裁量天下。后来则与举起叛旗的汉王刘邦展开楚汉之争,在每次个别战役中均压倒刘邦,惟因政治力及组织力较弱,终反被对方压倒。纪元前二○三年与汉结成和平条约,将天下二分分别支配。之后汉随即背信,为打倒项羽而将之围困垓下。这时的四面楚歌故事,以及与爱姬虞美人别离之歌等皆相当有名。

——《史记》卷七《项羽本纪》、《汉书》卷三十一《项羽传》

张良

字子房。?~纪元前一六八年。活跃于秦时代以至于前汉初期中,为汉帝国建国时之谋臣。本来为韩之世族的后裔,在国家灭亡后带着怨恨投入家财求取刺客,可惜力士以一百二十斤的铁锤在博浪沙一地袭击东游之始皇帝一事失败,张良只好改变姓名逃亡。在逃亡中遇到黄石老人授与《太公兵法》。后混入任侠之徒中,在陈胜、吴广举事之乱中与从者百余人共同呼应,最后以韩王成之司身份进入刘邦手下,在鸿门宴中从项羽手中将之救出,因而开始活跃。在韩王成为项羽所杀之后,正式进入刘邦的帷幕之中,以其纵横无尽之谋略为汉帝国的成立建立大功。除了替创业未久的汉帝国订下基础外,独排众议将定都之地从洛阳改至长安一事亦为人所知。

——《史记》卷五十五《留候世家》、《汉书》卷四十《张良传》

韩信

?~纪元前一九六年。淮阴(今江苏省淮阴县)出身。活跃于秦时代以至于前汉初期中,有功于汉帝国之建国。在年轻时曾因贫穷而接受洗衣女之布施、以及忍耐街头无赖的要求自胯下钻过之“胯下之辱”等许多逸话留传。在秦末乱动中,先意图投靠项梁及项羽,然不为所用,而后进入四川出仕汉高祖,授予击破项羽之策。由于其军功而与张良、萧何同被列为建国功臣并受封。由于战略与统兵优越,因而在帝国明确完成后就被逐渐疏远,后来更为害怕其实力之吕后与萧何以谋计诛杀全族。于赴刑场之时大叫之“狡兔死、走狗烹”之句子尤为有名。

—《史记》卷九十二《淮阴候传》、《汉书》卷三十四《韩彭英庐吴传》

光荣与寂寥 前汉时代

在此,伟大的汉帝国时代开始了。

第十九位的周亚夫,他的父亲是周勃。在下头的说明中也会提到,周勃这个人仕奉刘邦亦曾立下武勋,乃是汉帝国之重臣。他的个性正直,刘邦曾经说过,把事情交给他是绝对不会错的。基本上,刘邦这个人本身是比较随便的,因此周勃这个人比刘邦要来得正经应该是不会错的。

在此我想到另一件事,也就是和刘邦有关的有名逸事。项羽被打败——这真是有名的故事,在后世也是常常被拿出来谈,不管项羽胜过刘邦多少次,只是在最后一战中失败,就失去了天下。在作战之中,当我方的状况相当恶化的时候,如果想要逃走的话,就会想到项羽和刘邦的故事,反正只要在最后一战中获得胜利就行了!而像现代的职业棒球比赛也是一样,只要在第九回结束之前获得胜利就行了。而拳击赛也是相同,只要最后还站在擂台上的人,就是胜利者。

就在刘邦已不知第几次败给项羽的时候,乘车逃走的途中,这时车子的御者叫做夏侯婴,当时刘邦的孩子也在车子上,而当快要被敌人追上之时,刘邦一心慌,就把孩子往车外放出。然而夏侯婴却把车子停下,将小孩拾起之后继续逃。刘邦生气地说道:我是为了要让重量减轻,所以才把孩子丢弃,为何你又把他给拾回来呢?这样不是更慢了吗?这故事十分有名。

在司马辽太郎所着的《项羽与刘邦》中写道:这并不是非常无道,而是在儒家的伦理中,把双亲看得比小孩子重要之故。极端地来说,小孩子死了还可以再生其他的小孩,但如果刘邦死了,那就什么都没有了。这点对我个人来说,也是个蛮新鲜的见解。

只不过,这依然是违背了人情,因此夏侯婴才一次又一次地停车把小孩子抬回。在司马迁的《史记》特别将这件事情写出,他并没有对其做判断,我想大概也是要把对于这件事交给读者来判断吧!幸好,后来所有的人都得救,算是一个好的结果。而从这样的事件中,也可以看出刘邦这个人在某些方面似乎也是很难取得天下的,我想之所以能够成就大业,总是会有某些地方是凡人无从了解的。相对地,在项羽这方面,当其感受到激发时,也会将敌人全都杀死,其所代表的意味如果要拿来理解的话,似乎也不是非常正常,而难以肯定接受的。只不过,比较起来,刘邦这个人还是比较给人不好的感觉就是了。

不好意思,我好像离题了,现在要谈的是周亚夫。

周亚夫这个人最初乃是因为父亲身为功臣,所以才出仕的,大概在纪元前一六二年,他继承父亲之位为候,并以将军的身份负责北方的防卫,也就是与匈奴作战。这时,汉文帝——也就是高祖的子孙——在到访阵中的时候,却受到兵士的阻挡而无法进入。总之,兵士们是遵守着就算是皇帝,没事也不能随便进入阵中的军律就对了!文帝倒没有因此而生气,反而十分感佩,称赞他是个真正的将军。

其后,发生了著名的吴楚七国之乱,这乃是吴王、楚王等七王——之前也曾说过,所谓的王指的都是王子,全都是汉皇室的一族这七王领有非常广大的领土,也拥有自己的军队,再加上非常任性,根本就对中央政府的命令置若罔闻。如此一来,景帝就想要缩减他们的领土、削弱他们的势力。这自然造成了他们的不满,于是七国之王联合叛乱,导致汉帝国进入半混乱的状态。

在此,景帝将进言建议削弱七国的人给杀了,希望能够平息吴楚等七国的不满,然而却没有用,因而只好派周亚夫为将军前往平定乱事。周亚夫首先就施行不让敌军团结的手段——具体来说,就是将从敌军根据地出发的部队,从中间加以分断,使补给断绝。而当其慌忙回返时,便加以各个击破,让一场本来声势十分浩大的叛乱,在三个月间便遭到平定。

之前,吴楚七国也曾送使者前往匈奴,告知请其一同出兵,共同将汉帝国灭亡,然在匈奴还来不及出动之前,叛乱便已平定,因而并没有成功。

这样的叛乱和在秦朝末年自然发生的全国性大叛乱有所不同,而只是贵族因不愿自己的权势受到削减所起的叛乱,由于这不会得到民众的支持,因而有人认为这也是其不可能成功的原因。

周亚夫虽然建立了非常的武勋,但后来在一些事情上与景帝不合,甚至还被怀疑谋反,最后竟绝食而死,结局非常地悲剧化。

再接下来,则终于进入了武帝的时代。

在此先来看看第二十二位的霍去病。直到这个霍去病为止,都是曾在《史记》上出现过的人物,而《史记》的世界,也是在这第二十二位的霍去病后告终。由于《史记》这本书日本人已经相当熟悉,因此在此就不再多言。

现在回到第二十位的李广,这个人在吴楚七国之乱时,是以率领骑兵活跃的人物。他在很年轻的时候便加入军队,勇敢无人可以并称。李广同时也是使弓的名人,留下一则“箭立于石”的故事。当时,中国有许多老虎出没,某一天,李广远远见到老虎,于是拉弓射出,没想到老虎却完全没有倒下。大家感到不可思议,于是便靠近察看,才知道那是一块形如老虎的巨石。本来,箭是不可能射在石头上的,然而这时箭却立于石中,因而表示李广这人弓箭威力之强,从此即以勇之名人而出名。

之后,以对匈奴的北方防卫为主,他立下相当的武勋,不但他个人武艺高强,在领军上也有一套,相当受到匈奴的注目,称呼他为飞将军。

李广虽然以匈奴为对象立下不少令人恐慌的大功,惟其后多少也有些失败,还遭到嫉妒。其实,当他来到阵中时,兵士们必定欢声雷动,平常看来虽然轻松,然而一旦进入战斗,却能够带领整合全军,对敌方使出尖锐的攻势大破敌军。当其获胜之后,自是会获得许多的奖赏,然他会将所有的奖赏完全分给兵士,自己则过着贫乏的生活,也因此获得兵士们深厚的信任。

还有一次,当文帝出去狩猎的时候,眼前突然跳出一只大老虎,李广立刻跳出与老虎扭打,最后以短剑将老虎刺死。看到这情景的文帝不由得叹了一口气,说道:你晚生了五十年,若是早五十年出生的话,就能够跟随高祖打天下而成为大诸候了!因而对他感到十分惋惜。

在这儿我想到一件事必须要先提,那就是我在“私撰中国历代名将百人”这篇文章中,曾经写过两个名将的名件,然而现在我却认为应该要再追加两个条件才行。

之前已经有了A和B,因此接下来就是C。这个C呢,我认为是对部下及兵士仁慈,并受到兵士们的爱慕,获得他们深厚的信赖,甚至愿意为这个人而死。

再接下来的D,我认为是不犯秋毫。在读了中国的历史书后,我发现这是一件很常见的事,到底是什么事情呢?其实就是掠夺以及虐杀等有害民众的行为。我认为中国的军队其实并不限于中国,只要是军队,就可能会出现掠夺物资,以及虐杀非战斗人员的行为,而D的条件就是不做这些行为。如此一来自然能够得到民众的信望,因此C和D两个条件也是不可分的。

而李广之难以再继续出仕,乃是在进入武帝的时代后,在这时,他已经有一定的年岁。武帝这个人是非常喜欢外表华丽的事物的,因此光是年纪大一点,就已经不讨武帝喜欢了。在此,武帝任命自己喜欢的第二十一位的卫青、以及第二十二位的霍去病担任对匈奴作战的指挥官。即使李广身为他们的前辈,依然必须列于其下。就李广来说,当然是老大不高兴的事,而就第二十一位的卫青看来,也相当令人不快——因为军队的秩序因此而产生了混乱——也许卫青本人也并不想这样,但总之事情最后就变得很麻烦。在双方的关系愈行愈远后,李广最后因故就自刎而死。自刎这种死法,指的就是刎首,具体来说,就是将剑横于颈部,然后往前一拉,割断咽喉死去的方法。听说当李广死时,其兵士尽皆为之哭泣。

到了唐代,出现了一本叫做《李广传》的书既然是为“传”,那就是以李广为主角的小说。能够成为小说的主角,可见李广是相当受到欢迎的,而在这本书中,卫青和霍去病就成了完全的恶人角色。

关于卫青这个人,他的姐姐乃是一个大美人,由于姐姐进入武帝后宫之故,因此卫青得以出仕。然而,这并不只是因为沾姐姐的光而已,他本身也是一个相当有能力的人。

他在年轻时就进入军队,最初虽然是以士官的身份进入,但随着对匈的讨代,他也不断地立下大功。在此,李广因为运气不好,多次移动部队都没有遇到敌人,因而无法战斗,就在郁郁寡欢地归队的当儿,却传回卫青击灭匈奴的消息。跟随李广的人虽然不欢喜卫青,但这倒也不是卫青有什么不对。

就这样,卫青当上了大将军。所谓的大将军,比单纯的元帅更高,应该可说是帝国军的最高司令官,已是可以与宰相匹敌的地位。而从李广一族看来,更是怎么样都不可能喜欢他。有一次,李广的儿子还去殴打卫青。卫青这个人的个性稳重,觉得还是不要与李广多起事端,所以即使被打了也默不作声。

然而卫青的外甥霍去病却不愿意沉默。霍去病于十八岁时就以高级士官的身份进入军中,他趁着一次狩猎的时候,就一箭把李广的儿子射杀,如此一来,自然引起了很大的骚动。武帝认为这是事故,并没有追究霍去病的责任,然而也因为这件事情,他在《李广传》中也成了恶人角色。

霍去病这个人跟着卫青的姐姐——也就是霍去病的阿姨——自幼小的时候就在宫廷之中,以大贵族的身份成长,再加上他是个天才型的人物,在与匈奴的作战中每战皆胜,像这样生在贵族之家的天才儿,自然难以理解底下人的心情,因而对兵士们十分冷淡。倒并不是说他故意冷淡,而是说他实在是难以注意和体恤,史书上曾有兵士们因没有补给而空腹,在冷雨中颤抖的时候,而霍去病悠然在帐中过着豪华生活的记载。

然而不可思议地,兵士们倒不十分憎恶他,大概是因为霍去病这个人全身上下毫无邪气的缘故。最后,虽然这个人于二十四岁的少年之际身亡,然而在此之前,他也当上了骠骑将军,也就是元帅的阶级。像这样子年轻时就身亡的天才型人物,自然是相当具有人气,之前在日本还当上了少女漫画的主角,经过非常的美化呢!

和霍去病相比,卫青虽是个较为注意他人的感觉而身段较低的人物,然而却没有霍去病受到欢迎。当然,这种事本来就见仁见智,不过,以司马迁的《史记》上也有记载。

从武帝的眼中看来,霍去病这个年轻人是非常可爱的,因此总是对他提供一些比较容易出头的路走,不过,就算是有人安排,也还是有人会失败的,因此霍去病应该也确实是有些才能。再加上他在极度少年时就死亡,武帝当更当他感到惋惜才是。

谈了这么多,在此也不得不提一提武帝这个人——也就是卫青和霍去病的君主。在一般中国的历史评价中,有所谓“渎武”的说法,指的就是亵渎了武这个字的君主。本来,“武”指的是防卫,以统一天下之后,只要将来犯的敌人击退即可。然而,武帝这个人,之前就说过是个非常喜欢华丽事物、好大喜功的人,因此非常想立下在军事上的功绩,而有着:如果敌人不来犯的话,那我就自己攻过去的想法。为此,他曾出兵朝鲜半岛,结果在当地设下了有名的乐浪郡,扩张了自己的领土。不过,在当时也引起了将军间的纷争,就算是建有大功的将军也遭到处刑。总之,如果只是无谓地想要扩张领土的话,在中国未必是会受到尊敬的。

由于他好大喜功的个性,因此对于立下华丽大功的人他会看重,而那些没有立下什么功绩的人,他就会逐渐疏远。关于这点也反映在国内的政治上,他对于基本的事情不太在意,像是黄河泛滥使得数百万的民众痛苦不堪,他居然能够放着不管二十年以上。也因此,他虽然是将中华帝国的国威辉煌四方的人,但由于渎武的缘故,在其他方面的评判并不佳。而且他还重用酷吏,把所犯的罪不见得该杀的人也杀掉,再加上听信谗言之故,最后竟然连自己的儿子都给杀了。

到了这时候,武帝终于开始反省,自己似乎做了太多杀生之事。随着自己所爱的女性相继去世,他留下了“欢乐至极哀情多”的名诗,而在失去了权力和威望后孤独地度过晚年。

武帝是位英雄般的君主没错,他扩大领土宣扬国威,然而在背后却似乎太过逞强,流了太多无谓的血,在这方面的评价不高也是无可奈何的事。

在这样的治世,连书写《史记》的司马迁本身,都因为没有那么严重的事情而以不敬之罪入狱,爱到宫刑的处分。关于这件事可以参考中岛敦的《李陵》一书。李广的孙子李陵,虽然也十分善战,然而却没有受到应有的回报。而就在疑为叛敌的事件中,为李陵辩护的司马迁就遭到了很惨的下场。

由这些事件中,我们可知武帝这个人,在历史学家的眼中是功过参半的。

顺道一提,直到霍去病为止的《史记》的世界,也随着司马迁的死亡而结束,之后,也就进入了《汉书》的世界。

而至今所介绍的名将,除了李牧之外,应该都是为日本人所知的人物,因此几乎可说是名人列传了!再怎么说,《史记》不但有日语的翻译版,而取材于《史记》的小说,日本也有不少人曾经写过,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有接触过,但问题则自现在才开始。

在很久之前,大概是三十年前的事吧,文艺春秋曾经出过“大世界史”这系列的书,其中,第三卷的标题乃是《万里长城》,就是诉说中国古代史的一册。这本书已经可以列入名著之中,而其执笔者乃是植村清二。他除了是一位有名的东洋史学者之外,同时也是作家直木三十五的弟弟。

好了,再接下来要叙述的是第二十三位的赵充国。这个名叫赵充国的人,比霍去病要小三岁,因此可以把他们视为是同一世代的人。霍去病在日本也相当出名,然而赵充国则不然,其实说起来也蛮可怜的。赵充国亦是在很年轻的时候便加入军队而且十分活跃,只不过由于霍去病出仕得早,他怎样都追不上。如果依据身为小说家的想象的话,我想霍去病和赵充国应该也曾经在哪个地方碰过头才是。

总之,他加入了御林军,也就是近卫兵,是个使弓的名人,虽然年轻,但个性却很稳重。

其后,他也以其他将军部下的身份到北方出征,与匈奴有过多次的战斗,而他也似乎从这些战斗中学习到不少对匈奴的战术与战略。

而在年岁渐长后,他还是一直担任对匈奴之作战指挥,“百闻不如一见”这句话,就是赵充国所留下来的。这句话的含意在于:如果身在距离最前线数千公里之遥的汉都长安的话,即使接到了战报,也是委难以了解其实情的,因此必须要自己到前线去看一看才行。当时,大家都认为赵充国的年岁已高,而且又身为朝廷在臣,根本不需要自己前往前线,而在那时,他就是以这句“百闻不如一见”回答的,而在两千年之后,这句话依然相当常用。

他就是这样子指挥着对匈奴的作战,不过,并不光是只会战斗,他还让匈奴不敢轻易进犯,立下了必须要守护为匈奴所压迫之西域诸小国之政策。关于汉帝国军事的计划,可说是大多由其立下并实行的,因而守住了国境的和平。尤其是他所提出的屯田政策。他让最前线的兵士们在当地开发耕地,以能够在其地永住及固守,也就是让国境地中国化,使得敌人不敢来犯,这个始于赵充国的边境警备方法,之后也成了中国的传统。

在这时其中,几乎没有起过什么叛乱,由于没有往南方出兵的必要,因此大致上是只要压制往匈奴,就能够得保和平了。

接下来要谈的是第二十四位的郑吉,这个人的一生可说是传奇又传奇。郑吉生于江南,也就是长江流域的下游,然而他的人生大半,却是在西域渡过的。根据个人身为小说家的想象,也许就是因为他生于那样的地方,所以才会对那遥远的西域有着憧憬也说不定。因而在赵充国的手下——我想这个人应该曾在赵充国的帐下作战过才是,总之他是个出了西域,以匈奴为对手,为守护西域诸国和平而渡过一生的人。所谓的西域都护在这个地位下,“都”这个字指的不是都城,而是全体的意思——其工作就是守护西域全域。而这样的一个职位,也是从郑吉开始的。

他担任这个职位共十年以上,一直持续守护着西域,最后在前线死亡。其间,虽然也曾数度与匈奴在沙漠作战并获得胜利,但并没有什么关于这方面具体的描述。比较具体的描写,则是在其后第二十五位的陈汤身上。关于这号人物,我在“私撰中国历代名将百人”之中也有着详细的描述,我想,他应该是在这百人之中品性最糟糕的才是。

不过,在陈汤的时代,汉帝国——在此指的是前汉——几乎快到了结束了边缘。灭亡前汉的乃是王莽这个人物,而在之前,当王莽问道有那个人材能够前往守护西域方面之时,正巧陈汤已经久未升任,正想起用他的时候,没想到陈汤却死了。在某种意味上,也许他反而运气好,因为他如果继续用吊儿郎当的方式来与王莽应对的话,那可是非常糟糕的事情呢!

就这样子,前汉时代结束了,而接下来,则将要进入后汉时代。在此,我必须要先做一个说明,我现在在文章中所写的前汉、后汉,在中国也常会分别称其为西汉、东汉。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前汉的首都乃是位在西方的长安,所以才被称为西汉;而后汉则建都在东侧的洛阳,所以叫做东汉。接下来,由于自称为汉的王朝还有不少,为了避免混淆,故在此做个说明。

周亚夫

?~纪元前一四三年。沛(今江苏省沛县)出身。为前汉建国功臣周勃之子。一开始虽为河内郡太守,但在兄长遭罢免之后,于前一六二年继任成为绛候。由于其性格刚毅,因而在前一五八年防备匈奴之际,连文帝到阵中亦不让其进入。连其部下都说:“军中只闻将军之令,不闻天子之诏。”文帝认为这个将军之威令比自己更行得通,乃是真将军,而赏赐其为中尉。以后亦深受文帝信赖,留下如果国家有难,必要请托于周亚夫之遗诏。前一五四年景帝在位时,这次因镇压吴楚七国之乱而活跃,并因功绩升至丞相。惟后来因不喜无能外戚之登用,以及对匈奴之政策等,自认与当时政治不合而辞职。不久又因孩子的恶事而意图引咎自杀未成,最后遭到解任。

分享中国将军传记的好文章(一)

——《史记》卷五十七《绛候世家》、《汉书》卷四十《周亚夫传》

李广

?~纪元前一一九年。陇西成纪(今甘肃奉安县)出身。代代擅于使弓,于文帝在位之纪元前一六六年开始加入征代匈奴,在造成前汉政治动摇之吴楚七国之乱征讨中亦十分活跃。其后也以上谷等之诸太守身份与匈奴对峙并加以击破,立下轰轰烈烈的勇名,被匈奴称为飞将军,而对其感到恐慌。在武帝时代这次担任对外战争之大任。虽具驰骋的勇名,可惜晚年不遇,在武帝重用卫青与霍去病之后,立下的武勋就不及他们了。于前一一九年随卫青与霍去病征讨匈奴之际,因为了要负起延误作战之责,而在阵中自杀。由于其生来清廉,将恩赏全部分给部下,自己完全没有积蓄,故受到部将的爱戴,而愿意为其送命。

——《史记》卷一○九《李广传》、《汉书》卷五十四《李广传》

卫青

?~纪元前一○六年。河东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县)出身。仕奉汉武帝之武将。父为郑季,母为卫媪,从母姓。其家族本为仕奉武帝之姐平阳公主,后来其姐卫子夫因受到武帝宠爱,故将卫青拔擢成为武人。功绩拔群,于纪元前二八○年讨伐匈奴时斩首俘虏数千,翌年亦是如此之数,并有获得家畜数十万头之战果。他能够与得意于骑马战之匈奴相对抗,有人认为是因他出身靠近匈奴活跃之地,因而拥有关于游牧之知识。数度立功之结果就是于前一二四年被授为大将军,甚至更成为以前之主人平阳公主的丈夫。人品虽然温厚,惟因媚于武帝而有一些不好的评判。

——《史记》卷一一一《卫将军骠骑传》、《汉书》卷五十五《卫青传》

霍去病

纪元前一四○~前一一七年。前汉武帝时代将军。是卫皇后及大将军卫青的姐姐少儿之子。十八岁起便由侍中开始累进,跟随卫青从事对匈奴的作战,斩首两千零二十八人,相当得到武帝的宠爱,于前一二一年列名骠骑将军,以青年将军之姿活跃。曾率领万骑于甘针首都祁岸王二人斩杀,溃灭匈奴之王族,斩首三万零两百人。其结果造成浑邪王之投降,而成为匈奴衰退之一因。之后又在前一一九年与卫青共同突击蒙古高厚上匈奴之根据地,并使其溃灭,惟三年后以二十四岁的年少之龄死亡。对这名天才般的武将之早逝感到哀伤的武帝便将其墓筑于自己的墓在茂陵附近,并取其活路之祁连山形修成,也算是件有名的事。

——《史记》卷一一一《卫将军骠骑传》、《汉书》卷五十五《霍去病传》

司马迁

纪元前一三五?~前九十三?年。前汉历史家。夏阳(今陕西省韩城县)出身。生于以编纂历史书为职之家族中,自幼即有秀才之誉,加上二十岁时起就旅行诸国搜集资料,提高了不少见闻。他虽欲接续父亲之职努力于历史书的编纂上,惟在纪元前九十九年对匈奴之役中,因为庇护成为俘虏的李陵而受宫刑,也就是去势之刑。在忍住如此的屈辱下所完成的《史记》,不但创下了纪传体书写历史之正史最初的典范,同时也成为传世千古的名著。

——《史记》卷一三○《太史公自序》、《汉书》卷六十二《司马迁传》

赵充国

纪元前一三七~前五十二年。陇西(今甘肃省天水市)出身。因其精于骑射之故,年轻时便加入近卫军之御林军中。最初是仕奉武帝、跟随李广前往讨伐匈奴,在昭帝时,因征讨武都的氐,再与匈奴作战,晋升为将军。宣帝即位时因与大将军霍光同有拥立之功,受任为营平候。是个精于情势判断的沉着武将。因数度讨伐匈奴具有功绩而拥有勇名。例如在与移往至中国近边之羌的对应上,前六三年,由于周边诸民族相对移动之故,因而推测背后的匈奴可能将会有所行动,必须加以防备。在受诏前往视察之义渠安国因对应不佳而大败时,超过七十岁的赵充国竟自己前往征讨西羌,在讨平叛乱的同时,也立下了成为后世模范的屯田政策。

——《汉书》卷六十九《赵充国传》

郑吉

?~纪元前四十九年。会稽(今渐江省绍兴市)出身。自兵卒荣达,而活跃于西域,是在前汉对外战争中活跃的典型武将。其功绩在前六○年匈奴之日逐王先贤择背叛单于准备投汉时,发动西域诸国的五万兵力平安地将之后护送前往长安。以后,郑吉的势力冠于西域,以都护骑都尉的身份继续效力。此外,汉也封其为安远候,并建立乌垒城,行使对西域的镇抚。随着其在汉经营西域时所建立的功绩,他也成为西域都护这职位的第一人。

——《汉书》卷七十《郑吉传达室》、卷九十六《西域传。上》

陈汤

?~纪元前六年。山阳瑕丘(今山东省曲阜县)出身。于纪元前三十六年被任命为副校舍尉与长官甘廷寿一同赴任西域都护。这时,位于达拉斯河畔的匈奴势力增加,不仅压迫乌孙等部族,竟然还胆敢杀害汉的使者,为了避免其继续坐大,见此情势的陈汤便独断地出兵,结合了西域兵力攻击匈奴的郅支单于,并将之斩首。而另一单于呼韩邪则一面欣喜,一面也感到惊恐。其结果虽使得西域重新回复平稳,惟其独断出兵却成了问题,因而经过委长时间才加以论功行赏。后虽一度任命其为关内侯,惟因其穿着战利品等事情暴露,因而问罪改贬至僻地。总之,是个问题很多的人物。

——《汉书》卷七十《陈汤传》、卷九十四《匈奴传。下》、卷九十六《西域传》

得陇望蜀 后汉时代

在开始叙述后汉时代之前,首先要来看看之前也曾提过,篡夺了前汉王朝的王莽。这个王莽在政治上的作为非常糟糕,其原因就在于王莽这人是一个儒教原理主义者,想要把数百年前儒教认为理想之时代的政治搬到现在来做,这种倒退回八百年前的逆行作为,就像是在现代的日本以镰仓时代的政治来施行一样。这样子当然无法做得很好,而使得各地发生了叛乱。

而在这里统一天下的,乃是光武帝刘秀这号人物。关于这个人,在“私撰中国历代名将百人”中谈到第二十八位的岑彭也曾多多少少提到过。虽然说有人批评光武帝是很容易就取得天下的,然而事实并不是这么回事。至少,和唐的太宗李世民、以及宋的太祖赵匡胤比起来,他绝不会比较轻松。

在他起兵不久,其兄长就为背叛者所杀,接下来又在一次败战中,他的姐姐也被杀死。只剩下刘秀本人和他的妹妹共乘一匹马,很惊险地从敌人的手中逃脱。

接下来谈到第二十六位的邓禹、以及第二十七位的冯异。

光武帝刘秀

这个人物,在无名的青年时代,曾经进入都城长安的学校中求取学问。在这时有位比他小七岁的少年,这个人非常聪明,常常和长他七岁的刘秀互相竞争,这个人就是邓禹。

在刘秀起兵之后,他曾以区区的三千骑击破了王莽号称六十万的大军,立下了非常了不起的大功。而光是在这点,就不能说光武帝是很轻松地获得天下的。

在这场战役后,邓禹赶了数百里的路来到刘秀的跟前,让刘秀非常高兴,就问道:你之所以到我这儿来,是因为友情的关系吗?邓禹回道:并不是。而在此就是有名的“功名垂于竹帛”这句话的出处。因为邓禹认为,只要跟着刘秀,应该就能够在历史上留名。刘秀笑了笑,就收了他当做参谋。

同时,刘秀还宣言要在三十一岁时再兴汉王朝,即帝位,并且任命邓禹为大司徒。所谓的大司徒,指的就是宰相,而这时的邓禹应该只有二十四岁而已。于此邓禹虽然以参谋和指挥官的身份大为活跃,然并不是每战皆捷,他也有一次很惨的败战记录。只不过他就是一直跟随刘秀,也算可以说是一位大军师。

第二十七位的冯异这个人,本来虽只是个地方上的官吏,但在投入刘秀阵营以后,经过重重的苦战,因而也立下不少功绩。在某一次的战役中,刘秀吃了很惨的败仗,这时他左右一看,发现还跟着他的人,居然只有邓禹和冯异两人。在这边的事情,我在“私撰中国历代名将百人”中大概也有写过。另外,在这儿也另外发生了一个在凄风冷雨之中,好不容易才发现一户人家,于是三人就将一碗粥分而食之的故事。

冯异这个人,有着大树将军的异称。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是在作战胜利之后,当其他的将军们都在大吹自己的厉害时,只有他一个人微笑着坐在大树之下闭目休息的缘故。也由于他的个性非常朴实,因此才有了大树将军的名号。

而关于第二十八位的岑彭,在“私撰中国历代名将百人”中已经写过,所以就麻烦各位读者看看那边就好。

而在这一回百人的名单中,这个人虽然没有入选,但在提到刘秀的名将时,还是必须要来谈一谈吴汉这个人。只不过要谈到后汉的吴汉将军,念起来还蛮拗口的就是了。

这个人无论是担任宰相还是大将军都十分具有能力,在建立的武勋上面,可能比岑彭或冯异还要高,只不过,如果再把这个人加上去的话,那仕奉光武帝的人就入选得太多了!而且,这个人有复仇心太强的缺点,每当他到敌国的时候,就一定要进行烧杀。因此在吴汉占领之后,总会有人认为他们是残忍的人而对汉军爆发叛敌,这时就只好交由岑彭来镇压。岑彭这个人,之前也曾经提过,是个秋毫不犯的人,他绝对不会对民众造成危害。因此,当我在取决要将岑彭还是吴汉选入的时候,我选择了岑彭。

只不过,岑彭这个人在为蜀军之刺客所暗杀死之后,为其复仇的却是吴汉,关于这次战役的经过,在刘基所着的《百战奇略》这本书中有所叙述。刘基这个人,乃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军师,他将历代名将之战争加以搜集成了这一本书。

吴汉这时进攻蜀地,经过八次的大激战后终于获得胜利而将蜀灭亡。这时,他就以替被杀死的同僚岑彭报仇为名,将蜀王杀死,根本不顾光武帝曾说过要留活口的话。吴汉是个非常情诸化的人,不过在力量方面,倒是没有什么可以挑剔的。

接下来的是第二十九位的马援。这个人也是在光武帝手下立下大功的人。

马援这个人,一直都住在西北边境,本来他的身份并不高,但由于善于经营之故,因此后来成了大牧场的主人。而既然在边境经营牧场的话,就当然会碰到边境的异民族、也就是游牧民族的攻击。在此时,他与之作战而获得胜利,并从中习得了军事方面的知识。

其后,当天下大乱之时,他感到能够统一天下的,应该就是这个人了,所以就成了光武帝的部下。之后则以将军的身份活跃。是以马援的活跃,虽是在光武帝手下,但却是在天下统一之后,其中最有名的,乃是平定发生于交趾(今越南)的大叛乱。当时,越南在秦始皇时,已经被划入中国之领域,由越南方面所见的独立战争,自中国王朝看来却是一种叛乱。

这时的马援虽然年岁已大,但仍十分活跃。当超过六十岁的他还准备前往前线之际,光武帝曾以年事已高为由想要阻止他,没想到他却把一匹狂马牵到光武帝面前,乘上它飞也似地来回奔驰,而光武帝也只能苦笑着说:你果真是瞿铄呀!最后也只好由得他去了。此后,瞿铄这个词,就被和来代表年岁已大但却依然充满活力的人,是相当有名的典故。

在后汉这个时代,或是说光武帝这个人,和前汉武帝是个性完全不同的人,他极力避免无益的军事行动。就算是马援出兵越南这件事,也是因为大家早就认定那是中华帝国领土的一部份,因而才派马援前去镇平叛乱的。如果那里不是自己的领土的话,光武帝是绝对不会出兵的。也就是说,大家必须认识到当时的越南乃是中国固有领土的一部份,也许,在从非常左翼的历史观下所写的历史事典中可能会看到认为光武帝乃是侵略,而越南人则是起而反抗与之作战的说法,但这和近代所谓的侵略之概念是完全不同且不正确的。

也因此,后汉的对外方面看来似乎并不是那么充满朝气,然而就算如此,却还是能够完全守住国内的和平。光武帝本在统一了天下之后,不但努力于内政的充实,进行了不少改革,同时还严格取缔恶劣的役人。也因此,所谓的西域,在前汉时代虽然已经被视为中国的势力圈,然而光武帝却认为那是外国而不做无谓的动作,自然也就不再向西域出兵。而匈奴就趁机进入,造成了西域的混乱。在光武帝死后,有个叫做耿恭的人,他进入西域立下不少战绩,不过,他最有名的事情却是在被匈奴大军围困,已方受到孤立,连水都没有的时候,他只好向天诉求,结果竟掘土成涌泉,是个带有传奇色彩的人物。

接下来,这儿可说是联系上了班超的西域大冒险。关于班超这个人,井上靖所著的《异域之人》可说是最有名的,而这个人也是“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故事的主角。当他以后汉使者的身份前往楼兰之时,最初虽然受到礼遇,但某一天突然待遇变差——我想大概是饮食的菜变差之类的事情吧!——不过,班超却正确地判断出事有蹊跷,那就是——匈奴的使者出现了。因此对方就受到礼遇,而对我方则变得冷淡。于是,他便定下了计划,以我方极少的人数,对匈奴的使者——带有数百人的军队,从人数看来是根本难以与之为敌的展开了奇袭,并将其击倒。当时,他的部下曾提出希望他不要乱来的建议,然而他却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句话吼了回去,因此才实行了奇袭计划。其后他也率领着军队,在西域诸国中,守护着那些与后汉友好的国家,另一方面则与匈奴作战,在沙漠中渡过其生涯。

因此,班超这个人自小就被称为鬼子——家中代代都是与书本为伍,但就只有这个小孩嫌恶每天读书的生活——最后竟然还前往沙漠求发展。当其打倒匈奴使者时,所率领的士兵竟只有区区三十六人,然而在战斗之后,匈奴所遗弃之尸体则超过上百,因而打响名声。

接下来,他在西域也待了不少时间,大概是有二十几年吧!这时后汉的朝廷中曾发生不少的权力斗争,连发明纸的蔡伦都被卷入其中,最后因而自杀。

而如果要说到这个时代其他名将的话,还有窦固这么一个人。这人除了是个大贵族之外,发掘班超的也是这个人。他是在北方和西域作战有功的人,曾越过天山山脉,在远征中获得极大的胜利,虽然不为日本人所知,但确实可说是代表后汉时代的一位名将。再加上他不但有钱,还常常援助穷人,因此也受到相当的赞誉。

至于在此之后的数十年,就比较没有可称为名将的人了。

在内外平稳地过了一段日子之后,终于进入了三国志的时代。

在进入三国志的时代前,朝廷内发生了不少权力争端,像是常被提到的官僚派与宦官派的争端,不过,就算内部发生了不少这样的政争,但是在外倒是十分和平的。

从第三十一位的曹操开始,虽然已经进入了三国志的时代,然而他与第三十二位的关羽、第三十三位的周瑜等,在二二○年后汉帝国灭亡以前就已经死亡,因此在这儿被归入于后汉时代的人当中。

这时候再对黄巾之乱做说明似乎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但自黄巾之乱起,到后汉灭亡为此的三十多年,基本上是属于曹操的时代。曹操他主导了这个时代,而由于反对他的人各地都有,因而战事不断。

曹操不只是在政治和军事上,他在文化和艺术上也具有领导地位,虽然是只差一步几乎就可以统一天下的人,但和空间比起来,他更像是支配了时间的人物。曹操十分尊敬光武帝,关于他意图模仿先人的行为,在“私撰中国历代名将百人”中也有提到,在征服汉中之时,他曾引有了光武帝“得陇望蜀”的名言。而这句名言,也引领出了后汉时代的最初和最后。

关于黄巾之乱,可说是农民的大叛乱,只不过这却是宗教组织最初就以洛阳为目标所引起的政变。惟因为在事前计划走漏,因此参与计划的人全都被杀,然而这消息的泄漏,也使得全国的暴动一下子就蜂拥而起。

就这样,在中国的王朝末期所发生的农民大叛乱,大体上都是自然发生,然后再延续数年之久。不过,黄巾之乱却在九个月之后便告终,因此与其说是农民的大叛乱,还不如说是政变失败所不得不在积压地蜂起的暴动。

我记得这像是翻译《封神演义》的安能务先生所提出的看法,我个人也是这么认为。只能持续九个月就告终的,应该不能说是农民大叛乱才是。

而关于曹操这个人,之前在叙述《孙子》的时候也曾经提到过,就是因为有了曹操,所以《孙子》才会留传到今日。曹操这个人和项羽相同,也是足以记载于“帝王纪”中的人物,不过在后汉末的战乱时代里,如果要在曹操阵营中举出哪个将军出来的话,倒是有点困难。不管是提谁出来,都一定会有人有异议,因为曹操军团的代表,就是只有曹操一个人,这也是我个人长年阅读《三国志》的想法。

关于第三十三位的周瑜,是个在战役中胜过曹操的人物,其在赤壁之战中领导者的身份更是让他不得不被提及。

在三国志的时代中,关于其他人提到不少,不过在见了这分名单之后,我相信还是一定会有为什么里头没有诸葛孔明这个人的声音吧?

《三国演义》中所设计的虚像,其魔力是十分惊人的,实际上只是一个取天下失败的地方政权的宰相,然而认定他就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军师的日本人可说是非常之多,关于这件事,乃是由于这个人身为文官之评价较高的缘故,这点我在“私撰中国历代名将百人”中也有写过。

我必须强调一点,千万不能够将史实与杜撰的小说过于混淆。在此,我还是要基于史实为主来描写。诸葛孔明这个人,在刘备本营中指导作战的事实,其实一次也没有发生过。基本上刘备军团是在赤壁之战以后才组织起来的,之后,在刘备本营指挥作战的乃是庞统这个人。这是西历二○八年开始的事情。而在庞统于西历二一四年战死之后,自二一四年到二二○年为止,刘备本营的作战指挥则改为法正。在这两个人死后,刘备这方面就再也没有胜利过了。

当这两个人在世时,由于曾经获得过胜利,因此关于庞统和法正,在正史的《三国志》中也有认为他们是属于谋将或是谋臣之表现。然在孔明这方面,则一次也没有如此提到过。

在西历二二一年时,刘备为了要报杀死关羽之分,而向吴出兵,孔明虽曾阻止,惟未受到采纳。这时孔明就曾叹道,如果法正还在世的话,就应该能够阻止君主了,就算阻止不了,应该也不会失败才是。总之,关于军事行动的方面,法正是比较受到刘备信赖的。

那么,孔明到底做了些什么呢?他在刘备出阵之后,在后方负责巩固根据地,不让后方发生叛乱,同时也负责往前线输送补给物资。

说起来,孔明负责的就是看家的任务。只不过,他做得很完美就是了,除了他自己的人品廉洁、公正无私之外,他的能力也很坚实,因此刘备也才能够放心地出阵。但刘备并不是一个具有将才的人,这点历史也加以证明了。

另外,打败了关羽军队而将之俘虏的吕蒙也是名将之一,当他占领关羽的根据地之时,他严令自己的瓿上不可略夺民众,违令者斩。这点很受到民众欢迎,在正史及《三国演义》中都有写过。

在NHK电视台的“人偶剧三国志”中,为了要逼出城中的关羽,有一段吕蒙将无辜的人一个一个加以杀害的设定,这不仅违背了史实,也和原作不同。为什么吕蒙会变成一个这样恶质的坏人角色呢?我实在也不知应该要如何解释,只能说大概是为了节目高潮所捏造的吧!在此,也可以清楚地看到《三国演义》所描画的虚像,在来到日本之后,竟变成了如此极端的形式。

光武帝刘秀

后汉的始祖光武帝。纪元前六~纪元后五十七年。为汉高祖刘邦的第九世子孙,于王莽建立新朝后所发生的混乱中。纠合豪族与之作战,重建了汉帝国,并于纪元后二十五年即帝位成为光武帝。虽然其重建帝国成功,惟因无法压制发展中之豪族,因此其政权显得较为弱势。

——《后汉书》卷一《光武帝记》

邓禹

纪元后二~五十八年。南阳新野(今河南省新野县)出身。在年轻的时候于长安就与刘秀相识,之后参加其举义行动,在建立后汉时发生的赤眉之乱中,他因奔走镇压有功,而成为建国功臣。以年仅二十四岁的稚龄就当上了大司徒,而后更继续升进,到了明帝的时候,则担任太傅一职。

——《后汉书》卷四十六《邓禹传》

冯异

?~纪元后三十四年。颖川父城(今河南省宝丰县附近)出身。通《孙子兵法》,帮助光武帝有功。在讨代王郎、赤眉之贼、公孙述等以平定国内战役中亦立下不少功劳,惟最后在军中病殁。为后汉建国创业二十八功臣之一。

——《后汉书》卷四十七《冯异传》

岑彭

?~纪元后三十五年,南阳棘阳(今河南省南阳县南)出身。在刘秀举兵后投于其幕下,以大将军身份平定河北有功。在刘秀即帝位后亦尽力于平定事业,取得荆州后亦负责江南方面之镇抚。虽以平定全国为目标而前往讨代蜀之公孙述,然后来被刺客所暗杀。

——《后汉书》卷十七《岑彭传》

马援

纪元前十四?~纪元后四十九年。扶风茂陵(今陵西省兴平县东北)出身。是个人望极度厚的人物,当他亡命北地时,居然传闻有数千家庭愿意跟着他。活跃于后汉初欺人事于助光武帝即位,以及对外战争等工作。初期虽也有对北方之作战,但不久后即转至南方,前往讨伐在交趾发起叛乱的越南姜奴达尔可及墙却两姐妹。西元四十五年时再度转战北方匈奴和乌丸间,惟陷入苦战。四十八年时再度出征时又陷入苦战病倒。此时虽受政敌派出问责使调查,然死后误解解开,谥号忠成。

——《后汉书》卷五十四《马援传》

班超

纪元后三十二~一○二年。右扶风平陵(今陕西省咸阳市)出身。父亲为班彪、兄长为班固、妹妹为班昭,均为有名之学者。他虽生长于文学之家,惟认为文笔非男儿一生之事,因而当上军人,前往经营当时几乎已呈放弃状态之西域诸国。曾以少数部下三十六人立下奋战之功,让西域将其视为神一般看待而降伏。其部下甘英被派往大秦国(也就是今罗马)之事亦十分著名。

——《后汉书》卷七十七《班超传》、卷一一八《西域传》

窦固

?~纪元后八十八年,窦氏乃是名门,窦固虽受父亲窦融之恩而得以娶得关武帝女儿,但在明帝时也曾一时失势。后来,在对匈奴战中再受到登用,以后其对西域之政策也获得成功,七十二年以后数年之间都待在西域,在章帝时再度历任高官。由于其功绩而蓄积了不少资产,与其说是因为生性俭约而没有受到诽谤,还不如说是后汉帝国对豪族并不压抑的本质吧!

——《后汉书》卷五十三《窦固传》

曹操

字孟德。纪元后一五五~二二○年。沛国(今安徽省亳县)出身。后汉未群雄之一。拥戴当时失去势力的后汉皇帝而建立三分天下的形势,除智慧和战略外,他也是位诗人。他的政治手腕尤为优秀,可说是三国时代第一级的政治家。一时之间虽呈现出统一中国之势,惟在赤壁之战中受到挫折。虽为实行多项改革的政治家,惟在后世的正统论中评价关没有那么高,特别是在《三国演义》流传民间后,更以其为恶王论的代表。仅有明末的特异思想家李贽给予他极高之评价。

——《三国志》卷一《武帝纪》

诸葛孔明

字孔明,纪元后一八一~二三四年。琅邪(今山东省沂水县南)出身。亮虽为其名字,但通常被称为孔明,诸葛一族在豪族活跃的三国时代亦为有数的豪族,其族人在三国中各得要职而十分活跃。其中尤以帮助刘备建立蜀国的孔明最为有名。在三国中最小弱小的蜀国。于刘备之后所继位的后主不但黯愚,人材与国力亦十分匮乏,支持着这样的国家的,几乎是靠着孔明的努力,因此在《三国演义》之中可说是超人般的人物,相当受到欢迎,惟实际上应该只是个资质清廉,能使一些策略的人物而已。

——《三国志》卷三十五《诸葛亮传》

横行的虚像 三国时代

我想大家大概都知道,在关羽死后,刘备为了替他复仇而出兵,却被第三十五位的陆逊所败。这时,刘备底下的将军大部份均已死亡,因此刘备的军队,也就是蜀军,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而这时的孔明就必须要掌握军队,不过,造成如此状况的关键人物,却是一个叫做魏延的人。

魏延这个人在《三国演义》中一直是违逆孔明,最后还因谋反而死,演出的是个非常不好的角色。不过,魏延这个人成为问题人物,是在刘备死亡以后,在刘备生前倒从来没有发生过什么问题。刘备在四历二一九年当上汉中王这时也是刘备的最盛时期。而这时要任命谁为汉中太守,就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所谓的汉中太守,指的就是北方军队司令官,也就是当蜀与魏进入作战时,必定得位在第一线的人物,因此非得要选出一个有能力的人才行。当时,一般都认为应该是由张飞来担任,而张飞本人亦如此认为。只不过,后来担任汉中太守的却是魏延,让大家都吃了一惊。

魏延这个人在此受到相当高的评价,而他对刘备也有相当的忠诚,只不过,在刘备死后,对于孔明从魏延的角度看来,实在不觉得这个人怎么样。也就是说,对于在先帝生前从没有上到过前线的人,他是怎么都无法止住不满的感觉。

在《三国演义》中,对于孔明偏心的场面不少,尤其是在对魏延的时候更是明显。本来魏延是在赤壁之战后才跟随刘备的,在他还在某位太守的身边做食客的时候,因刘备军攻击而来,魏延将那位太守杀了,而后降伏成为刘备的部下。这时,在《三国演义》中,孔明曾说过魏延是杀死恩人的糟糕人物,因此最好是把他杀掉,不过,刘备只是随口应应而已,并没有把他给杀了。就这样,这时的孔明已经看出魏延具有谋反之相而提出将之杀死的这件事,就一直成为以后的伏线。不过,比较奇怪的是,之前其他的人——还有许多将君主杀死后投靠刘备的人物——孔明却什么都没有说就接受了,为何只有在魏延的时候会有这样的主张呢!如果是要做为数十年之后谋反的伏线,也未免太前后矛盾了吧?因此我相信这一定是故意安排出来的。

随着时间的经过,孔明进入了与第三十四位司马懿的战斗中。这就是葫芦谷之战,乃是在《三国演义》中,第一○三回内的故事。

他在非常狭隘的山谷中,准备把司马懿引诱而来——这个引诱的任务就是由魏延负责然后现放火让其无法逃生。只要利用秘藏的火药引爆即可引发强大的火势,而在将司马懿烧杀的时候,也可以同时把魏延一起烧死。只不过,这时刚好下起了雨,使得司马懿捡回了一条命。而同时,魏延也得救了,于是——不过,这本来就是虚构的东西,这场战役也不存在于现实之中——魏延非常生气,认为你明知道我还在其中,居然还放火,不是分明就想置我于死地吗?孔明倒是推托道没有这回事,而是部下马岱——喜欢《三国志》的人应该知道他是谁才是——不小心点着了火,这完全是他的失误,就将马岱由将军降为兵士。

好了,似乎跑得有些太快了,现在我们回到第三十二位的关羽。关于这个人,我想已经不需要再叙述他是个什么样的人了。不过,在此倒必须要说一说为什么关羽被选入,而张飞则没有的理由。

在这一次名将的条件中,我们之前共设定了A、B、C、D等四项,其中的C,也就是珍爱部下,并获得部下深厚信赖这项条件,让张飞落榜了。为什么呢?因为我个人乃是因被部下所怨恨而杀死的。而另一个原因则是在仔细分析过后,其实在谈到关羽时不得不谈到张飞,乃是因为他总是和关羽一同行动的缘故。当然张飞是很厉害,这点是大家都没有疑义的,不过,关羽这个人在死后神格化,有中国人的地方就一定会有关帝庙的存在。与之相较,张飞这个人虽然在演剧什么之中,是以天真的老粗将军形象而受到欢迎,但要说到是个名将嘛,由于他对部下并不优厚,因此也就只好让他落选了。

另外还有一个我觉得比较可惜的人,在此稍征提一提,那就是赵云。这个人在日本也算十分受到欢迎。

《三国演义》的读者应该大家都知道蜀汉有五虎将军吧!指的乃是关羽、张飞、赵云、马超、以及黄忠等五人,实际上,在历史上是没有“五虎将军”这个称呼的,不过,在正史的《蜀志》中,倒是有着“关张马黄赵传”的文章,传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之顺序而共同写成一篇传记。大概也就是因为这样,才会在虚构的世界中,有了五虎将军这样的称号吧!

关于第三十三位的周瑜,之前也曾提过,这个人乃是在赤壁之战中打败曹操的人。赤壁之战如同大家所知,造成了曹操致命性的大败北,不过,我认为实际上倒是没有到这种程度。

关于这段故事,我以前也曾经写过一篇较短的文章,曹操主要的部下可说是没有一个人战死,将之与刘备败于陆逊之际所战死的将军名单拿来一比,立刻就可以看出其中的差异。接下来,曹操在赤壁之战以后还修筑的名为铜雀台的大型宫殿,虽然进行了这样大型的土木工程,然而在曹操的统治下,并没有提高税金的记录。因此无论是在个人的资源上,或是在财政上,都可以看出赤壁之战其实并没有造成那么大的失败。

况且他在之后还是持续地进行军事行动,增加自己的领土。

只不过,失败就是失败,不管怎么说,大家都相信曹操在此外是失败了。也就是说,这乃是政治上的效果,只要大家都相信了,曹操就是失败了。确实在实际的战斗上是对曹操不利,而且还发生了疫病由于和北方的风土完全不同,因此得病的人不少。不论怎么想,由于都不可能再持续战线,因此曹操决定退兵,造成了他的失败。

不过,最重要的一点,还是赤壁之战本身具有相当象征性的意义,其重点在于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战役,几乎都是北方进攻,南方防守的南北大战。在这样的战争中,如果南方获胜的话,天下统一就不会成功,而会造成此后持续的分裂状态。赤壁之战也是其中相当具有象征意义的一个例子。

是故,贝冢茂树博士——他乃是汤川秀树博士的兄长——在岩波新书《中国之历史》一书中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如果曹操在赤壁之战中获胜的话,那么天下就会统一,而此后的百年左右应该就会是个和平的时代。然而,相反地,由于孔明及周瑜做了不必要多余的事,所以乱世才会一直持续。只法这,如果他的假设成真的话,《三国演义》就无法成立,而数千万的读者也会因此而失落了。

在赤壁之战后,周瑜意图进攻蜀国。他的战略是:如果能够将长江流域统一的话,天下就会南北二分,而足以对抗曹操。假设他成功的话,那真可说是让南北朝时代提早来临一般,只可惜在正式作战前,他就暴毙了。

他暴毙的状况,其实也蛮奇特的。首先是任何人都会怀疑的,是不是刘备的阵营派出刺客来将周瑜暗杀死了呢?因为如果周瑜“天下南北二分之计”实现的话,那么刘备这一方就一定只有被消灭了。是以周瑜的暴毙,最有利的就是刘备。

只不过,如果是刘备将周瑜暗杀掉的话,那么周瑜的君主孙权自然是绝对不可能坐视的。以这种大义的名份,他大可对刘备发起全面攻击。然而他却并没有这么做,因此想来也只有病死一途了。不过,如果以小说的方式来做其他想像的话,那倒是还有许多其他的可能性。

接下来的是第三十四位的司马懿。司马懿,字仲达,这个人在《三国演义》中虽然是和孔明相对的可怜角色,但是以将军的情况来说,他应该是比孔明更高竿才是,至少他让孔明连一步都无法踏进魏国境内。在孔明死了之后,则是阻止了公孙渊——这是支配魏国的东北部,也就是现在中国的东北地方以至于朝鲜半岛北部一带的大势力。形式上虽为臣服于魏,但实际上根本就是半独立状态。在此司马懿实行了急袭,一击便将之灭亡。虽然好像一句话就将之带过,但以这时的作战指挥看来,可说是形容地非常贴切。总之,这是一场在历史上也不多见的速攻作战。

接下来是第三十五位的陆逊,这个人光是因击破刘备就足以在历史上留名了。这个人的家族也是代代出文人,除了其子陆抗相当有名之外,其孙子陆机则生于接下来的晋代,拥有非常高的文名,可说是背负着吴国的一族。

再接下来的是第三十六位的邓艾,这个人乃是灭亡蜀国的人。他越过了任谁都认为无法越过的险恶山地,突然现身于蜀之盆地,而向成都施以急袭。

在中国大陆国经出版过一份中国历代名将的扑克牌,其中的一张,乃是一位如登山家一般使用绳索从出崖下落的将军,那时我还在想这是谁呀?原来就是邓艾。本来这个人是在魏国担任等同农林大臣地位的人物,然后来转入军事方面,却呈现了天才般的用兵能力。只可惜他在之后因为卷入阴谋而遭杀害。

此外,这个人也有口吃的毛病,在中国,要举口吃的例子时,大概都会想到邓艾。而因为邓艾的奇袭,也造成了三国之中蜀的最早灭亡。

陆逊

纪元后一八三~二四五年,吴(今江苏省吴县)出身。为后汉以来的名家,仕吴。当建立蜀国的刘备为了要报关羽之分而进攻吴时负责防备。以后虽然也以对蜀之担为官身份受到重用,惟后来并没有发生什么大的争战。因此并没有其他武功事迹传世。于二四四年担任丞相,可惜因被卷入当时国内的分裂事件中忧虑而死。

——《三国志》卷五十八《陆逊传》

关羽

字云长。?~纪元后二一九年。河东解州(今山西省解州)出身。活跃于后汉末年至三国时代。当号称汉之后裔刘备举兵时与张飞一同出仕,以忠义及豪勇为人所熟知。于二○○年为曹操所捕之际,他在斩杀了颜良、文丑以报不杀之恩后再回到刘备身连年故事尤为有名。当刘备于赤壁之战后为吴所捉,与儿子关平一同遇害。对兵士虽然优遇,然对士大夫却显得傲慢,因此有关羽就是为此而失去荆州的说法。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一般的关羽像都是与青龙刀及其爱读的春秋一同出现的,不过,三国时代似乎并没有使用青龙刀的例子,而纸也才刚发明,尚不普及。不过,其豪放忠义倒是抓住不少民众的心,再加了《三国演义》的推崇,因而成为民间信仰之一,其人气为苦于北方异民族侵入的王朝所利用。此外,由于包含其出身地解州在内的山西省商人在明代时活跃于全国之故,因而后来也变质成为商业之神,信仰再度扩大于全国。

——《三国志》卷三十六《关羽传》

周瑜

西元一七五~二一○年。庐江舒(今安徽省舒城县)出身。三国吴之将军,同时在音乐方面亦有很深的造诣,是个甚是教养之人,亦有人称其为周郎。其先祖虽然出仕于汉,然到了周瑜这一代则出仕于孙氏,在平定扬子江下游一带有功。而瑜与孙策之间有感情有如兄弟,他们两人分别娶了乔家的姐妹为妻一事尤其有名。西元二○○年孙策死亡之后,周瑜继续帮助其弟孙权,于二○八年时指挥赤壁之战,阻止了曹操军南下。另外,他也逐也曹操势力平定南郡,其后就以南郡太守的身份驻守江陵。还有,他因对刘备得到荆州而使得势力逐渐坐大一事亦有所恐惧,因此还立下了先得到四川的奇策,惟在进行攻略之前即病死。

——《三国志》卷五十四《周瑜传》

司马懿

字仲达。纪元后一七九~二五一年。河内温(今河南省温县)出身,为仕于后汉的司马防之子。二○一年时当上郡的上计吏,出仕于曹操,曾献上屯田策等诸多政策,在魏国成立后,在二二一年时于文帝手下当上侍中尚书右仆射。在文帝病倒之时,根据遗言,司马懿与曹真、陈群等人一同辅佐其继者(也就是明帝),然不久后他就排除敌对势力而掌握大权。二四九年以后当上丞相,二五一年则成为相国,并被封为安平公,奠立了创立西晋的基础。司马懿的一生虽可说后来都在进行自魏篡夺王朝的政治做准备,但另一方面他也自魏握得指挥军队等大权,于二三五年平定辽东之公孙渊叛乱,并取得朝鲜四郡。在日本以《三国演义》中诸葛孔明的好敌手而为人所知,惟当时的蜀国自知并无回复华北之力,对魏来说,虽是具有威胁,但司马懿却将其完全防御。至于其外的部分,大抵就属《三国演义》的夸张了。

——《晋书》卷一《高祖宣帝纪》、《三国志》卷一《武帝纪》

邓艾

?~纪元后二六四年,义阳棘阳(今河南省新野县)出身。年轻时虽然贫困,但从官僚乃至于军事职位中均崭露头角,且由于文官时代的经验,而能够在各种所在进行屯田,确保军粮在战斗时不虞匮乏。于二六三年时以镇西将军、征西将军身份讨代蜀国。当时蜀之国力虽然衰退,然而他以跨越艰险山地之奇袭一举将之灭亡。其后虽以蜀地为基础,进行征吴的准备,惟因专断之行为被怀疑而遭处死。

——《三国志》卷二十八《邓艾传》

流血之宴 东西两晋时代

其后,虽然已进入了东西两晋时代,但是到第三十七位的杜预、三十八位的王濬这两人为止都在《三国演义》中出过场。只不过,在日本,说到三国志的时代,大体上在孔明死后便已告终,因此不知道杜预及王濬名字的人应该不少才是。

杜预这个人,既是位学者,也是个将军,读了这人的传记后,就会知道他根本就不通晓弓马武艺。就一般的状况来说,像是吕布,应当会写其通晓弓马武艺等才是,然而在提到杜预时,像这样不足以自傲的事特别把它写出来,看起来就更是显出他的特异了。

这个人本来也是和邓艾一般,是致力于政治上的,不过他对边境的农地开发、以及发生洪水时的对应等,都创立不少优秀的对策,因此才还渐出仕。这时,蜀早已经灭亡,只要能够将吴灭亡,就可以取得天下,而杜预就提出了一些应该怎么样才能够亡吴的建言,故被当成军人来进用。杜预在此时也有着“武库”的绰号,也就是说,关于军事方面的知识十分丰富,就如同是活动的军事图书馆。

在过了中年之后,他虽然已经开始做实战的指挥,但推举他的人乃是羊枯,也是个拥有智略和人望的名将。与吴的陆抗虽为长期对抗的双方,但却是互相敬重的君子之交。这个人在死前就推举了杜预继任其位,而杜预也没有辜负他的期望,几乎可说是每战必胜,建立了不少武勋。而且在占领敌地之后,也具有能够安定被占领地人们的政治手腕,甚至还有留下其为占领地居民所倾慕的记载。是以他自然是有着严整军律,绝对不允许有掠夺之类的事情发生,光是这样子,我认为他就值得被归入名将之列了。除此之外,他还建设水路,把荒废的土地改为农地,让占领区的民众更是感谢,可说是另一种意涵的名将。

杜预的兴趣就是追求学问,曾着有非常优秀的著作。也存在当君主问起其兴趣到底在哪时,杜预回答道:只要能够阅读《春秋左氏传》就是一种幸福的佳话。

接下来是第三十八位的王濬,这个人是将吴灭亡、统一天下的关键人物。

在这儿有另一段著名的故事:某一次,当吴的将军在长江中游地带进行巡逻时——大家都知道,长江乃是一条具有相当幅度的河川,是条宽达数公里的大河——突然渔民们兴起了一阵骚动,将军一看河面,只发现河流的颜色从上游起开始逐渐转变,在大感惊奇而仔细察看之后,发现是无数的木屑。大量如刨屑般的木屑不知数百万自长江水面顺流而下,造成长江的水流变色,自然引起渔民的骚动。将军虽然也觉得不可思议,但也不由得脸色大变。这样多的木屑自上游顺流而下,表示在上游正在进行着前所未有之大船队的建造,因此才会造成木屑顺流走了几千里。将军慌忙赶往都城报告,而都城则立下了在长江的水中布置数十条锁链,当船队从上游而来时,就可以拉锁阻挡的对策。这时的上游——也就是蜀的土地,已为晋军所占领,而建造如此大船队的就是王濬。在船队完成之后,就真的从长江顺流而下,对吴图展开了袭击。

吴国虽然也以刚才说过的锁链想要加以阻挡,只不过后来都为王濬的船队突破,于是吴国遭到了灭亡。

这是发生在西历的二八○年,亦即黄巾之乱的九十六年之后,也就是说,之前的乱世约持续了百年之久,而在此统一天下的,乃是晋武帝,也就是司马炎这名人物。这个人乃是司马懿的孙子,关于这个人,倒是可以想成是在很轻松的情况下统一天下的,因为大体上,辛苦的事情全都由祖父和父亲做完了。不过,司马炎倒是个宽大的人,他对降伏国家的皇帝倒是一个也没有加以杀害,而让其以贵族的身份终老天寿,宽大而优容,在此意味上可说是一位名君。

只不过,在统一天下之后,这个人就失去了政治的目标,而将灭亡国家的后宫全都并人自己的后宫中。大家常听到后宫佳丽三千人的说法,而在晋武帝司马炎的时代,后宫美女竟超过了一万人。司马炎本人也在每日临幸各处的后宫过度操劳而死,留下了不好的记录。

在今日的日本,陪酒坐台的店家都有在入口处摆上一盆盐的风气,这就是从武帝司马炎的时代开始的。由于司马炎他拥有超过一万人以上的美女,因此根本就搞不清楚谁是谁,他干脆就骑着羊拉的车,当羊停在谁的门前时,他就进入谁的房中临幸那名女子。在得知了这样的事情后,大家就把羊所喜欢的盐摆在入口的地方,用以吸引羊儿停下。这在经过了一千八百年后的今日,也以陪酒坐台行业的风气而残留了下来。

在此,虽然写的是东西两晋时代,不过,却是分为西晋和东晋这两者。所谓的西晋,乃是以较西侧的洛阳为都的时代;而东晋则是建都在东侧的建康,也就是今日南京的时代。

在好不容易统一了天下之后,随着武帝的死亡,天下又再度混乱。继承武帝的乃是被称为惠帝的人,这个人曾数度出现在我所写的文章之中。基本上他的人品并不坏,但却以昏君的状态留名于历史,最初当武帝发表要以之为继承人时,大臣们都不由得叹息地望着王座,心想着这样的王座让给他真是太可惜了。因此,他是一个自年轻时便被归于笨蛋公子之流的人物。

就这样,在他即上帝位之后,正巧发生了大饥荒,当部下对他说人民没有米可以充饥时,他竟然说“那为何不吃肉?”的话,十足是一个昏君。

之后,还发生了所谓的“八王之乱”,一共卷入了八位具有王之称号的皇族。大致上是某位皇族因谋反而被杀,而后,杀人的又再因志横而再被杀,不但造成了大军之间的冲突,也间杂着暗杀和政变,形成了无法无天的时代。而就在惠帝也将被叛军所杀的时候,有个名叫嵇绍的家巨,以身庇护惠帝。在当嵇绍被杀死的时候,他的血喷到了惠帝的衣服上。后来,当在惠帝被救出来之时,家巨们虽想要替其更衣,但惠帝却说这乃是忠实的嵇绍所留下来的血,因此并不想要更衣,如此说来,如果这故事属实的话,那么惠帝这个人本身应该并没有那么昏庸才是。当然,也有只有在危险的时候才突然跳脱昏愚而灵光乍现的说法,但无法如何,这都算是一个感人的故事。

反正最后惠帝也遭到了毒杀,因此也无法了解真正的实情。不过,最重要的问题,乃是在于八王之乱的时候,这八位皇族为了强化自己的军事力量,不惜叫来了北方的匈奴,而造成匈奴势力不断进入。由于晋本身的政治动乱,最后竟造成了大混乱,而其结果就是使得以匈奴为首的北方游牧民族在短期之间极代了晋。最后,残留的皇族之一往南逃,在渡过长江之后,将首都改置到了建康。

这就是东晋的开始。在此时期中,中国也发生了自北往南的民族大迁移。这乃是由是北方已为骑马游牧民族所逐渐侵入,他们虽然勇猛,但也是非常嗜血的民族,因而在各处引起了杀戮。汉民族因无法容忍,就干脆随着朝廷一起往南迁移,甚至在渡过长江后继续南移,造成了江南的人口急增。要支撑一个园家虽然是需要这样的人口,但随着大混乱之际,也发生了不少谋反之举,就在这时,有一名叫荀灌的女子——在《三国志》中有个出场的人物名叫荀彧,他是曹操的军师,而荀灌这个人乃是其第六代的子孙——当她所在的城为叛军所包围而快要陷落的时候,这个荀灌以十三岁的少女之姿,率领兵士骑马脱出城中,到远处去求援,并引援军回来解救了自己的城,这也是十分有名的故事。

在这时,她不只是带了援军回来,她还自己想到要从两个地方引援军回来,当较早前来的援军开始与敌战斗之时,第二批的援军就现身冲击敌人的侧面,于是敌人自然败走。光是一名十三岁的少女居然能够想到这样的计策,当时的人自然赞誉她不愧为军师的子孙。其后,这名少女虽然不知后来如何,但由于荀灌的父亲在平安无事地渡过长江之后出仕于再兴的晋之朝廷,因此推想荀灌应该也是一起渡过长江南行了才是。

就这样子,好不容易才统一的天下,又再度进入了分裂的状态;北方乃是被称为五胡十六国的时代,由于并不是要做历史测验,所以在这儿就不把五胡是哪五胡;而十六国又是哪十六国一一做介绍了。这一阵子,中国为了顾虑少数民族的历史,连五胡这样的说法都较为少用,总之,在北方是一直持续着混乱的状态。而在南方,晋总算是确保了主权,大抵上是合并了三国时代吴与蜀两国的领域,整个长江流域都在东晋的统一之下。

此时,第三十九位的陶侃出现了。这个人本来就是江南之人,一直待在当地。当东晋只剩下天下的南半部份,总算是保住了政权的时候,他在当时发生的各个叛乱中与敌人作战一一获胜,是对东晋非常有功的人。

也因此,他在晚年一直当到了宰相,也就是背负着国家的人,统率东晋全军达四十一年之久。他也以人格高尚而出名,因此也没有什么特别的逸话,总之,他是不会花无谓的时间与军费的人就是了。

此外,陶侃这个人,其实也就是有名的陶渊明之曾祖父。

东晋在总算获得了和平之后,就继续发扬着所谓的六朝文化。六朝指的乃是在江南定都之王朝的总称,包括有吴、东晋、以及宋、齐、梁、陈。在此开出了文化之花朵,像王羲之也是这时代的人,只是在这一回中,和文学的方面比起来,杀伐之事会谈得较多就是了。

在东晋获得了暂时的安定后,自然也会希望能够恢复北方的故土,这时登场的就是第四十位的祖逖。这个人虽然在中国非常有名,不过在日本应该算是个无名小卒吧!祖逖本来是北方的人,自八王之乱后,看到晋呈现十分糟糕的状态,年轻的祖逖就准备前往长江以南避难,而带了数百人一同离开故乡。然而,后来由于还是希望能够取回北方自己的故乡,因此便当上了东晋的武将。虽说如此,但其实还是要靠自己的力量,因此后来还是一直没有办法向北回复旧有的领土。

祖逖虽然在向皇帝请求后多少获得了一些援助,但实际上却是得集结自己以前的部下组成义勇军。在集结了约两千人左右之后,他就往北方出发。首先,必须要渡过长江,在渡河时,他以船的浆击向水面,发誓如果自己不能够回复北方的话,就绝不活着回来,这是中国很有名的故事。而领着两千义勇军的他,乘着混乱之际,以其用兵之巧妙,也一次次地获得了胜利。

在长江之北和黄河以南之间,一直都是持续着混乱的状态,祖逖便在此活跃,将黄河以南完全替东晋恢复,即使敌人很强,他依然在此施行让居民得以安心的政治,于稳固了领土之后才归田。

大致上这是四世纪初的事情。

接下来,在时代推移之中,第四十一位的谢玄就出场了。

要说到谢玄这个人,就有必要先来说一说北方的形势。总之,这时在北方是乱七八糟的状态,就要偶而有个英雄名将出现,但也很快就有接下来的人将之打倒,因此混乱持续不止。在中原之地已叫作苻坚的人物,他将北方做了某个程度的统一,这个人也就是前秦的皇帝。之所以会被称为前秦,就是因为要与另一个叫作后秦的国家相对应的缘故。

这个人是北方的异民族出身,然而非常喜欢中国文化,甚至可说是沉溺其中。像这个人一样,本来并非中国人,但却沉溺于中国文化,虽然是别人家的事情,只不过用到沉溺这两个字的话,那就非常严重了。他不但舍弃了自己的名字,也舍弃了民族的传统和语言,反而穿上中国的服装、说着中国话,连汉文都能能自由读写,甚至还可以写出诗来,像这样子,可不能说只是沉溺的初期症状啰。

而这个苻坚,任用一位名叫王猛的人。

王猛为汉人,也是南方的人。为东晋的重臣桓温所发掘,希望他能够成为部下,然而却为所拒。当桓温来访时,王猛竟一面捉着自己衣服上的虱子一面应对的故事尤为有名。这个人在前往北方之后,最后出仕于苻坚。这个王猛在中国也十分有名,以地方政权的宰相之姿,而有着与诸葛孔明并称的名声,非常了不起。

王猛受到苻坚的请托,大概也是因为气味相投的缘故吧!在当上宰相之后,于政治和军事等方面所进行的制度整饬得了相当的成功。由于他自己也曾率军获得胜利,因此将他列人名将传中其实也无不可,但毕竟其在政治上的业绩较大。尤其是前秦的首都建于长安,他将自长安通往天下的道路加以整备,全部都辟为林荫大道,因此无论是在交通的便利,以及治安的方面上都非常良好,使得前秦几乎将整个北方完全统一。

就这样,王猛就成了五胡十六国时代最伟大的政治家。

这个叫做苻坚的人,其实有些地方非常具有理想主义,他也不杀降伏的敌人。本来他虽然并不是中国人,但心中却燃烧着非得将全中国统一不可的理想。王猛一直劝他理想和现实乃是不相同的,还留下了千万不能够逞强征服南方的东晋之遗言而亡。

可只惜,符坚急于想要实现自己的理想,他无视于王猛的遗言,率了号称百万的大军准备渡过长江。如此一来,自然造成东晋极大的骚动,而在此迎击符坚之大军的,就是第四十一位的谢玄。

谢玄这个人乃是谢安的甥侄,至于谢安,则是被称为支撑东晋的名宰相。在此,谢安命甥侄辈的谢玄出军迎击,然而谢玄的军队只有六万而已,因此,到底要怎样才能够与之对抗呢?谢玄虽向叔父抗议,但就是无法逃过,于是他只好召集部下,以必死的觉悟想办法与百万大军对决。

接下来,就发生了有名的淝水之战,由于是百万对六万的战争,不管怎么想都是百万那一方将会获胜,然而最后的结果却不是这样。

谢玄这一边总之就是只有六万,虽然以必死的觉悟挑起了战斗,然而对上的却是有百万大军的苻坚,大家也认为必定是会失败的。

这时符坚所定下的作战计划,乃是故意假装失败,然后诱敌以包围进行完全击灭的战术。只不过,这对百万的大军来说,实在是很难彻底连通实行的计划。

六万的东晋军队带着必死的觉悟突进,而碰到符坚故意后退,准备一举歼灭大意的敌人之际!却发生了奇妙的事情,原来在前秦的百万大军之中,突然各处都可以听到前秦军已经失败了的呼声。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原来之前有一些东晋的武将在力尽之前降伏给了前秦,而苻坚也一如以往地当场赦免了他们,并命其加人军队。可是他们并不是真心服从苻坚,总是想着有一天要再归顺回东晋。他们就趁着进个混乱的机会大叫前秦已经失败了,使得军队陷人了混乱。

只不过,光是这样就能够让百万的大军瞬间瓦解,其实也是非常不可思议的事情,本来,虽然确实地集结了百万军队,但是在统治上不确实也是真的。就算符坚本人有将东晋灭亡统一天下的理想,然而周围的人却不见得这样想,这才是根本的原因。

另一方面,东晋军则是抱着如果失败的话,就只有灭亡一途,因此才带着必死的觉悟,当敌方军生混乱时就趁机一举突击其核心。而不可置信地,突然之间,百万大军就此崩解四散,当符坚发现到情况有异时,敌人早就已经迫近本阵了,符坚只有心慌忙逃逸。接下来的大混乱之中,百万人突然轰一声地同时开始奔逃,而六万的军队则在其后追赶,这真是一幅十分奇妙的光景。

百万大军就这样子完蛋,苻坚所率的军队一次一千、两千地减少,此时发生的就是风声鹤唳的故事,不管是风的声音,还是鹤的叫声,对前秦军来说,都像是敌军的来袭般恐怖,一面害怕、一面哀嚎,好不容易才保住一条命逃回北方。

于是谢玄就带着可喜可贺的胜利凯旋。当然,也不能说他完全是靠运气而得胜,面对百万大军而没有人叛逃,那完全是靠着他的人望与优秀的统率能力。至于他的叔父谢安,则与朋友一同在家中下着围棋,这时急使赶来大叫道:已经获得胜利了!宾客才问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谢安这个人就像个安详的老爷爷一般,只是轻松地说道:没有,不过是儿孙辈和敌人做了场战斗而已。在宾客回去后,他才跳起来大叫:太好了!听说这时还撞掉了他的门牙呢!这也是个有名的逸话。

总而言之,来自北方的威胁自此告终。在此,如果苻坚获胜的话,那东晋便将灭亡,而天下也会再次统一,不过,在过度逞强的状态下,就算是一时间能够统一,但一定也还会再度分裂的。至少,在对东晋方面,如果他不是以军事力量想要强硬地将之屈服的话,也不会造成自己那么快崩溃的。

就这样,东晋在第四十一位的谢玄后暂且告一段落,接下来就是继承其历史的南北朝时代,而这些参加了淝水之战的人物,在接下来也还会继续出现。

顺道一提,苻坚这个人在数年后被杀,同时,前秦这个国家也不复存在。关于苻坚这个人,他还有一个“发十万之师得一人半”的故事。所谓的“师”,指的就是军队。这时有一个叫做道安的有名和尚,苻坚虽然很尊敬他,但道安回避战乱而隐居在某个小镇中。当时,苻坚发动十万大军进攻这座小镇,把道安与其弟子一同带到了自己的身前。而所谓的“一人半”,指的乃是其弟子只能算是半个人而已。这在佛教史上虽然被传为美谈,不过,对这些被动员的兵士们来说,实在是件很愚蠢的事。总之,苻坚这个人为了理想或目的,常是个不考虑现实的成本和风险的人,从这则逸话也可以充分看出。

杜预

纪元后二二二~二八四年,京兆杜陵(今陕西省长安县东南)出身。本来是以官僚及学者的身份进行《春秋》的研究,当钟会讨征蜀国时,以长史身份从军。后来钟会发起叛乱自立,失败之后遭到处死,杜预也被连累而暂时失势。到了西晋之后,他则努力于律令的整饬。由于其原来乃是官僚出身再参加战斗的,因此他在灌溉等农业政策上也具有功绩。

——《晋书》卷三十四《杜预传》

王濬

纪元后二○六~二八五年。弘农(今河南省弘农县)出身。最初是因为在四川方面的统治获得成功,当西晋武帝要讨代吴国时,再以益州刺史的身份赴任,于上游造船及训练水军。二八○年时率领大批水军顺扬子江而下,一举攻入吴之首都建业,立下了攻略统一的功绩,官位不断累进,最后更特进至抚军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之高位。

——《晋书》卷四十二《王濬传》

司马炎

纪元后二三六~二九○年。为司马懿之孙、西晋武帝(世祖)。在位时间为纪元后二六五~二八九年。因受继于祖父在魏时的政治蓄积,而以禅让方式实行了帝位之篡夺,遂建立了西晋,并精进于屯田制及九品中正制度等魏以来的改革。纪元后王八○年时灭吴,成就了许久不见的中国统一。然一方面西晋的周边持续发生异民族的入侵事件,其自身也在晚年时因沉迷女色而不顾政治。司马炎的时代虽为统一的时代,惟也被称为是为不久后发生的永嘉之乱等混乱做准备的时代。

——《晋书》卷三《武帝纪》

陶侃

纪元后二五九~三三四年。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出身。年轻时因家贫,故留下了母亲将头发卖去以换得酒肴的逸话。在吴灭亡之后,因出仕东晋而崭露头角,于三一五年平定社弢之乱而势力大增,以荆州为中心,拥有扬子江上游的庞大势力。于三二七年因再度平定苏峻之乱而登上太尉之职。因其生来即忠实于职务,故能为东晋所重用。

——《晋书》卷六十六《陶侃传》

祖逖

纪元后二六六~三二一年。范阳遵(今河北省无极县)出身。年轻时即以极具气概之人物而为人所知,后为元帝所发掘而活跃。于三一三年上疏北伐,而当上豫州刺史,之后,他渡过扬子江,大破石勒,使得黄河以南成为东晋之物,最后更累进成为镇西将军。然扬子江以北之地始终难以保留,最后就因不得志而哀愁病殁。

——《晋书》卷六十二《祖逖传》

王猛

纪元后三二五~三七五年。前做谋臣。贫穷家庭出身,但通于学问。后来跟随符坚贡献前秦建国之力,并施行严正之政治。死时虽留下不可随便进行制压东晋之考量的遗言,可惜苻坚并没有听进去,随后即进行对东晋之攻击行动。惟在淝水之战中失利,造成国家的崩溃。

——《晋书》卷一一四《王猛传》

谢玄

纪元后三四五~三八八年。陈郡阳夏(今河南省太康县)出身。东晋武将。孝武帝时,华北的前秦符坚率军南下,呈现出现即统一天下之势,这时,谢玄受到叔父谢安所托,负责江北之军事,而在淮水一带进行战斗。纪元后三八三年,在据说为南迁之东晋最大危机的淝水之战中团结一族,指挥避难至南方之流民与刘牢之的兵士等,以不可置信的少数军势击退符坚。此战的结果使得前秦崩溃,而东晋则继续偏安于江南。后来虽然也出战于山东及河南一带,惟因与中央意向缺乏疏通,在未建功的状态下病死。

用户评论


几妆痕

哇,这篇文章写得真好!将军的传记读起来特别有代入感,感觉就像亲身经历了他的戎马一生。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凉笙墨染

刚刚看完,真是受益匪浅。将军的坚定信念和英勇事迹激励了我,推荐给所有战友们一起读一读。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别在我面前犯贱

这个标题就吸引我了,一看就知道是篇好文章。中国将军的传记,每次读都有新的感悟。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漫长の人生

对军事历史不感兴趣的人可能不会看,但我感觉这篇文章写得挺吸引人的,已经勾起了我的好奇心。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咆哮

这传记太精彩了,读着读着就忍不住为将军们点赞,他们的故事太感人了。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熟悉看不清

第一次知道这位将军的故事,文章写得很详细,让人对这位英雄有了更深的了解。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安之若素

哎,看完这篇传记,感觉自己太渺小了,将军们的贡献太伟大了。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抓不住i

推荐给朋友们,大家都说写得很有深度,特别是对军事历史感兴趣的读者。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满心狼藉

没想到将军的传记也能写得这么生动,让我对那段历史有了新的认识。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迁心

文章里的细节描写太到位了,感觉就像亲眼见证了将军们的英勇事迹。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容纳我ii

读完这篇文章,对将军们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真希望有生之年能见到他们。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落花忆梦

有些地方写得有点枯燥,但我还是坚持看完了,毕竟将军们的传奇人生值得我们去了解。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命该如此

感觉文章有些地方可以更加深入,不过总体来说还是篇不错的传记。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笑叹★尘世美

这篇文章让我对中国将军有了更深的了解,特别是对他们的精神风貌有了全新的认识。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呆檬

将军的传记看多了,这篇算是比较特别的,推荐给大家。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涐们的幸福像流星丶

看完这篇传记,感觉自己对中国历史有了更深的认识,也让我对军人有了更深的敬意。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不浪漫罪名

传记里的战争场面描述得挺真实,读完之后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不识爱人心

虽然有些地方写得有点简略,但整体来说,这是一篇值得一读的将军传记。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