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陕西法门寺出土越窑秘彩瓷碗。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龙泉瓷盘。

我在第《中国瓷器的先驱——千年越窑》篇文章中提到,龙泉地区自三国以来就有陶瓷窑炉。唐代以前,窑址相对集中在丽水、清远、松阳等县市,数量较少,规模不大。产品制作粗劣,质量低劣。从这一时期出土的瓷器来看,生产的产品大部分是为了满足当地人民的生活需要。业内人士也将这种土窑称为龙泉窑。从这一时期出土的器物来看,此时的龙泉窑深受瓯窑、越窑的影响,但其产品质量却远不如瓯窑、越窑。事实上,唐代以前的窑炉与后来的龙泉窑在龙窑的结构、产品的种类和造型、装饰技法等方面都有着本质的区别。龙泉窑真正的起点应该是从晚唐至五朝。

元代龙泉窑青瓷清瓶高48.2 口径7.3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龙泉窑的发展经历了三个机遇期。第一个机遇期是武越王向中央宫廷进贡的高品质青瓷——秘彩瓷的大规模生产需求。以越窑系为核心的江浙青瓷窑系蓬勃发展。自然,吴越统治下的龙泉地区的青瓷也随之发展起来;第二个机遇期是吴越国被废,重回中央朝廷。越窑失去了贡瓷市场,逐渐衰落,而龙泉窑则趁势发展成为名窑;第三个机遇期是北宋灭亡、南宋在杭州建立政权。随着南宋社会由废弃走向稳定发展,龙泉窑得到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上升到鼎盛时期。龙泉窑的鼎盛时期历经南宋、元代。到了明代,随着景德镇窑的兴起,龙泉窑由盛转衰,到清初彻底衰落。

龙泉窑堆雕龙莲瓣纹盖罐高22.6 口径6.5 腹径11.35 足径6.65cm 上海博物馆藏

晚唐以来,越窑青瓷——秘彩瓷器在长安、洛阳开始崭露头角,陆龟蒙的“九秋风露花满窑,夺青色”便是明证。千峰万峰。”随后,越王钱镠于唐昭宗天福二年(902年)于——年建立吴越国地方割据政权,历时唐末七十二年,五朝十国,北宋时期。这一时期,吴越钱氏政权一直依靠向中央朝廷进贡大量金银、丝绸、瓷器来保障割据政权的安全。贡品中包括大量优质青瓷,直接推动了越窑青瓷的快速发展。据史料记载,太平兴国七年(982年)8月23日,越王钱向中原朝廷进贡瓷器14万件!如此大规模生产的优质贡品青瓷(一匣钵仅一器),绝对不是余姚上林湖能够烧制的。整个吴越国的所有窑炉都必须动用,否则根本无法完成。这个使命!我们完全有理由坚信,当时处于吴越国统治下的滁州龙泉窑能够而且应该参与到这个“宏伟”的工程中!这应该是龙泉窑的第一个发展机遇期。

庄绰(庄继玉)所著卷《鸡肋编》记载龙泉窑生产秘彩瓷器

据北宋笔记作家庄绰《卷《鸡肋编》记载:“滁州龙泉县……亦产青瓷,名‘秘色’。钱氏进贡,封面被夺。”从这个地方来看,宣和时期宫廷生产是被禁止的,“凡事必慎重,越能处理得熟练”,证明我的判断是有根据的。北宋末年著名笔记作家,公元1126年靖康之乱时,与著名书法家米芾是好友,徽宗的好友。《鸡肋编》 记载了有关古迹、地方名人、古义考证、传闻琐事等内容,大多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现在很多陶瓷界的专家学者都对这个记录嗤之以鼻,认为庄继玉这是在胡说八道。这是真的吗?当然,他所说的秘彩瓷取自龙泉显然是错误的,但至少说明龙泉窑涉足贡瓷的生产并非空穴来风。作为米芾的挚友,也是北宋徽宗的间接好友,庄绰并没有大意说话。他的话中有两点非常符合当时的情况,也很可信:一是吴越钱王不惜举全国之力烧制贡瓷。作为当时颇具规模的私窑,——龙泉窑就有如此独特的能力。怎样才能以使命感对国家大事保持淡然呢?如果他真的冷漠无心,不愿意报效国家,越王是不会放过龙泉窑的!第二,据史料记载,从宣和时期开始,宋徽宗在世间实行了《宣和博古图》。凡用于祭祀等重要场合的礼器,必须严格遵守《博古图》的式样、尺寸等规定。否则,禁止生产,未经授权的烧制属于非法。这就是“样品制备要求”的真正由来。如果要制作礼器(包括青铜器等)等重要瓷器,必须遵循朝廷颁布的第《宣和博古图》号规定。样品制备需要向朝廷申请(要求)。宣和年间,恰逢庄季玉在世。因此,庄吉妤所说:“宣和年间,朝廷要求备样”是符合实际的。他接着说“加工更加纯熟”,说明此时龙泉窑的制作水平正在提高,做工越来越精细、精良。这也符合当时龙泉窑的实际发展现状。龙泉窑虽发展于北宋,但与久负盛名的秘瓷及后来的南宋官窑相比,仍逊色不少。正如叶志在《窑器》第《坦斋笔衡》篇中记载:江南尚有地方。舟州龙泉窑烧制青瓷,但瓷质较厚。

龙泉窑青釉窑高11.3 口径14.4 腹围47cm 上海博物馆藏

宋周密撰《雲煙過眼錄》卷四提到,太平兴国六年,赵仁济任杭州瓷部尚书。

现代考古发掘的各种证据也证明,越窑的消失就像一次有序的搬迁,将越窑的整个龙窑结构和釉色技术转移到了龙泉窑,使龙泉窑的制瓷技术水平迅速提高。龙泉窑青瓷无论造型还是纹饰都与越窑青瓷相似,很好地保持了越文化的连续性和统一性。这也说明越窑工人的主要目的地是去龙泉窑。龙泉窑在继承越窑技术的基础上,还不断吸收北汝窑、南宋官窑的技术并进行创新突破,生产出优质的乳白釉、粉青釉、梅花青瓷等龙泉名品。青瓷。至此,龙泉青瓷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窑炉数量也逐渐增多,慢慢形成了向周边辐射的瓷窑体系。随着龙泉青瓷产品质量和数量的不断提高,除了民间瓷器外,政府乃至宫廷对龙泉青瓷的青睐和需求不断增加,刺激了龙泉窑的快速发展。加之北宋以来,海上贸易日趋活跃,出口瓷器逐渐增多,龙泉青瓷开始远销海外。

龙泉窑青瓷弦纹三足炉,高9.3,口径14.5,足径5.5,足跨7.9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北宋在靖康事变中灭亡,南宋建立。宋金时期南下定都临安(杭州)后,南宋很快从战乱中恢复过来,社会经济文化取得了空前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龙泉窑再次迎来了绝佳的机遇。 ——第三次发展机遇期——龙泉窑乘势而上,发展到鼎盛时期。我在《南宋官窑——因祭祀而生的宋代名窑》中提到,宋徽宗赵佶和宋高宗赵构都非常重视祭祀。尤其是在抗金南下的十几年里,宋高宗赵构不忘对天地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祭祀天地所需的祭器数量巨大,必须符合《宣和博古图》的规定。靖康之灾期间,北宋的所有祭器均被金军掠夺一空。自南都初至绍兴十三年(1143年),每次祭祀所用的祭器都是从各衙征集或各衙按古制制作的。在原料匮乏或条件困难的情况下,原有的一些礼器应以青铜、玉器为材质,也可用陶、瓷、竹、木等材质代替,但样式、尺寸必须符合当时的习俗。古老的制度。而且,一些费尽心力收集来的祭器,总是因为战乱而丢失。这一时期,制造了大量的陶瓷祭器。从史料记载分析,龙泉窑应参与这一时期瓷器礼器的制造。

南宋礼部太常寺编第59卷《明堂礼器》《中兴礼书》记载了陶瓷礼器的烧制地点

据南宋礼部太常寺编纂的卷五十九《明堂礼器》记载:“绍兴元年三月八日,太常寺少臣苏赤等说将来祭天地之大礼,以祖宗之大乐礼器,恳求两浙东路交通司,取州郡县财物。各镇,并提供准确数量的春管,以备日后赠品,恐怕州县未必全部供应,有可能被毁坏。装饰,并预先发出确切的金额,以便向朝廷申请……为了祭天,配上高觉陶,我请求太常寺在岳州制作了几件,我仍然恳求着。竹木礼器的制作就像今天一样。”这说明绍兴元年(1131年),朝廷需要祭祀的器物、器物,朝廷都会给予充足的损毁等津贴,并将需求总量分配给两哲。东道则专门将其分给各州郡准备或制作,因礼器数量庞大,分属越、吴、曲、明、太、楚、文、燕八州。两浙东路辖区都应该有任务,其中滁州龙泉窑自然不会不参与陶瓷礼(祭)器的制造,这一点从南方龙泉窑的一些瓷器类型特征就可以看出。宋代,礼器的器身均采用深色,即黑色,以体现庄重。

南宋《中兴礼书》卷9《郊庙祭器》记载了一个新组织“礼器局”的出现

传说偏颇的青瓷名窑(二):明末清初,一代名窑龙泉窑彻底垮塌

当然,制造祭器的任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刚开始,需求大、时间紧、任务重。后来,如果不丢失或不损坏,大部分祭器都可以重复使用,每年只制作一些新的,以补充损坏的部分,所以需求量会逐年减少。几年后,陶瓷礼器的生产基本只由临安府来安排,具体任务基本落到了杭州、余姚等附近地区的窑口。龙泉窑在制造礼器方面的任务可能并不多。从绍兴十四年(1144年)开始,宋高宗赵构因对越州、余姚、平江、临安府等地近年来生产的礼器不满,开始设立“礼器局”。 “负责设窑制造礼器(礼器),这就是南宋官窑的起源。礼局自绍兴十四年左右成立以来,一直十分忙碌。参照绍兴十三年中书省修发的第《中兴礼书》号及馆藏部分古器物,对南宋礼器进行了全面修复。据卷《宣和博古图》《郊庙祭器一》卷九记载,绍兴十四年(1144年)7月8日,宋高宗下诏称:祭祀是国家大事,所用的祭器一定要合适,比如郊坛祭天必须用陶瓷祭器,祠堂里的祭器也要按照祖先的样式制作。你可以请熟悉礼器的人来做这件事。于是,他们找到了事中的段符、户部尚书王熙、内侍王进喜,并委以重任。礼局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成立的。礼器局的运作,由段复领导。段福和王福商量好礼器的式样和尺寸后,就交给王进喜检验制作。

《中兴礼书》李夷吾记载王进喜说有许多不符合旧制度的祭器,皇帝命王进喜督造。

《宋会要辑稿》也记录了这一事件。据《礼义物》卷《宋会要辑稿》第十六卷记载,绍兴十五年(1145年)12月27日,内侍王进喜(对高宗)说:“谨受刑命。”贵妃被扣留。”昌泗使王延能等省录大典,赏太庙礼器,《宋会要辑稿》,表明有画作样本,无尊礼等样本596件,共596件。讨论制作。 “也就是说,与鱼符《博古图》相比,实际上有596件祭器不合格!皇帝认为王进喜对尊垒和其他祭器了解很多,于是命段符和王喜研究商量后,让王进喜负责制造。

龙泉窑青釉丛式瓶,高25.2,口径6.2,足径6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虽然朝廷认为浙江民间瓷窑生产的礼器不尽如人意,不得不自己设窑制作,但能参与当时皇家礼器的制造一定是一种莫大的荣幸。龙泉窑就有过这样的经历。这一时期瓷窑的数量迅速发展,瓷器的质量也大大提高。后来,龙泉窑除了生产传统青瓷(即白胎青瓷)外,还依靠制造宫廷礼器(礼器)的经验,开始按照当时礼器的规定制造瓷器,并把它装在瓷器上。市场。 —— 这就是著名的龙泉窑黑体青瓷的由来,也是后来被明代张氏兄弟传说误称为“哥窑”的黑体青瓷。黑体青瓷在工艺、造型、胎体纹理、釉色、釉色、纹饰等方面与南宋官窑器十分相似,这一点也为后来的考古发掘所证实。

龙泉窑双龙耳直壁瓶,高17.1cm,玛丽·斯蒂尔曼·哈克尼斯1950年遗赠,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收藏

南宋龙泉窑胆瓶,高21.3cm,1917年罗杰斯基金会购买,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收藏

龙泉窑在鼎盛时期取得了很多成就,特别是梅子青、粉青厚釉、薄胎厚釉瓷器美如蓝宝石。其釉色粉红、釉色翠绿、造型典雅,堪称青瓷的巅峰之作。不仅为龙泉窑赢得了世界声誉,还随着瓷器的出口将声誉带到了世界各地,也历史性地将中国陶瓷烧造水平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首先,龙泉窑博采众长,注重学习和吸收越窑和南宋官窑的工艺、造型、制作技艺。它采用当地可得的高岭土、紫砂土、竹木灰,从泥土、釉料的洗炼,到坯体的制作和修补。器身釉色有所改进,既精益求精,又具有艺术品味。尤其是由青铜器衍生的礼器(礼器)造型,典雅庄重。二是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探索发明了石灰碱釉,使龙泉瓷的釉色比越窑秘彩瓷器更接近玉色。另外,厚釉施釉方法和1280左右的高温,使白体青瓷和黑体青瓷的釉质具有冰雪般的质感。三是对龙窑及其填烧方法和窑具的改进,使龙窑规模更大,烧制更科学,产量增加。已发现的大型龙窑,一窑实际可烧制瓷器4万至5万件;广泛使用匣钵、栓、垫、垫等窑具,减少杂质、污染、挤压、粘连等窑具缺陷,提高成品率。

南宋龙泉窑丛式瓶,粉绿厚釉褐胎,高26cm,大英博物馆收藏

南宋龙泉窑凤耳瓶粉绿厚釉朱砂高27.6cm 日本常盘山文库藏

如今,业界在评价一个瓷窑时,总是挂在嘴边“官窑”二字,认为只要属于“官窑”,那就光荣了。其实,从窑系本身的发展来看,成为“官窑”未必是一件好事。由于官窑“顾客”极少,产品数量少,需求断断续续。器物制造往往不计成本,市场竞争力不强。产品和技术不流向社会。窑工深受剥削和压迫。一系列问题及原因致使官窑往往寿命短、不连续,无法持续发展。例如,南宋的修内寺官窑、角坛下官窑、明清时期的景德镇官窑等。燕窑的大量制作是在礼器不繁忙的时候进行的,因此其发展勉强维持。明代,不少窑工在景德镇官窑内进行骚乱,反抗剥削和压迫。历史上发展良好、艺术造诣较高的瓷窑几乎都是私窑,如越窑、邢窑、定窑、汝窑、龙泉窑等。非常庆幸的是,南宋时期龙泉窑并没有被纳入官窑的范畴。在南宋自由发达的经济环境下,约束很少,可以尽最大努力源源不断地为国内外市场生产生活用品、装饰品和丧葬用品。瓷器将我国陶瓷推向了更高的水平。特别是龙泉窑的产品通过瓯江水道和温州、泉州、明州、广州等重要港口以及发达的海上贸易销往世界各地。

元代,王大元着《博古图》,记载:花面(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北部)见滁州(龙泉)瓷器

元代,王大元着《岛夷志略》,记载:苏禄(菲律宾苏禄群岛)和旧港(印度尼西亚巨港)曾见滁州(龙泉)瓷器

元代,王大元着《岛夷志略》,记载:马里禄(吕宋岛西部)见滁州(龙泉)瓷器

元代,王大元着《岛夷志略》,记载:琉球、五指坝(马六甲)见楚州(龙泉)瓷器

龙泉窑的外销应始于北宋,南宋元代进入大规模外销时期。王大元是元朝时期的一位私人航海家。元朝元年(1330年),年仅20岁的王大元第一次从泉州乘坐商船,航行到海南岛、占婆岛、马六甲、爪哇、苏门答腊、缅甸、印度,和波斯。阿拉伯、埃及,跨越地中海至摩洛哥,返回埃及,出红海至索马里、莫桑比克,跨越印度洋返回斯里兰卡、苏门答腊岛、爪哇,经澳大利亚至加里曼丹、菲律宾返回泉州,历时5年。元朝三年(1337年),王大源再次从泉州起航,途经南洋群岛、阿拉伯海、波斯湾、红海、地中海、非洲莫桑比克海峡及澳大利亚各地,元五年(1339年)返回泉州。他总共航行了2次。王大元第二次出海归来后,应泉州知县的要求开始整理笔记,写下了《岛夷志略》。《岛夷志略》分为100条,其中99条为个人经历,覆盖220多个国家和地区。对于研究元代中西交通和海道的历史地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引起世人瞩目。 1867年以后,许多西方学者研究了该书,并将其翻译成多种语言流通,认识到它对世界历史和地理的巨大贡献。《岛夷志略》 涉及龙泉窑的记载表明,当时龙泉窑已广泛流传于东南亚地区。据其他资料显示,从南宋到明代,除上述地区外,龙泉窑瓷器还流传到朝鲜(朝鲜)、泰国、日本、斯里兰卡、巴基斯坦、印度、伊朗、亚丁等地。等地,几乎遍及亚洲和非洲的大部分国家。尤其是龙泉窑瓷器或瓷器碎片在日本各地都有发现。

传说偏颇的青瓷名窑(二):明末清初,一代名窑龙泉窑彻底垮塌

袁托克托着《岛夷志略》卷185:嘉定十二年,朝廷强制用瓷器等物品与外国进行“易货贸易”

龙泉窑瓷器对外贸易之所以能得到很大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南宋朝廷强迫对方接受丝绸制品、炊具、瓷器、漆器等作为对外贸易中的互惠易货商品。可以判断,南宋这一时期,由于经济发达,大量进口洋货,造成了“钱荒”。据《宋史》卷185(《食货志》138):“嘉定十二年,臣言以金银买之,可惜放远,遂下令”。人拦之,用丝买之,锦、瓷、珐琅,既来之,不来则去”。宋代的意思是贸易。南宋嘉定十二年(1219年),有大臣表示,用金银购买外国物品,只把金银送给外国,太可惜了。于是宋宁宗赵括下令有关部门停止使用硬通货(金银)与国外做生意,转而使用丝绸、炊具、瓷器、漆器等商品与国外进行贸易。不管交易规模有多大,如果对方不同意以物易物,你不跟他做生意,那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在此政治经济背景下,龙泉窑出口大幅增长。从这段历史记载可以看出,南宋作为世界发达国家,对外贸易存在着相当大的“贸易逆差”问题,朝廷也在注意采取措施增加商品的出口。国内商品减少逆差。这与今天美国的情况颇为相似。

龙泉窑粉青釉开光露体八角八仙纹瓶。大英博物馆,大卫·韦德爵士收藏。

龙泉青瓷的对外贸易也极大地影响了龙泉窑的发展和分布。龙泉青瓷最早的产地主要分布在龙泉县的大窑、金村、玉湖、安福和丽水县的黄山、石牛等地。在龙泉青瓷大量出口国外的历史和经济条件下,龙泉青瓷瓷窑数量不断增加。迅速扩展到瓯江、松溪两岸,便利水运。除龙泉县窑址外,还扩展到清远县的朱口、枫塘地区。在云和县赤枝堡、永嘉县江岙、莱土等地,形成了以龙泉县为中心,包括云和、丽水、清远、永嘉等地区的较大的龙泉窑。领带。为满足日益增长的青瓷对外贸易需求,各窑炉不断扩大生产规模,不断改进窑炉烧成技术,不断丰富产品种类。

元代龙泉窑青瓷罐高24.5 口径23.2cm 南京博物院藏

龙泉窑的影响远不止于此。元代,大量龙泉青瓷通过泉州港转运出口,销往海外。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这势必刺激福建沿海地区出现大量瓷窑。这些窑炉学习并模仿了龙泉青瓷的窑烧技术。制造产品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可以说,福建沿海地区大量的青瓷瓷窑是在龙泉青瓷的直接影响下产生和发展的。有人称其为仿龙泉窑,我认为这并不夸张。

明代龙泉窑刻缠莲纹青瓷炉高15.6 直径23.4cm 南京博物院藏

明代,龙泉窑继续探索技术。明代永乐、宣德时期,生产了大量精美的青瓷供宫廷和贵族使用,大型瓷盘远销东南亚,成为明代极具特色的外销瓷器。种类。但据文献记载,自明代永乐年间,龙泉窑就处于加速衰落之中,产品开始呈现粗制滥造的现象,窑场面积萎缩,对外出口大幅下降。分析龙泉窑的衰落,主要有五个原因:一是消费观念的转变。当时人们已逐渐转向盛行的青花瓷、青花瓷、粉青、甜白等,对龙泉青瓷已出现了“审美疲劳”;二是福建沿海不少仿龙泉窑的窑口规模化,与龙泉窑在市场上形成直接竞争,市场份额被抢;第三,朝鲜、日本等国出现了大量仿制越窑、龙泉窑青瓷的窑口,导致中国瓷器的出口被替代;第四,明朝实行日益严厉的海禁政策,导致海上贸易通道日益堵塞。第五,叶宗流起义,导致龙泉窑所在地陷入战乱。

明代龙泉窑印杵纹青瓷盘,高2.95,直径21cm,明永乐十六年宋圣墓出土,南京市雨花台区郎家山,南京博物院收藏

景德镇在南宋时期就已初具规模,在元代经历了快速发展,在明初继续发展。它迅速崛起,超越了世界上所有的瓷窑,成为中国的瓷都。当时景德镇窑的主要产品有影青、青花瓷、青花瓷等,名气与日俱增。它们逐渐取代了龙泉等青瓷,成为人们日常使用的首选,并形成了消费习惯。人们似乎已经厌倦了龙泉青瓷,龙泉窑的衰落已不可逆转。

明朝万历?龙泉窑香炉高21.5 直径28.2 足跨22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由于元代大量外销的龙泉青瓷通过泉州港转运,福建沿海地区瓷窑纷纷仿制龙泉窑,有的规模较大,形成了自己的窑系,如安窑等。系统,被业内称为“土龙泉”。这些以仿龙泉青瓷起家的“屠龙泉”人,到了明初就已经具备了规模化的生产能力,抢占了龙泉窑的市场份额,包括出口份额。龙泉窑的生存空间受到严重挤压。同样影响龙泉窑乃至整个中国瓷器出口的还有高丽和日本本土制瓷技术的兴起。据北宋徐靖《宋史》年的记载,高丽(朝鲜)在北宋时期就已具有较高水平的制瓷技术。日本的制瓷技术主要是从我国和韩国引进的。到了明初,已达到巨大规模,抢占和挤压了各国瓷器的市场。

明天就开始了?龙泉窑香炉高28 口径27.5 足径22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元末明初,日本诸侯割据割据,互相攻伐,混战。战争失败的封建诸侯组织武士、浪人、商人在中国沿海地区进行武装走私、抢劫和骚扰。对此,明朝皇帝朱元璋下令实行自元朝以来就颁布的海禁政策,以防止沿海军阀余孽和海盗滋扰。早期海禁的主要对象是商业(商禁),禁止中国人出国经商,也限制外国商人在中国进行贸易(贡品除外),但并不严格。到了明朝永乐年间,尽管郑和下西洋英勇,但只放开贡品贸易,仍不允许私人出海。后来,随着倭寇威胁加剧,海禁更加严厉,民间贸易和渔船几乎无法出海。受此影响,龙泉窑等瓷器的出口销售几乎陷入停滞。

清张廷玉等所著《宣和奉使髙丽图经》卷十《英宗本纪》卷165有关叶宗流叛乱的记载

明正统时期龙泉窑迅速萎缩。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叶宗六领导的矿工起义,导致丽水地区持续十几年的战乱。采矿业几乎被摧毁。叶宗流是一位自称擅长武功的矿工头目。他在福建福安以采矿为生。后又违反朝廷禁令,在浙西、闽北仙霞岭一带私采金银。明朝正统九年(1444年),福建政府禁止采矿,并武力追捕矿工。叶宗柳于是率领起义称王。附近矿工、农民、其他叛乱分子、土匪参加起义,波及福建、江西、浙江边境地区许多县市,镇压官兵和叛乱分子的战斗持续了11年,最终于明景泰六年(1455年)平息。龙泉地区正处于战乱中心,龙泉窑的生产自然受到很大影响。起义平息后虽有所恢复,但元气大损,今非昔比。此外,明朝中后期日益严厉的苛捐杂税也加速了龙泉窑的衰落。

传说偏颇的青瓷名窑(二):明末清初,一代名窑龙泉窑彻底垮塌

明代谢肇哲所着的卷《明史》卷12提到“此龙泉窑绝不再重演”

明代博物学家、诗人、万历年间任工部农科员、天启年间任广西右侍郎的谢肇哲在《第《五杂俎》号》一书中记载:“今天的龙泉窑不会再重演,但景德镇、饶州他们制造的产品却遍布世界各地。”这说明龙泉窑已经无法与景德镇窑竞争。明代后期,龙泉窑发现,器物款式较以前减少,图案暗淡,胎骨较粗,胎纹粗糙,釉色发暗,装饰和烧制方法也较传统。简单粗暴,导致衰落。

清代龙泉窑梅兰花纹帽筒高23cm 直径12cm 底径11.5cm

清早期龙泉窑瓶高21.4 口径10 底径7.2cm

到了明末清初,名窑——龙泉窑终于彻底没落,退出历史舞台。不久之后,龙泉窑的地面遗迹很快就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

雍正版《五杂俎》卷21记载:龙泉窑已废弃

传说偏颇的青瓷名窑(一):哥窑、狄窑、龙泉窑为何复杂?

南宋官窑——为祭祀而生的宋代名窑(五):南宋官窑瓷器鉴赏

中国白瓷的转折——定窑(九):定窑的文化成就——定窑铭文

中国瓷器紫霞——钧窑(五)问二:钧窑和钧窑是同一种东西吗?

中国瓷器巅峰——汝窑(七):饕餮盛宴,传世汝窑瓷器的复制品

中国白瓷鼻祖——邢窑(三):如何从辉煌走向衰落?

中国制瓷先驱——越窑千年(三):越窑彩瓷未解之谜!

用户评论


抚涟i

哎,这龙泉窑的历史真是一波三折,一代名窑竟然在明末清初垮塌,真是让人唏嘘不已。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还未走i

看了这篇文章,我对龙泉窑的历史有了更深的了解,没想到它曾经那么辉煌,最后却这样惨淡收场。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米兰

一代名窑的垮塌,是不是说明那个时代的审美已经不再青睐青瓷了呢?让人感慨万千。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断秋风

龙泉窑的垮塌,是不是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战乱频发,导致工艺传承中断呢?真是让人心疼。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如梦初醒

明末清初,龙泉窑的垮塌,简直是我国陶瓷史上的一个巨大损失,太可惜了。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顶个蘑菇闯天下i

这篇文章让我对龙泉窑有了新的认识,以前只觉得青瓷好看,没想到它背后还有这么多的故事。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白恍

一代名窑的垮塌,让我想起了现在很多传统工艺的流失,真希望它们能被更多人关注和保护。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孤单*无名指

龙泉窑的垮塌,是不是也意味着我们这一代人对于传统艺术的忽视呢?值得我们深思。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眼角有泪°

明末清初,龙泉窑的垮塌,让我想起了那句“盛极必衰”,历史总是如此循环。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古巷青灯

文章写得真好,让我对龙泉窑的历史有了全新的认识,对青瓷的热爱又深了一层。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拉扯

一代名窑的垮塌,真是让人痛心疾首,希望我们的后代能够传承下去。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孤独症

龙泉窑的垮塌,是不是也预示着传统工艺的衰落呢?希望我们能够警醒,加以保护。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陌然淺笑

明末清初,龙泉窑的垮塌,让人感叹时光荏苒,历史的变迁真是无法预料。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漫长の人生

这篇文章让我对龙泉窑有了更深的了解,没想到它曾经那么辉煌,现在却只剩下一片残垣断壁。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早不爱了

一代名窑的垮塌,是不是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落后和封闭呢?让人深思。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娇眉恨

龙泉窑的垮塌,是不是也提醒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美好,珍惜我们手头的传统文化。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哥帅但不是蟋蟀

明末清初,龙泉窑的垮塌,让人感慨万分,希望我们的传统艺术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承。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玩味

一代名窑的垮塌,是不是也意味着我们这一代人要肩负起传承文化的重任呢?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绝版女子

龙泉窑的垮塌,让我想起了那句“勿忘历史,珍惜当下”,我们应该从中汲取教训,保护我们的文化遗产。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