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以来,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很多实际操作都是借鉴欧美经济发达国家的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于是,摸着石头过河变成了摸着美过河。作为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在1929年经历了黑色星期五。由于历史悠久,而且不久之后就爆发了世界大战,美国很快就通过战争的胜利转嫁了自己遇到的困难。因此,美国的经验对于很多人来说具有重要意义。我不太明白,甚至不认为有任何参考价值。

20世纪80年代中期日本鼎盛时期的东京

日本作为近邻,经历了战败后的经济复苏和积累。在美国经济、技术和政策的支持下,从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开始,中国经济经历了长达30年的快速发展,以1964年东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为标志。 1968年,经济腾飞,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一派繁荣景象。 1985年,以纽约广场协议为标志,日本迅速进入泡沫经济时代,其特点是日元大幅升值、股市大幅上涨、房地产价格大幅上涨。一亿日本人陷入了民族疯狂。

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东京街头

泡沫吹得太大就会破裂。 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经济泡沫破灭。随后,日本政府出现了一系列政策应对失误。这就导致了日本人所说的“失去的十年、二十年”。后来日本政府将“失去的三十年”延长到“失去的四十年”,还需要几年的时间才能知道。随着泡沫经济的破裂,日本这一代年轻人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了许多问题。 20世纪90年代和2000年代初毕业的大学生在日本被称为“失落的一代”和“被遗忘的一代”。

今天,我们就来回顾一下那段历史,以及日本泡沫经济破裂后大学生们的遭遇。日本的教训是深刻的。这四十年,我们摸索着美国过河。这次我们摸索着日本过河。普通人,尤其是今天的年轻人,或许可以借鉴那一代日本大学生的经验和教训。应对策略是避免踩坑,寻找人生教训,避免成为我们自己的失落的一代。

日本的泡沫经济

1947年,美元兑日元汇率为1美元兑50日元,1949年为1美元兑360日元。由此可见,美国经济在战后迅速成为世界霸主。随着日本经济的增长,日元汇率升值,1977年初达到1美元兑290日元。1978年,在经历一轮日元快速升值后,美国卡特政府随后推出“救助美元一揽子计划”美元企稳。

两伊战争、苏联入侵阿富汗、第五次中东战争催生了第二次石油危机。美国能源价格大幅上涨,消费者价格指数相应上涨,导致严重的通货膨胀。针对这种情况,美联储开始实施货币紧缩。这项政策的结果是美国的利率达到两位数。经济上,体现在美国外贸逆差逐年扩大、政府财政赤字的出现。为了应对双赤字,美国政府提高国内基本利率,引入国际资本发展经济。外资大量流入导致美元持续升值,美国出口竞争力下降,外贸逆差扩大。美国经济陷入无限循环。

此时的美国,越南战争失败的痛苦还没有消退。国内失业率高企,制造业受新兴日德冲击,外贸逆差大幅增加,财政赤字大幅增加。在此背景下,美国心目中的策略是通过美元贬值来提高美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改善美国的国际收支不平衡状况,从而促进美国制造业的发展,扩大就业。

1985年,日本取代美国成为世界最大债权国,“日本制造”产品充斥全球。日本雄心勃勃地开始全球资本扩张。连美国人都惊呼二战时美国占领了日本,但现在,“日本将和平占领美国!” ”

美国施压日元升值,但就日本本身而言,日本财务省却是广场协议的有力推动者。日本财务省的如意算盘是,日本经济发展强劲,日元升值可以帮助日本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建立合资企业。

《广场协议》签署后,五国联合干预外汇市场,各国开始抛售美元,进而引发市场投资者的抛售狂潮,导致美元持续大幅贬值。美元贬值引发日元快速升值。 1985年9月,日元汇率在1美元兑250日元左右波动。 《广场协议》生效不到3个月,日元兑美元迅速升值至200左右。 1986年底,1美元兑换152日元,1987年达到120日元。

由于汇率剧烈变化,美国国债等资产出现账面损失。因此,大量国际资本进入日本国内市场,以规避汇率风险。当时,日本政府开始实施金融宽松政策,以补贴受日元升值打击的出口行业。

在多重因素叠加下,日本继20世纪60年代后期经济高速发展后,进入了第二次大发展时期。从1986年12月到1991年2月这段日本经济耀眼的4年零3个月的时期就是日本泡沫经济。

日本的这一波经济高速发展并不是依靠技术革命和产业升级,更多的是靠大量的投机活动支撑。随着日元快速升值,日本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开始下降,实体经济开始遇到困难。当时我国开始从出卖劳动力的贴牌生产向占领中低端市场快速转型。

当时,日本各地掀起了投机热潮。投机活动波及各行各业,尤其是股票交易市场和土地交易市场。

日本股市蓬勃发展,当时日本投资者的幸福绝对是中国投资者羡慕的。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日本街头充斥着《炼金术》等热门书籍,“理财技巧”成为全国流行语。超过一半的日本人持有股票。如果排除老人和十岁以下的孩子,可以说整个日本都是股票投资者。市场上充斥着这样的说法:股票永远不会贬值,买了就能赚钱。

土地不会贬值的神话已成为日本的主流观点。土地交易增多,地价飙升。东京银座是世界上最繁忙的商业街之一。 1989年,泡沫经济最鼎盛时期,银座的目的地售价为每平方米1.2亿日元(3.3平方米)。算下来,一平方米约30万美元。当时东京23区的房地产总价甚至达到了可以买下整个美国的恐怖程度,于是就有了买美国的说辞。日本金融机构的做法是,银行利用不断上涨的土地价值作为抵押,向债务人发放大笔贷款。

我们看一下我国几年前的情况:一家房地产公司高价收购土地后,以土地为抵押向银行借款。拿到贷款后,工程就开工了,人们从房地产公司购买了商品房。我的钱只够买一套40平米的小房子,怎么办?用你即将购买的房子作为抵押,获得银行贷款购买一套180平方米的豪宅。

当时日本的情况是,随着股票价格和地价不断飙升,其所有者的账面财产增加,刺激了消费欲望,导致日本国内消费需求增加,从而进一步刺激了经济发展。对比一下我们国家,房价飞涨。炒房者、购房者、拆迁户一一成为百万富翁。

1989年,日本泡沫经济达到顶峰。当时,日本的各项经济指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水平,这个小岛国的一亿人沉浸在全球经济迄今为止最大的泡沫之中,可能很快就会退居二线。由于不断上涨的资产价格无法得到工业的支撑,日本所谓的泡沫经济开始走向衰落。

1989年12月29日,日经股指达到最高点38915.87点,随后开始暴跌。随着股市的下跌,日本的房地产市场也开始出现松动的迹象,更大的泡沫房地产在1990年下半年终于坚持不住了。

日本政府并非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但它采取了激进的做法。 1990年3月,日本财务省发布《关于控制土地相关融资的规定》号文,对土地财政实行总量控制。这种人为的急刹车,让本来就走向自然衰退的泡沫经济加速衰退,开始硬着陆。

1991年前后,地价开始暴跌,日本泡沫经济开始正式破灭。 20世纪90年代初泡沫破灭后,日本政府犯下了一系列政策应对错误。日本经济经历了停滞和倒退,三十年来一直未能复苏。 2023年,日本被德国超越,跌出世界前三,人均GDP也被韩国超越。

早在2011创新中国高峰论坛上,日本管理大师大前研一就在论坛上表示,“8000万套空置房屋被用来炒作”。 “中国经济最大的问题是房地产泡沫。”然而,到了那个时候,谁能听呢?虽然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虽然马云也说过未来房价会便宜,但那些购房者(或者应该叫炒房者)却充耳不闻,还在做生意。的资产管理。万春梦秋。有句话说得好: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摸着日本过河,从日本泡沫破灭时迷惘的一代角度解读我国大学生就业难

失落的一代人

很多人会说广场协议是美国给日本挖的一个大坑,但实际上这个坑是日本人和美国人挖的,甚至是他们自己跳进去的。这个问题我就不展开说了,只讲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年轻人的遭遇。

日本泡沫经济之后的经济衰退给整整一代日本人带来了损失。这一代人在日本被称为迷失的一代,意思是被牺牲的一代。

一个国家的经济高速发展后,会出现停滞和衰退的阶段。经济发展的盛衰就像商品价格的波动一样。这在世界上很常见,但日本的情况却截然不同。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后的经济衰退,对日本整整一代年轻人造成了近乎毁灭性的影响。到目前为止,这些占日本人口约17%的年轻人已经过了40岁,还有数百万人尚未康复。他们几乎完全与社会隔绝,无法像普通人一样工作、结婚、生子、过正常的生活。由于这一代人未能生育足够的新生儿,日本人口出现流失,加速了日本老龄化社会的进程。

为什么日本会出现迷惘的一代?

第一个原因是企业利润率下降。

1990年,日本股市暴跌,日经股指从38900点高点暴跌至23000点,跌幅高达43%。 1990年,日本房地产市场整体还处于20世纪80年代房地产泡沫的惯性之中。除部分小城市房价下跌、交易流动性较差外,不少大城市房地产价格持续快速上涨。根据日本土地价格指数,1990年初,东京的住宅用地价格比1985年上涨了约180%,商业用地价格上涨了300%以上。

1990年下半年,日本全国房价开始下跌,一些有先见之明的投机者开始抛售。到了12月,就连熙熙攘攘的东京23区也撑不住了。踩踏事件不可避免,日本房价暴跌。

1991年,日本房价持续暴跌,那些勇敢又愚蠢的抄底者一一变成了高端收购者。在繁华的东京,房地产价格一次又一次减半。泡沫破灭后,数以万计高杠杆入市的人自杀了。

以后我会再写一篇关于泡沫破灭后的日本楼市的文章,但对于现在鼓吹抄底的人,我只想用全民咒骂来跟他们对话。

在日本股价和地价暴跌的同时,日本企业的利润也开始同步暴跌。据统计,到1992年,日本所有行业的企业利润下降了20%以上。随着利润下降,日本企业停止了快速扩张。不扩张,自然不会有大量新的就业岗位。

对比我国,单看现在流行的互联网行业,十年前一个大学生就可以进入互联网,但现在连硕士92岁的老人都很难进入大工厂。为什么说这两年这么辛苦呢?只是因为互联网已经过了快速扩张期,没有新的热点和新业务,市场已经被占领得差不多了,所以没有必要扩招。相反,一些亏损无望的业务线会被砍掉,一些编码能力较弱的人会被解雇。现在我们正进入库存优化阶段。

第二个原因是日本企业的终身雇佣制度。

日本企业实行年度工作顺序制度。简单来说,如果你被公司解雇,公司会给你N+1(或其他标准)的补偿。如果您自愿离开,您将不会获得补偿。

在这种情况下,公司的老员工一般不会为了积累资历而选择主动辞职,公司也不愿意因为高额薪酬而轻易解雇员工。

企业利润下降了,但员工数量却不能减少。据日本通产省统计,1992年企业人均利润率仅为泡沫时期的77%。日本企业实行终身雇佣制,解雇老员工很难。他们采取的应对策略是推迟新员工的招聘,希望通过正常的死亡和退休来减少人员数量并提高效率。

本来,这只是日本企业的权宜之计。当时,他们乐观地认为经济衰退很快就会过去。谁知道会花那么长时间。从1991年开始,企业陆续开始裁员、冻结招聘。到1992年,日本绝大多数公司在经济危机期间冻结了招聘,以留住所有终身雇员。直到2003年,一些企业才开始招聘新员工,并逐渐形成规模。

这一时期在日本被称为“就业冰河时期”。据统计,仅1992年和1993年两年,日本社会的就业岗位就减少了60%。

在日本,企业职业生涯始于“Shushoku katsudo”(shushoku katsudo),这是一种日本独特的求职仪式,大学毕业生在学业结束时必须经历这一仪式。许多公司,包括最大的财团,只雇用应届毕业生,并且只在一年中的特定时间大量雇用。日本大学毕业生要经历一个充满集体面试和研讨会的求职仪式,成千上万穿着黑西装和白衬衫的人都必须经历这些。

我国也有类似的仪式,即一年一度的大学校园招聘,俗称秋招、春招。

日本教育发达。 1992年,日本18岁人口达到峰值204.9万人,高等教育机构在校学生人数在1993年达到峰值118.1万人。可以说,日本的就业市场主要由大学毕业生构成。已经持续了十年。每年数以百万计的大学毕业生成为日本裁员潮的最大受害者。

无需仔细思考。日本的终身雇佣制度在我国被称为铁饭碗,现在被称为体制内或在职雇佣。

第三个原因是日本社会家庭债务水平较高。

一开始,日本政府面临着是牺牲大学生还是现有就业群体的两难选择。事实上,如果让法官就此事做出决定,他们肯定会选择保留现任的现任者。

泡沫经济和股市、楼市疯狂投机后,日本民众大量去金融机构借钱参与投机。日本家庭的平均债务是其年收入的4.3倍,这意味着平均每个家庭都透支了未来四年的收入。如果剔除未参与贷款的家庭,实际贷款家庭的债务只会增加4.3倍。

看看下面的图片,对比一下,看看你是否感到脊背发凉。

摸着日本过河,从日本泡沫破灭时迷惘的一代角度解读我国大学生就业难

当时,日本银行业的坏账率已经逼近5%的临界点。如果此时启动现有工作组改革,必然会产生大量失业人员,随之而来的是一波减产潮,坏账率将会飙升。导致日本金融体系崩溃。日本政府自然选择了前者,要么立即启动劳动力市场改革以释放新的就业岗位,要么暂停大学生就业以等待经济恢复增长。

但事与愿违,日本政府等待经济复苏长达三十年。

第四个原因是日本政府的应对失败。

如果说日本政府根本就放弃了这些大学生,那是不公平的。但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远大于预期,其采取的措施未能奏效。

方法一:1992年至1995年,日本政府采取农村分流和大学扩招两项措施,试图延缓大学生就业浪潮,减轻大城市就业压力。

1992年,日本政府启动了为期三年的农村基础设施计划,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地区工作。这个计划被日本人戏称为“东京逃亡运动”。

为了延缓大学生和高中生的就业潮,日本同时启动了研究生扩招和大学扩招。

日本的教育体系与我国类似。也是“6334”模式,即小学6年+初中3年+高中3年+大学4年。在高等教育阶段,日本设有大学(本科)、短期大学、职业学校、专科学校、研究生院等教育机构。其中,大学(本科)与我国的学士学位阶段类似,学制为4年;短期大学、职业学校等与专科学校类似,学制2-3年;研究生院的僧人和博士生与硕士生和博士生类似。二战后,日本高等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体制确立期(1945-1959年)、快速发展期(1960-1975年)、停滞调整期(1976-1990年)和改革期四个阶段。第二次扩张期(1990年至今)。

第四阶段,日本高等教育入学率大幅提升,从1992年的57.2%上升到2023年的84.0%。可以说,谁想进入大学就可以接受高等教育,日本进入了高等教育时代。全部招生。

据日本厚生省统计,三年内成功分流30万大学生到小城市和农村,不仅缓解了东京等大城市的就业压力,还保证了农村新增人口增长。地区。

在大学扩招推迟高中生就业的同时,日本政府迅速降低了研究生的门槛。 1995年,64%的大学生选择继续攻读研究生。经过此轮扩招,日本大学生人数从237万人猛增至310万人,增加了73万人。

方法二是开展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就业机会。

事实上,整个20世纪90年代,包括农村基础设施计划在内,日本政府推出了六轮重大基础设施计划,新增基础设施项目超过40万亿日元。基础设施投资占日本财政总支出的23%,试图刺激经济救助目的。现在回想起来,虽然有立竿见影的短期效果,但负面影响也是巨大的,无异于饮鸩止渴。

也就是说,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几年里,日本以电子半导体、汽车、机器人、高端车床、环保、生物医药为代表的几个产业快速发展,与整体低迷的经济环境极不相符。 1993年,日本制造业占全球制造业的比重为23.8%,创历史新高。

日本的总体思路是利用大规模基础设施来稳定整体经济形势,把希望寄托在那些高科技企业身上。 1994年,日本GDP开始由负转正,出口回升,股市重回21000点大关。看来一切都在好转,经济危机即将过去。

随着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相继开工,大量就业压力迅速消除。价值数十万亿的项目为日本各地方政府带来了巨额收入,部分地区的收入水平甚至超过了泡沫破灭前的水平。有了钱,日本各地公务员的工资也水涨船高,工资开始暴涨。 1995年,日本横滨一名公交车公司司机的收入达到900万日元,比社会平均工资高出30%。政府里普通公务员的工资甚至超过了日本著名大公司丰田汽车。

自1994年起,日本正式掀起公务员考试热潮,报考公务员考试的人数以每年20%的速度快速增长。钱是个好东西,像东京大学这样的名牌大学的尖子生也加入了参加公考的大军。

方法三:修改《工人派遣法》,让大学生成为临时工。

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给日本带来了表面上的繁荣和复苏,但其背后却是日本政府过度举债和大量公共项目投资的结果。很多基建项目根本没有任何好处,完全是为了基建而建。在日本,此类项目被称为“——无用桥”。

日前有消息称,西宁、济宁等城市的地铁项目被否决。仔细想一想,这些城市地方政府申请的地铁基建项目是不是也是无用的桥梁呢?这座“桥”更大、更贵!

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让日本政府背上了沉重的债务。据统计,截至2020年,日本政府债务占GDP的比例达到惊人的230%,位居全球前列。世界主要国家中,似乎只有美国与之同行。它的左边和右边。政府财政收入远低于GDP总量。可以说,日本政府的杠杆率已经达到了上限水平。本质上,这与日本民众用于炒股、炒房的贷款性质相同。

高额债务迫使日本政府每年花费大量资金用于支付利息,这也导致日本失去了政府推动的发展动力。具体到大学生就业,日本就业市场在1995年触底,新增就业岗位数量开始增加。到1996年,日本经济似乎已经达到了顶峰,GDP总量达到535万亿日元,超过了德国、英国和法国等国家的总和。

1996年以来,高额债务迫使日本政府逐步停止大型基础设施投资。原本依靠资本推动运营的项目资金链被打破。由于造血功能不足,大量高尔夫球场、温泉度假村、游乐园等相继关闭,大量此前人工创造的就业岗位迅速消失。那些回到家乡,到各地小城市打工的大学生,不得不回到大城市找工作。

如果没有持续的资本投入,日本地方政府的收入急剧下降,不得不对公务员进行裁员和降薪。那些从千军万马中脱颖而出的幸运者,其中包括许多擅长考试的尖子生,现在却面临着人员流失的危机,以及工资开始低于低年级生的尴尬境地。在工厂里打螺丝。于是,他们中的一些人离开了公务员队伍,再次加入到返回大城市寻找工作的行列。

更可怕的是,1996年,日本迎来了全面扩招后的第一波毕业潮。等待就业的大学生、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总数达到了惊人的107万人,而在他们的身后,还有260万大学生即将毕业。此时日本的GDP看似仍在增长,但实际上日本经济仍处于衰退之中,社会根本无法提供那么多就业岗位。那一年,日本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率迅速下降至65%。

为了应对扩招后的大学生就业浪潮,日本政府开始进行就业改革。 1996年,日本政府修订《工人派遣法》号文件,推动劳务派遣制度,鼓励企业更多使用劳务派遣员工,减少正式员工比例。经过这次打击,日本很多大学生基本错过了所谓的终身雇佣制,成为了企业的临时工。

摸着日本过河,从日本泡沫破灭时迷惘的一代角度解读我国大学生就业难

此后的十年里,日本每两名大学毕业生中就有一人从事临时工。而日本企业则根本不培训这些劳务派遣员工,因为他们是可以随意解雇的“下编”临时工。公司要的是他们来了就可以开始工作,犯错可以直接被解雇。

日本大学生的悲惨一代面临着毕业后没有晋升空间的职场环境。他们无法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被迫频繁跳槽寻找工作。据粗略估计,这群人中只有不到47%能够成功成为全职员工,其余的只能在企业之间做兼职。

当时的日本社会并没有意识到,这些大学生才是泡沫破裂的最大受害者。相反,他们认为这些学生不够努力,不能吃苦,抱怨太多,所以给他们贴上了“失败的70后”的标签。

日本政府之所以用锤子打大学生,有两个原因:

原因之一是,老员工终身雇佣制度是既定事实,既得利益集团太大,难以撼动。

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此时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已经突破了5%的红线。如果启动裁员,企业将承担沉重的赔偿负担,失业员工将引发大规模断供。

日本政府的另一个考虑是,这些大学生的家长大多是企业的老员工。他们是伴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他们都是有一定积蓄的富人。他们可以为失业的孩子提供生活费。这些大学生不会有太多的物质危机。

日本政府实际上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篇幅有限,我只讲重点。

第五个原因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日本第四大证券公司山一证券最先破产。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引发了日本金融体系的一系列问题,导致日本金融体系开始崩溃。此时,日本银行的坏账率已逼近10%。财政部放弃以往强行给金融机构续命的政策,积极推动金融机构破产重组和不良资产处置。这在日本被称为金融大爆炸。

据统计,金融爆炸期间日本有153家银行倒闭,其中包括日本长期信贷银行、日本日兴银行等多家大型银行。与银行业密切相关的房地产也未能幸免。今年以来,以东京、大阪为代表的日本主要城市的房地产价格再次大幅下跌,实质上变成了负资产。

在日本,银行业被认为是所有行业之母。随着日本金融体系的崩溃,日本许多依靠银行贷款维持运营的企业突然陷入了困境。每次银行倒闭,就会有很多中小企业破产。 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持续蔓延。 3月份,日本创下单月倒闭企业1820家的历史纪录。

此时的日本政府不再关心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匆忙转向支持陷入困境的中小企业。最终,通过增发40万亿元债务,成功控制了事态的进一步恶化。大量企业倒闭,不仅进一步减少了就业市场的就业岗位,还为社会贡献了大量失业精英。例如,仅山益证券破产案,就有1.2万名员工受到影响。

1997年11月24日,日本人在电视上目睹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哭记者发布会”。日本山一证券的上一任社长、上任仅104天的正泽翔平哭着恳求大家帮助失业员工再就业。这一幕瞬间让日本人明白了一个残酷的现实:—— 此前六年的经济衰退只是持续。怀疑的态度,这一次我知道没有必要怀疑了。这张照片也成为日本泡沫经济正式破灭的标志。

此后的五年间,日本政府一直在解救企业走出困境。别说日本决策者,就连日本普通民众也不再关注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2003年,日本大学生就业率下降到55%,即每两个毕业的大学生中就有一个找不到工作。即使这样的情况,在日本社会也没有掀起什么涟漪。大学生似乎成为了日本社会中被遗忘的群体,这也是为什么他们后来被称为被遗忘的一代。

2003年以后,金融爆炸的影响慢慢开始消退,日本政府开始再次鼓励企业雇用大学生。到2007年,日本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率上升到70%。

这时候,最尴尬的就是前十年毕业的一代大学生。他们已经毕业十年了,当了十年临时工。日本校园招聘与他们不再是应届毕业生无关。

启示

回顾日本迷惘一代的经历,给了我们很多教训。

1995年,100日元兑换10元人民币,1美元兑换8.21元人民币。换句话说,日元升值至1美元兑换80日元的高位。到2020年,1美元兑换103日元,大约可以兑换6.5元人民币。好在我国采取了较为严格的外汇管制制度,否则人民币会升值得更多,危机也会来得更早。

1998年,我国经历了一波国有企业大规模裁员潮。当时采取的上述策略是扩大大学招生。 1999年,高校新入学人数为153万人,是扩招前的70万人的两倍。幸运的是,我国在2001年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当这一代大学生从学校毕业时,他们遇到了我国经济的大发展,充分收获了时代发展的红利。

事实上,早些年我们就开始鼓励大学生回乡创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仅仅是口号。针对房地产泡沫,采取了一系列抑制政策,如限购、限价、提高首付比例等。然而,疯狂的温州炒房客一次次无视警告。

疫情爆发后,政府启动了大学第二次扩招。之所以2024年大学生就业显得那么困难,是因为四年前的大扩招期间,有超过1100万人进入了学校。

公考、考研的热潮,这种盛况与20世纪90年代的日本十分相似; 20世纪90年代的日本大学生中,御宅族与御宅族、全职儿童、老人已经司空见惯;清华毕业生争当深圳小学教师,北大毕业生当街道办事员。三十年前,日本东京大学的顶尖学生也经常做类似的事情。

用户评论


发型不乱一切好办

哎呀,这文章写得真深刻。我那会儿就是泡沫破灭那会儿的大学生,就业确实挺难的。感觉就像摸着石头过河,心里没底啊。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乱世梦红颜

读完这篇文章,我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那时候的迷茫和焦虑,现在想想都心酸。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安陌醉生

日本泡沫破灭那一代,现在看来都是我们国家的宝贵财富啊。这篇文章让我对这些前辈们充满了敬意。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ˉ夨落旳尐孩。

我大学那会儿,也是一毕业就面临就业难的问题。这篇文章说得太对了,感觉我们那代人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的。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哥帅但不是蟋蟀

日本泡沫破灭的教训,对于我们国家的大学生来说,真的是前车之鉴啊。就业难,不正是我们应该深思的问题吗?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落花忆梦

这篇文章让我想起了自己刚毕业时的迷茫。那时候,真是摸着日本过河,一步步摸索着找到自己的方向。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丢了爱情i

就业难,不仅仅是大学生的问题,整个社会都在面临这样的挑战。这篇文章从日本泡沫破灭的角度来看,很有启发。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烬陌袅

日本泡沫破灭时的一代,现在看来他们的经历对我们国家的年轻人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借鉴。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孤单*无名指

文章写得真好,读完之后我对自己未来的就业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规划。感谢作者!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苍白的笑〃

作为那一代的大学生,我们确实经历了摸着石头过河的艰辛。这篇文章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就业机会。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纯情小火鸡

感觉这篇文章戳中了我的痛点。就业难,不仅仅是个人的问题,更是整个社会结构的问题。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关于道别

读完这篇文章,我觉得自己不再是那个迷茫的大学生了。感谢作者让我找到了前进的方向。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一别经年

文章说得太到位了,就业难的问题,我们那代人真的是摸着日本过河过来的。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小清晰的声音

大学生就业难,其实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这篇文章从日本泡沫破灭的角度,让我们看到了问题的本质。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爱你心口难开

日本泡沫破灭时的一代,他们的经历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启示。我们要从中吸取教训,努力找到自己的出路。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冷落了♂自己·

感觉这篇文章让我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就业难,其实是我们成长的契机。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不识爱人心

文章写得真好,读完之后我对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有了新的认识。感谢作者的分享!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哭着哭着就萌了°

就业难,不正是我们应该积极面对挑战的时候吗?这篇文章让我看到了希望。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孤城暮雨

日本泡沫破灭的经历,对于我们国家的大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借鉴。我们要从中吸取教训,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