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皇帝含泪告别圆明园,前往热河避难。消息传开,京城百姓一片茫然,政府机关顿时陷入瘫痪。官员们正忙着将家人迁出首都,市场上的汽车价格突然大幅上涨。据官方回忆录记载:一头骡车到涿州的价格是20两白银,到保定的价格是30两白银。这是什么概念?清代“七品芝麻官”的年俸只有45两白银。但这个时候,没有人关心汽车的价格。国难当头,幸得逃出北京。钱什么都不是!

此时,英法联军已经挺进到北京东郊的定福庄地区,距离市区只有半天的路程。北京的清军已被击败。剩下的几名残兵负责“护送”任务,随咸丰帝北撤。北京几乎成了一座不设防的城市。然而,英法联军并没有一口气进攻北京。相反,他们停了下来。清政府呼吁双方停战议和,英法联军立即响应,以半真半假的方式招待清政府。

如果咸丰皇帝知道英法联军此时陷入停滞的原因,恐怕会肠子里感到难过——英法联军已经“弹尽粮绝”了。

由于僧格林沁率领的清军拼命抵抗,英法联军被迫耗尽所有弹药。此时的他们有火炮却没有弹药,手中的武器就变成了“火棍”。他们只好以“谈判”为掩护,等待天津向将军运来弹药,以掩盖无法实施军事打击的真正原因。

当时的清政府还没有现代战争的概念。在他们眼里,军队的供给指的是“粮草”,当然没有想过“弹药耗尽”。他们向英法军队请求停战并通过谈判达成和平。部队到了城里,就没什么好谈的了。不过,英法联军立即做出反应,这让清政府有了一些底气。

确实,清政府觉得自己还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手里还有一张牌——帕克斯。

战前,白夏士担任英国驻广州领事。他是英法联军英国总司令的中国秘书。他主要担任翻译工作。他怎么可能成为清政府的“名片”呢?

让我们从头开始。

帕克斯1828年出生于英国,小时候家庭贫困,没有受过教育。他的姐姐(有人说是堂兄)嫁给了一位传教士,后来跟随她的丈夫到中国传教。帕克斯13岁那年,家里很穷,也很无聊,就跑到中国投奔姐姐,从此定居在中国。如果鸦片战争没有爆发,帕克斯很可能会成为一名英籍华人,并在中国度过一生。

然而,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也改变了帕克斯的命运。战后,他受到首任香港总督砵典乍视察,并被选为随员,从此步步高升。咸丰四年(1854年)升任英国驻厦门领事,不久又升任驻广州领事。与普通英国驻华外交官不同,帕克斯有一些特别之处——他熟悉中国国情,精通汉语,而且他的汉语水平几乎与他的母语——英语一样,这使得他能够稳步上升。

帕克斯是英国驻华外交官中的“新秀”。然而,在清政府官员眼中,帕克斯简直就是一个无赖。他从小就生活在中国的下层社会,也学过“市场汉语”。他态度傲慢无理,脏话多,说谎不改脸色心跳。他制造了“亚罗事变”,挑起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并率军攻打广州。英法联军来到中国后,帕克斯成为英军总司令额尔金的秘书,并为他出谋划策。当时清政府官员对帕克斯恨之入骨。

不仅如此,由于帕克斯是所有与英国的中英谈判中牵头的人,清政府逐渐产生了一个误会——帕克斯在英法联军中享有很高的地位,是一个领导者。他可能至少是一个“战略家”。此前,当英法联军向北京进军时,中英双方正在交战、谈判。随着英法联军的推进,谈判地点从天津移至通州。 7月29日,咸丰皇帝对谈判作出批示。这个指示有两层含义:第一,和谈不过是英法联军的拖延战术。因此,不要抱有幻想,要做好军事斗争的准备;其次,帕克斯是英法联军的“主谋”。一旦战事爆发,他立即将所有蛮族及其随从扣押在潼,不令其回头,以消灭叛徒。战争结束后,他通过谈判获得释放,然后释放了他。 (《清文宗实录》卷326,咸丰十年七月辛酉)也就是说,咸丰帝命令负责与帕克斯谈判的官员据此行事,如果迫不得已,可以拘留帕克斯。

此时,懿亲王载渊负责与帕克斯谈判和谈。经过四天的口干舌燥的辩论和屈辱性的让步,双方达成了协议。他们以为事情已经解决了。不料三天后,帕克斯却闹出意外,提出英法两国使节要求亲自向咸丰帝递交国书。同意这个要求并不难。只要英法大臣向咸丰帝三跪叩头,咸丰帝自然愿意接待。然而,这对于英法联军来说是绝对不能接受的。他们要与咸丰帝平等相见。于是,谈判陷入僵局,英法联军开始向北京挺进。八月初四,焦急的载沅接到英法联军在张家湾进攻清军的消息后,立即通知僧格林沁扣押帕克斯利一行。这就是历史上的“帕克赛德事件”。

当时清政府认为,一旦帕克斯被扣押,英法联军将群龙无首,可能陷入内乱。至少他们可以利用帕克斯作为人质来敲诈对方撤军。从当今国际法和国家间交往规则来看,扣押对方谈判代表的行为违反了“游戏规则”,甚至是非法的。因此,近年来,有学者指责清政府不遵守国际公法,腐败无知,为英法势力的崛起提供了借口。事实上,不同时代的游戏规则是不同的。英法军队在中国领土上肆意妄为,依据的是怎样的国际公法?而且,早在三年前,英军就攻入广州,逮捕了两广总督叶名臣,并把他带到了印度。英国人已经为清政府树立了榜样。现在清军扣押了帕克斯,这就叫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属于‘擒贼先擒王’的范畴!当然,清政府后来想通了,帕克斯虽然是个“小偷”,但根本不是“国王”,后悔也来不及了。

尽管如此,清政府还是给了英国人足够的面子,没有在谈判地点扣留帕克斯。此时谈判已经破裂,帕克斯利率领随从慌乱地奔向英法联军的阵地。僧格林沁率部截击巴其及其随从,将其当场抓获,强迫巴其向其磕头数十次,然后押至北京,投入刑部大牢。

不久,咸丰帝逃往热河,帕克斯就成了北京清政府手中的一张“牌”。伊辛决定利用帕夏利来对付英法联军。

公平地说,当英国指挥官听到帕克斯被监禁的消息时,并没有太惊讶或担心。这当然是因为帕克斯在英法联军中的地位不高,更重要的是他们认为帕克斯在英法联军中的地位较低。李是一位“中国问题专家”,他的尖刻言论也许能说服清朝官员。或许他也可以利用被关押的机会,与清政府深入接触,好好谈谈。当然,既然自己的谈判代表被敌人当场俘虏,那他就必须表明自己的立场。这种态度很容易用两个字来表达——放开他!

英法联军命令清政府立即释放人,否则就攻打北京!

清政府采取了讨价还价的方式:立即停战撤军,然后归还帕克斯!

听郁达华讲咸丰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13)

英法联军气势汹汹,三天内不得放人,立即攻城。转眼间,三天的期限就到了。由于弹药尚未抵达,英法联军在没有清政府要求的情况下,又“咄咄逼人”地延长了期限三天。转眼间,三天又到了。本来期限已过,所向无敌的英法军队应该进攻北京了。但这一次他们却一声不吭,让清政府搞不清楚敌人是否吃错药了。

天津终于运来了弹药,英法军队得到了补充,顿时胆大了。 8月22日,我们到达德胜门、安定门。部队真正进城的时刻到了。由于手头无兵,恭亲王奕欣决定妥协,向英法发出照会,建议后天开始谈判,并遣返帕克斯。然而当晚七点钟,英法联军绕过北京,其中的法军抵达圆明园。与故宫不同,圆明园没有城市那样的防御设施,驻军数量也不多。法军开枪打伤圆明园多名守军后,冲进了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圆明园位于北京西郊。这里河流湖泊遍布,远眺西山连绵起伏的山峰。很早以前,皇帝就在这里修建宫殿和庭院。经过数百年的努力,到了明朝末年,出现了亭台楼阁与湖光山色相得益彰的景象。然而,历代的努力与清朝相比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圆明园的修建始于康熙皇帝。他原来在这一带有一座花园——长春园。晚年,他下令在长春园附近新建一座园林,命名为圆明园。此后,经过雍正、乾隆皇帝的大规模扩建,终于形成了由圆明园、长春园、蕲春园组成的“圆明园”。嘉庆、道光两代皇帝崇尚节俭,但仍对圆明园投入巨资,修建了许多宫殿和景点。总之,一百多年来,清朝调集全国人力物力,聚集了无数能工巧匠,开凿湖山,种植奇花异木,最终形成了这个拥有一百多个大型建筑的世界奇迹。建筑,融天下风光于一园。据说,圆明园的建筑面积比故宫大一万平方米,面积是故宫的八倍多。总投资预计为2亿两白银。

圆明园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最高峰。这里既有中国各民族风格的建筑,也有清朝人所能想象到的世界各地的建筑。

圆明园是一座宝库,也是一座博物馆,藏有无数的书籍、文物、艺术珍品。

圆明园也是清朝的政治中心。雍正皇帝和乾隆皇帝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这里度过,只有在节日和典礼时才回到紫禁城。

如今已成为英法土匪掠夺的目标。继法军闯入圆明园后,英军也闯入了圆明园。此时已经是深夜了。经过一夜的不安,第二天早上,红日升起,一幅壮丽的景色出现在他们的面前。这简直就是人间天堂啊!

在《追寻失落的圆明园》一书中,王荣祖老师记录了一位英国士兵的感叹:花园里所有的优雅之美,通常都可以在最经典的中国画中看到。至此,我们已经看到了艺术家能表达什么。想象力,都在这里淋漓尽致地呈现出来。宫殿非常漂亮。它周围有人工水域、河流、假山、洞穴、宝塔和山谷。里面种植着美丽的柏树和杉树,非常赏心悦目。这如画的风景也会随着曲径的不同角度而变化。并且发生了一些变化’。

法国士兵的感受更加直接和明确。他们表示:布局之宏伟,令人难以置信。 “欧洲没有任何地方可以与这个花园的奢华相比。”

然而,入侵者无暇欣赏湖光山色的美景,因为他们发现圆明园的每一座宫殿都是一座宝库。

抢劫开始了!据英国士兵事后回忆,法国士兵最先采取行动;而法国士兵则强调,英国士兵是最先采取行动的。

但打开圆明园大门的却是法国人。他们有车辆、马匹和工程师。而且,法国人自己也留下了很多抢劫的记录。

据法国记载:工兵们抓起巨斧,撬开宫殿大门,砸碎保险箱和家具,士兵们一拥而上。于是,圆明园里出现了这样的一幕:士兵们脖子上挂着珍珠项链,头顶着头。抱着珠宝盒,怀里抱着钟,裹着丝绸,他在奔跑。他们奔向亭子,奔向宫殿,奔向宝塔,奔向图书馆。士兵们争先恐后,互相扭打,绊倒,跌倒,再爬起来,咒骂,辱骂,叫喊……

这些强盗不但肆意抢劫,而且还表现出兽性,随意破坏。他们自己承认:士兵们“不小心砸碎、撕裂或弄脏了所有无法带走的东西”,珍贵的手稿被用来点燃香烟,家具被毫不犹豫地移走,以取出其中的宝石。砸碎了。

法国士兵偷走了大量的珍珠、钻石、翡翠、金银、钟表、丝绸、毛皮、小神像、小佛塔、景泰蓝等,他们把这些物品塞进弹药箱、水桶,甚至塞进军火库。大炮桶。法国指挥官格罗托本人说过:“一个士兵的口袋里有两万、三万、四万甚至一百万法郎。”相比之下,英国士兵就‘绅士’得多,而且英国人还抢走了很多财宝。不过,由于每个人在抢夺中抢夺的宝物价值不同,所以有些士兵正在执勤,无法前去抢夺。为了保证“公平”,他们设立了“战利品管理处”,将抢来的财宝收集起来,然后“拍卖”,所得收益的2/3给士兵,1/3给军官。当然,一些最珍贵的战利品并没有被拍卖,它们最终被运回英国,并被赠送给女王陛下和政府要人。

被抢的物品远远超出了运输能力,而且考虑到再这样抢劫下去,士兵们会失去斗志。是啊,成为“百万富翁”的军人中有谁愿意上战场工作呢?因此,25日,英法联军主力撤出圆明园。为了聚集红眼战士,各级军官都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最后,法国军官想出了一个办法。他们向士兵们解释说,北京故宫里有更多的宝藏,他们可以到那里去拿。足够的。于是,侵略官兵艰难地搬运着沉重的“战利品”,依依不舍、满怀憧憬地离开了破败的圆明园。

随着英法联军主力撤出圆明园,清政府官员立即前去查看。在前往圆明园的途中,他们捡起了英法联军丢弃的数千件财宝,但这只是被掠夺财物的九牛一毛。进入花园后,他们就被眼前的恐怖景象惊呆了!在福海边上,他们看到了圆明园总管文凤的尸体。来不及随咸丰帝逃走的常宾也死在花园里。清朝官员一齐泪流满面。

此时,远在热河的咸丰皇帝正在阅读英法联军闯入圆明园的报告。他勃然大怒,无处发泄,于是下令剥夺北京多名官员的头衔和职务。然而他没想到致命的打击接踵而至,英法联军很快就做出了挑战人类道德底线的残暴行径。这是怎么回事?

听郁达华讲咸丰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13)

正当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时,被清政府关押了20天的帕克斯一行数十人陆续被释放。当然,也有一些人死在中国的监狱里,活着的人流泪控诉。他对清政府的“野蛮”和自己所遭受的非人“酷刑”感到担忧。英国公使埃尔金被激怒了。他谴责清政府虐待俘虏,违反国际法,决定对咸丰帝进行强有力的报复。

那么,清政府是否虐待了帕克斯一行呢?

英法联军所能指出的所谓“虐待”是“将俘虏手脚捆绑,不准吃喝三天”。随后,清政府刑部官员解释说,一旦入狱,刑具必须随身携带。这是清朝的制度,英国人也不例外。当然,清政府监狱的条件并不理想。这些外国人最初和中国囚犯关在一起,环境非常恶劣。加之天气炎热,监狱外枪声不断,个别犯人情绪极不稳定,整日大喊大叫。尤其是他们不习惯监狱提供的“中餐”,叫嚣绝食。然而,监狱管理人员不懂英语,不知道他们在喊什么,更不用说提供西餐了。结果,数名英国人和法国人死亡。事实上,清政府对待这些囚犯是非常优待的。他们殊不知,许多清朝官员和中国民众强烈要求将他们“处决于灵池”,却被咸丰皇帝镇压。

由于清政府误认为帕克斯是英法联军的领导人,咸丰皇帝从帕克斯被扣押之日起就下令“优待”。除了在通州前线,他被清兵强迫向僧格林尼投降。除了秦朝数十次磕头外,清政府再也没有碰过他。而且,他很快就被转移出监狱,安置在一座寺庙里,在那里他受到了宾至如归的待遇。帕克斯对此毫不讳言。他后来回忆自己被清政府关押的生活时说,清政府为他提供一日两餐,还有糕点、茶叶、烟草、文具、毛巾、肥皂等生活用品。狱卒实际上成了他的仆人。清朝官员经常前来劝说,要求他写一份“劝降书”。帕克斯还写了一封信,交给清朝官员。然而,当清朝官员看到纸上写满了“易书”时,却看不懂写的是什么。什么,我根本就没有试图说服他。顺便说一句,当时在北京这座偌大的城市里,帕克斯是唯一一个精通英语和汉语的人。

这个时候,英法军队却用“国际公法”来为自己辩护,这就很搞笑了。自嘉庆以来,英国人就一直在中国走私、贩卖毒品。这是基于什么国际公法?两次鸦片战争期间,他们在中国领土上杀人、放火、掠夺财物、强奸妇女。它们基于什么样的国际公法?他们刚刚洗劫了圆明园。事实证明,他们和土匪没有什么区别。他们不仅粗暴践踏国际法,而且简直超出了人类文明的底线。他们哪有脸去谈论“国际法”?但那时是一个强盗横行的世界,没有正义可言。清政府成了待宰的羔羊,无力反抗。英国公使额尔金提出了对中国进行报复的计划——烧毁圆明园。他认为清朝皇帝极其珍惜圆明园,并将其烧毁。圆明园足以对咸丰帝的自尊造成致命的打击。其实,所有的理由都只是借口。英国烧毁圆明园的根本目的是建立两国新的关系体系,将中国永久拱手让给英国。

没想到这一计划遭到了法国的坚决反对。法国代表强调,圆明园没有设防,不是战区,不应该被烧毁。然后,他又给出了很多迂回的理由。终于,英国人明白了,法国是想砸、砸、抢故宫。他们刚从圆明园回来,还没有去过故宫。英国人拒绝了。他们担心这可能会导致清政府的垮台,而这是他们不愿意面对的。当时英国人想给清政府带来痛苦和恐惧,但又不想打败它。这符合英国人的最大利益。然而,这样一来,法国人却达不到目的,自然非常愤怒。

咸丰十年九月初五,公历1860年10月18日,这是中华民族难忘的一天!一个3000余人的英国步兵师抵达圆明园。军官们给各个连分配了任务,然后英军分别前往各个宫殿,堆放柴火并放火焚烧。很快,美丽的圆明园变成了炼狱。

当时英法联军的一名成员后来写了一本叫做《我们如何进入北京–1860年在中国战役的记述》的书,其中有这样的描述:“瞬间,一缕缕浓浓的烟雾从几十处冒出来……很快,这一缕浓烟就从空中升起。一缕缕青烟汇聚成一缕缕青烟,然后汇聚成巨大的黑色烟雾喷发而出,烟雾缭绕,遮天蔽日,将天空中的所有寺庙、宫殿、古建筑都笼罩得金碧辉煌。举国推崇的神圣庄严之物,以及历代收藏的富有皇家气息、精美华丽、值得纪念的物品,一起被烧毁,化为灰烬。材料系列《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2 卷,第418 页)

英国士兵还在家信中透露,当时很多人都心疼得流下了眼泪。由于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生火,所以他们没有时间去掠夺。他们知道火海里还有无价之宝,他们为这些宝物的命运而哭泣。当然,也有一些良心不改的人,为这座美丽的花园感到悲伤。此时,法军拒绝前往圆明园,并指责英国人烧毁圆明园是“像哥特人一样的野蛮行径”。在他们看来,抢劫就够了,何必烧毁呢?如果一定要烧的话,故宫不是更合适吗?

英国人还不满足,额尔金又下令烧毁圆明园附近的清漪园(光绪年间改称颐和园)、景明园、景怡园、长春园的部分建筑。

圆明园大火烧了三天三夜。这三天,北京西郊黑烟笼罩,火光冲天。白天,北京上空的阳光昏暗,如同日食;夜晚,天色通明,方圆百里,檀香味弥漫。除了几座砖石建筑外,这座宏伟美丽无与伦比的皇家园林化为灰烬。圆明园内,300名太监、宫女、工匠也葬身火海。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英军焚烧圆明园是对人类文明犯下的滔天罪行!这给中华民族造成了永久的创伤!然而,我们永远不能原谅的是,虽然烧毁圆明园是额尔金个人的决定,但根据英国首相帕默斯顿蒋梦寅老师的书《第二次鸦片战争》,在收到额尔金的报告后,他居然说了这样的话:“烧毁圆明园是绝对必要的,如果北京故宫也遭遇同样的命运,我也同样高兴!” ‘

当然,欧洲人也有正义的意见。法国作家雨果曾说过:“我们欧洲人一直认为自己是文明人。在我们眼里,中国人是野蛮人。然而文明就是这样对待野蛮人的! ”雨果还说:“有一次,两个强盗闯入了圆明园(圆明园的欧洲名称——首领)。一个人开始抢劫,另一个人放火焚烧。”他们将被未来的历史所审判。到时候,一个强盗就叫法国,一个强盗就叫英国! ‘(《雨果关于圆明园的一封信》、《名家眼中的圆明园》,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年版,第209页)

圆明园被烧毁,中华文明遭受巨大损失。由于圆明园的账目一起被毁,这一损失永远是一个谜。圆明园内保存有《四库全书》册、《古今图书集成》册等大量珍贵书籍,大量汉魏碑石、唐宋字画等文物被焚毁。

据光绪年间担任湖南巡抚的陈宝桢介绍,圆明园被毁时他年仅29岁。他碰巧在北京。看着北京西北部滚滚黑烟,他痛哭失声。他周围的人都是普通的中国人。哭了,这一幕他会铭记一生。正如著名学者王荣祖所指出的:中国人从来不认为圆明园只是清朝皇帝的私人财产,而是中华文明的象征。

埃尔金

圆明园失火时,恭亲王奕欣逃到城外避难。他带着追随者登上了更高的地方,看着圆明园上空的黑烟,跺着脚痛哭起来。

用户评论


鹿先森,教魔方

郁达华老师的解读真不错,对咸丰帝有了更深的了解,感觉历史人物都有了生命力。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孤者何惧

看了这篇,对咸丰有了新认识,郁达华老师分析得很有深度,点赞!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呆檬

郁达华讲咸丰,感觉历史人物都有了灵魂,太有才了!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终究会走-

每次听郁达华讲历史,都能学到不少东西,这篇对咸丰的分析很到位。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凉月流沐@

郁达华老师的文章总能让人耳目一新,对咸丰的评价很有新意。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空巷

咸丰皇帝的形象在我心中一直模糊,郁达华老师的讲解让我豁然开朗。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赋流云

郁达华对咸丰的评价挺中肯的,不过我还是觉得他是个悲剧人物。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请在乎我1秒

听郁达华讲咸丰,感觉他的人格魅力和历史智慧一样吸引人。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苏莫晨

这篇对咸丰的剖析很深刻,郁达华老师的文笔也很赞。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慑人的傲气

郁达华对咸丰的分析让我对这个皇帝有了新的看法,值得一读。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那伤。眞美

咸丰皇帝的形象在我心中一直是模糊的,郁达华老师的讲解让我有了新的认识。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淡抹丶悲伤

郁达华对咸丰的评价很客观,但我觉得他可能过于美化了一些历史事实。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迷路的男人

看了郁达华老师的文章,对咸丰有了新的认识,但总觉得他有些地方分析得不够深入。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繁华若梦

郁达华老师的讲解很有趣,让我对咸丰有了全新的认识,太棒了!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箜明

郁达华对咸丰的评价很有见地,但我觉得他对一些细节的处理还可以更细致。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坏小子不坏

咸丰皇帝的历史形象在我心中一直很复杂,郁达华老师的分析让我有了新的理解。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乱世梦红颜

郁达华老师的文章总能引发我深思,这篇对咸丰的分析也不例外,很受启发。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七夏i

听郁达华讲咸丰,感觉他对历史人物的把握非常到位,令人信服。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怕疼别碰我伤口

郁达华对咸丰的评价很有深度,但我还是觉得他对一些问题的处理有些过于主观。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