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这个问题,道光君臣们束手无策。为了遏制这种毒流,政府和民众可谓是操碎了心、绞尽脑汁。
三百年来,世界上有两件神奇的事情,将相距遥远的英国和中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两件事有三个共同的特点:
1.它不是生活必需品。
2、会产生依赖性,即使用后会上瘾。这样,它就成为了“生活的必需品”。
3、具有奇妙的清爽效果,用后感觉神清气爽。
你猜对了,这两种东西,一是茶,二是鸦片。
17世纪中叶,茶及其饮用方法传入英国,到18世纪初逐渐进入普通百姓的生活。当时的英国,茶叶的价格比较昂贵,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是一种负担。因此,禁茶的呼声甚嚣尘上。反对喝茶的人声称茶有毒,喝茶是一种腐败行为。甚至有人声称,进口茶叶对英国经济有害。
在这场无聊的争论中,英国人开始在茶中添加牛奶、糖或蜂蜜。就这样,茶有了充饥的功效,逐渐进入了英国的饮食结构,并逐渐成为英国的国饮。结果是英国人民离不开茶。
在此期间,英国人也曾尝试种植茶树,但未能成功,只好远渡千里到中国购买茶叶。到19世纪初,英国每年从中国进口300万磅茶叶。欧洲思想家赫尔德曾说过:“中国人从欧洲商人那里获得了白银,同时又向商人提供了数千磅使人衰弱的茶叶,从而造成了欧洲的衰落。” ‘
事实上,最不愿意向中国交出大量白银的并不是思想家。英国商人从未放弃推销自己商品的努力。特别是工业革命以后,开拓海外市场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关键。将中国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幅员辽阔的国家融入英国市场体系是他们的梦想。
为此,英国商人向中国运送了各种各样的商品,包括钢琴、西式刀叉、睡衣睡帽、钟表等。这些商品漂洋过海,运往广州。中国人爱不释手,一遍又一遍地看着它们。不过读完之后我基本上就没有买了。英国商人以为先卖掉这些货物,再买茶叶,一口气做了两笔交易。但现在第一笔生意就卡在这里了,你还想做第二笔生意吗?英国商人傻眼了。
因此,有一段时间,英国商人甚至开着满载白银的空船到中国购买茶叶。要知道,当时中国在世界范围内垄断了茶叶,其他饮茶国家只能在这里购买。当然,除了茶叶,中国还有英国市场急需的丝绸、瓷器等。
中国人能买什么?
英国人想尽了办法.
经过几番努力,英国商人得以在中国销售少量毛织品、金属制品和棉花。其中,棉花产自印度,英国商人只转售;而且,由于运输成本高昂,棉花贸易实际上赚的钱很少。为什么中国人不买英国产品?简单来说就是两个字:没钱。当然,他们的产品也不对劲。
这样,在中英贸易中,英国出现了巨大的逆差(进口量大于出口量),而这个贸易逆差又被英国用白银弥补了。 18世纪中叶,每年输入中国的白银数量一般为4至5000万两,最高的可达150万两。 19世纪初,贸易逆差达到二三百万两,这是他们无法容忍的。
在这种情况下,英国人苦苦挣扎,终于找到了平衡赤字的“商品”——鸦片。
鸦片是从罂粟汁中提取的。中国民间俗称鸦片。含有大量吗啡和生物碱,具有一定的镇痛、镇咳、止泻作用。它最初是作为药材使用的。由于鸦片含有麻醉毒素,很容易上瘾。吸上几口后,你会感到神清气爽,心情愉悦,体力倍增。但久而久之,你的骨头就会变形,身体就会变得虚弱,吸鸦片的人很容易突然死亡。鸦片鬼一天不吸,轻者会焦躁不安,重者会流泪,甚至全身抽搐。心里难受极了,仿佛万箭穿心。
18世纪中叶,英国商人开始向中国走私鸦片。到18世纪末,每年走私的鸦片有4000多箱(鸦片通常装在球体中,外壳由类似硬橡胶的材料制成,每箱装有40箱鸦片球(每箱重120公斤)道光十八年至十九年(1838~1839年)走私鸦片3.55万箱,价值近2000万元,比欧洲国家曾经走私入华的总价值还多。进口商品由此扭转了贸易逆差,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从英国运往中国的鸦片有两种:一是孟加拉鸦片,在中国被称为“贡班图”,是最好的鸦片;二是孟加拉鸦片,在中国被称为“贡班图”,是上等的鸦片。马尔瓦鸦片,在中国被称为“白皮图”,品质优良,价格也不贵。美国商人也向中国进口鸦片,但数量不多。鸦片产自土耳其、伊朗等,品质不如印度、孟加拉国。印度的鸦片被英国人控制,美国人拿不到货。
就这样,从嘉庆初年开始,中国社会上的一些富人就开始吸鸦片;到嘉庆末年,普通中产阶级开始吸食鸦片;而到了道光初年,吸食鸦片的普通百姓也不少。道光十八年五月,估计中国吸食鸦片的人数超过400万,占中国人口的1%以上。在广东等地区,这一比例甚至更高。夹道诗人程恩泽曾在《粤东杂感诗》中写道:“粤中地里鸦片烟,连乞丐也吃。”这意味着鸦片泛滥成灾,连乞丐都会吃。吸上几口,可见鸦片泛滥的严重性。
有人会问,你不说中国人穷,买不起英国货,怎么买得起鸦片?有两件事不同。对于吸毒者来说,鸦片是生活必需品。当时的烟民称鸦片为“黑粮”。他们每天都按时抽烟,毫不拖延。即使卖掉房子、土地甚至孩子,他们也得抽。
鸦片来自外国,最初吸食鸦片的方法也来自外国。
不过,中国人在吸毒方面有两个创新:
一、吸纯鸦片。西方人虽然也吸鸦片,但他们只是把鸦片粉末卷成香烟来吸。中国人不掺假,吸鸦片就是吸鸦片。熏制方法也十分考究:将优质鸦片浸泡、剔除、精制成鸦片膏,卷成颗粒,用精美的灯管熏制。
2、当时有公开的、专门的吸毒场所——鸦片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没有那么开放。当然,鸦片烟馆不叫鸦片烟馆,它们都有像样的名字,比如“梦香阁”、“烟雨楼”;鸦片不叫鸦片,而是‘福寿药’。烟店服务周到,窗户明亮干净,墙壁上挂着名家字画,烟榻上铺着锦绣被子,配有红木烟盘、白玉尖紫竹烟斗、精美的烟灯。两名吸烟者仰面躺着。对吧吸。外国烟贩参观过中国的鸦片烟馆后,感叹清代烟民的生活是如此平静和优雅。他们没想到,吸毒竟然能成为一种休闲文化!
鸦片猖獗。
鸦片给中国带来的灾难也是空前的。
首先,鸦片给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危害。人一旦吸了鸦片,就变成了无用之人,富人变成了穷人,穷人就无法避免男贼女妓。长期吸食鸦片的人,驼肩颈缩,面色发黄,表现得就像大病初愈一样。这就是为什么中国人在近代被称为“东亚病夫”。
第二,鸦片进口,白银外流,白银贵钱贱,国家出现经济危机。道光十年(1830年)左右,鸦片走私导致中国对外贸易陷入逆差。老百姓为了购买鸦片,付出了大量的白银。于是,鸦片泛滥,导致白银源源不断地流向外国。
此时,清朝流通着银、钱两种货币。结果就出现了白银和货币的比价问题。乾隆年间,一两银子换七百文,后来逐渐上升到八九百文。如今,白银不断外流,国内白银储量不断减少。自然,白银贵,钱便宜。
例如,道光十八年(1838年),“一两银子换1600元”。当时,大额交易和纳税都用白银结算,小额的柴米油盐交易则用现金进行。国内通货膨胀严重,人民负担加重。
第三,鸦片走私腐蚀了国家机器。清朝禁烟始于雍正七年(1729年)。此后,禁烟令不断加大。然而,政府禁烟得越多,官员从中获得的好处就越大。广州的鸦片走私是在当局的眼皮子底下进行的,每个检查站都受到走私分子的贿赂。鸦片走私者害怕的是海盗,而不是清政府的海关稽查人员。
当时清政府的海关和海军半公开地向走私鸦片的船只征收不少于2%的默许走私费。当然,他们不会全部装进口袋,也会拿走一部分,当作“没收品”上交。以换取立功考察的奖励。据《魏源《道光洋艘征抚记》记载:广东海军巡逻舰“每月需白银36000两,可私自进口”。福建水师实际上完全依靠协助走私鸦片。即使走私的鸦片无法进口,也依然存放在炮台附近。
清政府对鸦片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过程。最初,人们是从毒害身心健康、危害社会治安的角度来理解鸦片的。
嘉庆十六年二月,湖北巡抚钱凯在给嘉庆的奏疏中指出:粤东、粤西两省土匪的纠缠,是因为此烟能使人疲倦。人不会感到疲倦,体质虚弱的人能突然增加精力。不干活的小混混们三五成群地聚集在一起,头臂相扣地躺在同一张床上,把油灯盛在铜锡盘上,互相传递。虽然我们在平水相识,素不相识,但一呼吸到一起,就心痛欲吐,交情比坤弟还要好。并加上“禁止吸烟”
作为“清除土匪根源的目的之一”。总之,钱凯认为,烟民中好烟民并不多,而且因吸烟而聚集的人往往危害社会治安,甚至与当地土匪有一定关系。因此,他主张严禁鸦片。
到了道光年间,统治者逐渐认识到鸦片泛滥导致经济危机、腐蚀国家机器的危害。为了扭转这种局面,道光皇帝实行了空前严格的禁烟措施。道光元年作出决定:凡到达广东的外国船舶,必须出具不含鸦片的保证书,方可开舱检查;继而作出了“开鸦片者绞刑、贩卖鸦片者入伍、吸烟者处刑”的新量刑标准。道光十一年(1831年)制定了官员追究制度,规定“鸦片烟贩一经查获,必须查清其来历,泄密者和失职的地方官员必须交出”。交部讨论处分。”
然而,道光皇帝虽然有禁烟的决心和制度,但效果并不理想。讽刺的是,随着清政府加大镇压力度,鸦片的泛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鸦片战争爆发前,鸦片烟馆林立,烟民遍地,尤其是衙门。据说,京城官员中有12%吸食鸦片。据林则徐说,在当地衙门,“没有人吃鸦片”。这些人很少。
克制与放松之间并没有一致。
禁烟路在何方?
道光君臣各抒己见。道光十六年(1836年)夏,太常寺少臣徐乃吉提出解决中国毒品问题的新思路——解禁。
当然,解禁并不是无限制的,而是有条件的。
太常寺虽然是主管全国祭祀的闲置衙门,但少卿徐乃吉之前曾担任过广东巡抚,对广东的情况也有一些了解。
徐乃吉为什么说要禁鸦片?没办法,禁令越严,危害就越大。他提供了许多事实来支持这一论点,令人难以置信。
徐乃吉认为,只要解禁,鸦片泛滥对中国造成的两大危害基本可以解决:
1、解禁可以消除鸦片走私对国家机器的腐蚀。因为商人经营合法商品是不需要行贿的。
2、他认为鸦片解禁有助于解决白银外流问题。解禁后,老百姓被允许种植罂粟,中国人自己抽鸦片,用国货代替洋货!最终的结果是“内地的庄稼越来越多,洋人的利益越来越少;直至利润所剩无几,洋人不得不消亡”。如此一来,白银外流的问题就可以得到彻底解决。
如何解决鸦片对中国人身心的危害?抱歉,没有办法解决,但徐乃吉给出了两个值得安慰的理由:
一是“国内人口日益增加,户籍数量不存在减少的危险”。换句话说,中国人口太多,国家压力太大。即便因此而损失一些人,也不至于损害大局。更何况,这些吸毒者本来就不是好人。这并不可惜。
第二,官员、学者、士兵不得吸食鸦片。至于私下卖烟和种植,那就根本不谈了。
最后,他理直气壮地请求皇帝将奏折送交总督、海关商议,如果可行的话,赶紧商议条例。
道光皇帝禁烟的信心动摇了。他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他确实按照徐乃吉的要求,将这份奏折送交巡抚讨论,这透露出一个信息:他可能根据讨论意见选择性地接受了徐乃吉的一些想法。但在数百名官员看来,这次讨论的另一个重要目的是“诽谤”。道光皇帝可能有这样的考虑:如果禁鸦片,不要怪我这个皇帝,因为我提倡民主,走群众路线。
讨论的结果出乎意料。
除了广东当局一开始表示支持徐乃吉外,讨论很快就变成了对徐乃吉的大批判,他的奏折也被根本否决。
否认理由之一:有大臣指出,明明知道某种东西有毒,却任其流行,重新征税,天朝没有这样的政治制度!也就是说,既然知道它是毒品,就必须严格禁止。否则国家还会无耻吗?
否认理由之二:老百姓可以吸鸦片,但只禁止官员、军人、学者吸烟。别忘了,军人并不是生来就是党员、军人、军人、军人的。一开始,他们大多是平民。 ‘。老百姓是不可以拿走的。事实上,最终不能禁止官员、士兵和学者拿走它。
甚至有人指出,普通人不吸毒,吸毒的多是有官方背景的人,比如官员、大师、军人等;如果你引导这些不吸毒的人吸毒,已经吸毒的人就很容易吸毒。如果你得到毒品,你不会让谁吸毒?结果是任何人都可以吸烟。由此可见,徐乃吉的主张极其荒唐。
否认理由之三:徐乃吉认为“吸毒者可以自取灭亡,只要文武百官和侍奉他们的士卒不染上吸食鸦片的恶习,一切都会好起来”。罚款”是一种“不光彩”的说法,这是一种极其自私、不人道的观点。皇帝的宠爱不应该惠及所有人吗?
总之,任何负责任的政府都没有理由不严格禁止鸦片。这一批评彻底埋葬了放宽禁论,是非已然明朗化。鸦片仍然需要被禁止。
问题又回到了最初。
禁令,是的;那为什么要禁止呢?
道光十八年(1838年)夏:010—30000年,鸿胪寺尚书黄爵子提出禁烟新主张。这可算是清代著名的纪念馆之一。道光皇帝看了开头的一段话,就采取了行动。上升:
我只侍奉皇帝,皇帝晚上穿衣吃饭,所以他对于天下万古之计是非常勤勉尽责的。然而,国家供给并不完全充足,民生难得繁荣,形势日益恶化。一岁和一岁不一样。为什么?看看清净寺时代,需要筹集多少资金?巡逻要花多少钱?修理用了多少钱?为什么上下如此饱满,被称为极其富有呢?嘉庆以来,少有繁荣。士大夫之家惯于奢侈,与现在相比根本不算什么。你越奢侈,你就越有钱,你越节俭,你就越小气!
将上述古文翻译成现代汉语,我们可以看到黄爵子向道光皇帝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
你治理天下,极其勤勉,但国库不满,人民不富,年年不及。原因是什么?回想一下乾隆皇帝时代,国家在边疆上花了多少钱?这次旅行花了多少钱?建造圆明园和避暑山庄花了多少钱?但国库里剩下的就是钱了。自嘉庆以来,可以说是富裕了。当时的上流社会是怎样生活的呢?和现在相比,真是天壤之别啊!是不是越奢华越富有,越朴素越贫穷?
道光皇帝是一个看上去有点节俭的皇帝。他只得“遵命”去御膳房杀猪。但为什么他越节俭,人民就越穷,国家就越弱呢?世上真没有“越花钱越富,越节俭越穷”的道理!他亲身经历了乾隆盛世。如今,官员们经常将现在的情况与当时的情况进行比较。黄爵子奏疏的开场白,足以让道光帝勃然大怒。
众所周知,国家贫穷的原因是鸦片的走私和白银的外流。黄爵子称之为“漏”。他认为,按照原来的禁烟措施,无法阻止这种“泄漏”。他的理由是:
1、以往禁烟的重要方式是严格检查海口,封锁其入境。这是正确的,但问题是检查人员可能并不都是公平的。每年有几千万笔交易,利润除以一毫米。不少于百万两。谁愿意认真对待利润?退一步讲,即使认真查处,“海岸万里之外,随时可以进出”。认真的能去哪里?
2、有人建议断绝对外贸易,但鸦片走私不属于贸易范围。卷烟船根本不进口。它们停泊在海洋中,被视为稀有物品。在内地吃烟的人千万不能耽搁,会有汉奸来运。 ‘,因此,禁止贸易并不能禁止走私。
3.过去另一项重要的禁烟措施是抓捕烟贩,严控鸦片烟馆,遏制鸦片流通。然而,鸦片贩子不计其数,鸦片烟馆层出不穷。各省已处理多少起此类案件?这一措施的结果只是给政府官员刁难、勒索商家提供了借口,并没有达到禁烟的目的。
但是,鸦片不能禁吗?不。
黄爵子改笔提出禁烟新主张:严肃对待重度吸烟者——凡是吸毒者在国家规定的期限内不能戒掉毒瘾的,一律判处死刑。因为过去对鸦片成瘾者的惩罚远小于吸毒者所承受的痛苦,对鸦片成瘾者没有威慑作用,所以只能加重处罚,只能判处死刑。在这种情况下,那些瘾君子宁愿戒烟死在家里,也不愿被拖出去斩首。最终,“没有烟民就没有卖的兴趣,没有卖的兴趣,外国人的烟就不会来”。黄觉子终于壮着胆子说道:“你见过庙里有卖梳子的商人吗?”
这是纪念馆历史上第一次,英廷公开对吸食鸦片的人处以死刑。道光帝深感震惊,决定再次发扬“民主”,并颁布了这篇奏章。命各省督军将表意见,商议规定,速施行。关于禁烟政策的大讨论再次在统治集团中展开。
黄爵子确实提供了一个简单的禁烟办法,因为烟民不会像人贩子一样来去无踪,而且由于烟瘾很大,面对检查很难隐藏。那么官员们会对这一建议有何反应呢?
道光皇帝共收到奏疏二十九封,其中八封基本同意黄爵子的主张,其余二十一封是反对的。反对的理由有以下三个:
1.多位官员指出:从法律角度看,制造、走私、销售、吸食毒品是法律不允许的,但一般来说,对制造者、走私者、销售者的处罚比对吸毒者的处罚要重,黄觉子却主张对吸毒者判处死刑。那么,如何加大对其他毒品犯罪的处罚力度呢?这不是“量刑失衡”吗?国家执法不平衡,这可不是小事。
2、黄爵子夸大了死刑的威慑作用。清朝死刑还少吗?绞刑、斩首、凌迟都可以。犯罪率降低了吗?吸烟可判处死刑。如果他真的不戒烟,你真的会处决他吗?如果执行死刑,亿万生灵将受到惩罚;如果不执行死刑,法律的严肃性和法院的威信就会受到损害。我们应该做什么?
3、治理乱世当然必须用重典。不过,冲电只能在普及之前使用。一旦蔓延,就不能用冲点治疗了。因为法律不会惩罚所有人。吸毒者人数达数百万,其家属近千万。谁敢针对这么一大群人?如果这引起社会动荡怎么办?
用户评论
箜篌引
郁达华的讲述真是太有感染力了,听他讲道光帝,感觉历史都活了起来。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毒舌妖后
第十篇了啊,郁达华讲得越来越深入,道光帝的形象在我心里越来越立体。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ー半忧伤
每次听郁达华讲历史,都能学到很多,这次对道光帝的了解又深了一层。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孤岛晴空
郁达华的讲述风格太独特了,道光帝的故事在他的笔下变得生动有趣。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鹿叹
郁达华的第十篇讲稿,道光帝的生平事迹让我感慨万分,推荐给所有历史爱好者。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凉笙墨染
听郁达华讲道光帝,感觉像是在和古人对话,太有意思了。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巴黎铁塔
第十篇听下来,我对道光帝的评价完全改观了,郁达华真是个讲史高手。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笑傲苍穹
郁达华的讲述总能让我在历史的长河中找到共鸣,这次对道光帝的敬仰之情更甚。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哽咽
郁达华讲道光帝的故事,让我对清朝晚期有了更深的认识,太有用了。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赤;焰﹏゛
郁达华这次的讲述,让我对道光帝有了全新的认识,不再是他以前的印象了。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妄灸
喜欢郁达华的讲述,每次都能让我对历史人物有新的认识,道光帝也不例外。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墨城烟柳
听郁达华讲道光帝,感觉就像是在读一部精彩的历史小说,引人入胜。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隔壁阿不都
郁达华的第十篇,道光帝的故事讲得如此细腻,让人忍不住想继续听下去。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没过试用期的爱~
郁达华的讲述,让我对道光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他的才华真是让人佩服。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西瓜贩子
听郁达华讲道光帝,感觉自己仿佛穿越回了那个时代,真是太神奇了。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摇划花蜜的午后
每次听郁达华讲历史,我都会被他的激情和才华所感染,这次也不例外。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摩天轮的依恋
郁达华对道光帝的解读,让我对清朝历史有了新的看法,太有启发了。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仰望幸福
郁达华的第十篇,讲述道光帝的故事,让我对这位皇帝有了更深的感情。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发呆
听郁达华讲道光帝,感觉就像是听一位老朋友讲述他的故事,温馨又感人。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