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8日至9日,由国家大剧院主办的“2022世界剧院北京论坛”,国家大剧院和中国舞台美术学会联合主办的“2022台湖舞美国际论坛”以线上方式在国家大剧院台湖舞美艺术中心举办。来自全球30余个国家的200余位表演艺术行业代表齐聚云端,围绕“艺术传承 万象更新”的主题,分享新案例、交流新思路、探索新方向,共商表演艺术创新发展破局之道。

在12月8日晚的开幕式暨首场论坛上,世界剧院联盟主席、中国国家大剧院院长王宁发表主旨演讲。为期两天的论坛为世界剧院联盟框架下的重要国际交流活动,发言的国际嘉宾还包括意大利斯卡拉歌剧院、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印度国家大剧院、英国爱丁堡国际艺术节、乌拉圭国家广播电视演出服务中心、英国皇家歌剧院、阿根廷科隆剧院、德国德累斯顿音乐节、美国旧金山歌剧院、芬兰国家歌剧院、美国卡内基音乐厅、奥地利维也纳人民剧院、日本新国立剧场、韩国大邱歌剧院、中国北京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中国广州大剧院等海内外艺术机构掌门人,为论坛注入更多新鲜力量、形成更广泛共识、绘制更广阔交流版图。

9日晚,围绕“新视野·焕发艺术活力”议题,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总裁、上海大剧院院长张颂华发表《场团融合  海纳百川——未来剧院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主旨演讲。他首先向论坛嘉宾们介绍了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的概况,面对疫情大考,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融合发展、守正创新、多元经营,在场团融合、协同发展方面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与成果。国风音乐现场《海上生民乐》自2021年以来已开启三轮驻演,开创了场团融合模式探索先例,成为艺术中心推动演艺深度融入现代生活和文旅事业的一次创新探索。从实践出发,在上海打造“亚洲演艺之都”、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大背景下,为进一步强化融合与创新,探索剧院可持续发展新路径,张颂华从四个方面与世界剧院、演艺行业同行作交流分享。

2020年至今,疫情的反复给剧场和演艺行业造成持续压力。张颂华提出,大剧院艺术中心要进一步发挥整合功能优势,深化场团融合促进剧院可持续发展。下一步,中心将继续巩固现有以项目制开展的场团合作基础,深化场团融合机制。结合演艺市场发展实际,探索推进以原创IP为中心的深度融合,聚焦文艺创作重点方向,从源头汇聚素材,逐步形成由中心主导的剧目版权资源库,通过优秀选题的收集、版权资源的不断积累,根据旗下场团资源特色及品牌定位进行灵活输出。

应对挑战,整合资源,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充分把握实施“创制源头”战略意义。张颂华表示,继续自主创制提前布局,面向Z世代开掘更多触达观众渠道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之一。一方面,上海歌剧院、上海芭蕾舞团、上海民族乐团的原创精品力作不断丰富升级,为剧场提供优质内容供给;另一方面,从“选好戏”到“做好戏”,旗下剧场在“自制出品”在原创道路上不断探索,紧紧把握新世代的文化消费需求,助力上海从中国演艺行业“码头”到“源头”的升级。今年,上海大剧院创制中心制作的全新舞剧《白蛇》开拓传统题材的当代表达,成为上海大剧院“东方舞台美学”系列自2019年全新昆曲《浮生六记》、2022年昆曲“重逢《牡丹亭》”等国风力作之后,在舞蹈领域的又一次全新探索。从“看音乐剧”到“做音乐剧”,上海文化广场除了引进海外经典原版大戏,近年来制作出品了《粉丝来信》《罗密欧与朱丽叶》等6部中文版音乐剧,华语原创音乐剧孵化计划四年来吸引了463人次投稿342部原创作品,吸引从全国各地拖着拉杆箱来看戏的年轻人,助力音乐剧成为上海文化的一张闪亮名片。

在疫情常态化形势下,剧场不断突破封闭式空间壁垒,以新触角、新连接,探索与观众互联互通的更多可能性。张颂华强调,剧院场馆将进一步释放空间潜力,让剧院区域效益辐射都市文化生活。未来,剧院不仅仅是剧院,更可以是美术馆、文创中心、市民文化空间。多年来,中心旗下剧场持续探索“打开大门”的剧院经营模式,形成了一批具有品牌效应、打破剧场次元限制的室内外演出活动品牌,不断挖掘剧院衍生空间的艺术价值,丰富剧院生态,助力辐射区域效应,打开城市公共文化空间,为广大市民群众营造融入身边、浸润日常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文化广场以音乐剧为定位,始终围绕“内容-受众-场地-服务”的逻辑进行布局,目前已经积累了近37万会员,力争成为中国音乐剧演出的核心舞台。凯迪拉克•上海音乐厅已经成为上海的城市文旅新地标,将在音乐和生活体验等方面实现多重叠加,与艺术和城市生活交融共生。

随着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演艺行业迎来了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新机遇。“元宇宙”“数字藏品”等新世代数字化概念的涌现,为剧院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一个沉浸式的、虚拟的、永久的、不断演进的、24小时在线的空间将赋能剧院生态运营新模式。张颂华提出,艺术中心将盘活现有资源,提前谋划,把握数字化赛道新机遇,打开剧院场景新的延伸。在新技术、新环境、新需求的共同驱动下,未来,艺术中心将以“演艺+”多元跨界产业链视角,持续探索前沿数字化理念,横向联结跨界伙伴的资源互动,提升聚合效益,打破时空界限,使“智慧剧院”融入都市生活。同时,放眼演艺数字化发展趋势,着力培养“未来剧院场景规划师”,提供贯穿线上线下,从粉丝互动、演出导赏、剧场探索、多维观演、文创衍生等多元场景的一站式剧院生态规划。

张颂华在发言中引用马克思的名言:事物发展是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虽然道路是曲折的,但是前途是光明的。现在世界剧场和演艺行业处于低谷,但低谷也意味着转折,如何利用这个低谷去蓄力,孵化,孕育,积累,合作,创造将成为关键所在。他提出,要用科技性创新性包容性的理念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传承与发扬,也希望和更多国家和地区有创新力的艺术家一起联手,打造更多更好的艺术作品。

未来,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将继续立足上海,放眼长三角及全国文化前沿区域,积极与世界对话,向领先同行学习。在世界演艺格局不断变化的背景中,进一步应对挑战、把握机遇,积极探索剧院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在做强“码头”、激活“源头”、勇立“潮头”中弘扬城市精神品格、提升城市软实力,努力打造亚洲演艺之都。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于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权,请联系本站编辑删除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