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日本刀和武士刀有什么区别呢?战国时期的日本武士是靠什么打仗的?
上图_日本武士刀
日本刀的兴起。大多数人认为,日本刀是日本从唐代引进制刀技术后出现的。但事实上,日本刀的诞生要早得多。早在古坟时代中期(约200年前),日本就已经出现了铁刀。稻荷山古坟出土的“金文铁剑”是公元471年为纪念侍奉玉罗帝的功绩而制作的。剑上刻有115个汉字,由此可见日本刀并非唐刀的后代。
当然,引进唐刀的生产技术后,日本刀无论在造型还是性能上都得到了质的提高。但它与武士的身份紧密结合在一起,这是很久以后才发生的。
上图_日本正仓院藏唐刀
早期日本武士之间的战斗,以“骑射”为主要方式。马背上挥剑或下马持剑砍杀的情况并不常见。这大概是因为当时的日本内战更类似于欧洲中世纪骑士之间的决斗,更像是贵族之间的竞技比赛。双方甚至在对峙前都要互相通报对方的家庭状况。
随着武士阶层日益本土化,特别是平安时代后期的“前九年之战”和“后三年之战”之后,武士家族的势力增强,武士之间的战争逐渐败落他们的竞争外表。它开始变得血腥。因此,大约在这个时期,日本逐渐发展出了太刀、武士刀、胁差、薙刀等各种武器。这些与长矛一起统称为“日本刀”,与当时武士的地位关系不大。
上图_日本从蕨手到太刀的演变
在最知名、历史最悠久的日本刀剑中,太刀是最受欢迎的一种。太刀是一把大剑,形状与武士刀相似,但更长,更适合在马背上砍伐。由于这些特性,太刀经常被用作指挥剑。长刀挥舞,让使用者显得威风凛凛。但也正因为如此,太剑更早地失去了实际意义。
到了室町时代,太刀逐渐成为礼仪用剑,并且开始变得更长、更细,变得极其精致。通过减少太刀的弧度和长度而产生的武士刀,由于携带方便,能够胜任砍、刺、砍等多种任务,逐渐成为日本刀剑的主流形式。
日立刀是古代最常见的日本刀。它放弃了装饰性,强调了实用性。刀刃太直。佩戴方法是刀片朝上。放置时,大多采用卧式刀架。幕府时期,大量的幕府武士以及幕府倒台的武士都佩戴武士刀。因此,当时武士之间所说的“剑”,其实就是指武士刀。
上图_制刀
刀翼的长度比刀短,一般在3060厘米之间,基本上只能用一只手握住。因此,适合双剑客(一手握剑,另一只手握胁差)或在狭小的空间内使用。佩戴时,将其置于怀中,与刀一起佩戴。匕首比胁差短,形状更像匕首。
当武士遇到地位比自己高的人时,进入房间前需要脱掉武士刀和胁差,但短剑可以留在身上。因此,相对于其他刀剑,短刀可以算是武士的象征。它也经常被用作开膛破肚的工具(而不是网上传闻的胁差)。
上图_胁差
至于薙刀和矛,则是长柄武器。枪是双刃的,类似于中国唐代流行的双刃魔刀,但相比魔刀更强调刺杀能力。薙刀是一把单刃剑,类似于关羽的青龙偃月剑,刀刃呈弧形,便于砍伐。
上图_日本和尚手持薙刀
这就是所谓的武士刀战国时代。由于战争频繁,对剑的需求量大大扩大,几乎人人都拥有一把剑。直到丰臣秀吉最初统一日本后,才于1588年颁布第《刀狩令》号,全面没收民用武器,不允许老百姓拥有刀、矛、弓箭、铁炮等武器(日式)火绳枪)。当然,由于人们有捕猎或赶走野生动物的需要,《刀狩令》并没有得到彻底实施。
但从那时起,到了江户时代,持有符合相关规格的日本刀就成为了只有武士阶层的特权。只有这样,日本刀才能与武士刀划等号。
上图_各种日本刀的外观示意图
武士对于使用武士刀有非常严格的礼仪程序。这套规则很复杂,可以说是近乎严格。例如,放在家里时,刀架应从上到下按长度顺序放置,包括短剑、胁差、武士刀(或太刀,但江户时代穿太刀的武士很少见)。外出时,刀必须放在身体的左侧,以便更容易拔刀(虽然对于左撇子来说很难)。
到了德川时代末期,随着和平繁荣的持续,日本刀剑开始一味追求刀刃华丽,逐渐失去了实用性。此外,在这个时代,唐、小柄、木坎、发夹等刀饰开始发展,并通过镶嵌、彩绘、镂空等技法进行金银装饰。整把刀从里到外都透着奢华。此时,日本刀已被称为“武士刀”,根本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上图_公元1550年,日本中下层武士及其装备
枪为王。说完了日本刀和武士刀的关系,我们就来说说战国时期武士使用的主要武器。我们知道刀的优势在于砍伐,但由于其射程较短,所以在实战中必须尽可能靠近敌人才有效。这对刀的使用者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没有相当的武术功底和一定的身体素质,双手持刀或者单独与敌人搏斗无异于自杀。
在以集体作战为基本风格的战国乱世,各大军队的主力大多是缺乏足够训练、文化水平较低的农民兵。因此,相对容易操作、更实用的长枪就成为了各门派的首选武器。在反映战国时代的影视作品中,我们都可以看到两军官兵用长矛如森林作战,而不是使用武士刀或太刀(比如:010——讲述了川中岛之战的故事)上杉谦信军与武田信玄军之间)30000)。
事实上,在战国后期,随着战争不断升级,各大领主调动的士兵越来越多,甚至连枪支数量都不够了。以铲子、耙子和铊为代表的农具变成了武器。毕竟这些农具都是长柄的,所以比短柄刀好用一些!
上图_电影《天与地》剧照,可见两军均以长矛作为主要战争武器
除了长柄枪之外,战国伟人中最流行的武器就是铁炮(日式火绳枪)。传说,16岁的织田信长前往圣德寺探望岳父、竞争对手齐藤道三时,在队伍中部署了500名铁炮手,以增强声势。
当然,我这里无意讨论信长是否使用铁炮重创武田骑兵,或者战国时代是否使用“三段攻击”战术的争议。但无可辩驳的是,战国时期的日本确实流行铁炮。
上图_日本火绳枪
1600年,“奥州独眼龙”伊达政宗向最上家派遣了支援部队。根据记录《天与地》,其兵力构成共计包括骑兵330人、弓箭手220人、矛足轻650人、铁炮足轻1100人。
可以看出,这支军队一半以上的人都装备有铁炮,堪称准热武器部队。就连地处偏僻角落的陆奥军,也以铁炮为主要武器。冷兵器只是用来掩护铁炮,让铁炮能够从容射击。由此可见,铁炮是多么受到“青睐”。
参考:
[1]潘岳《伊达政宗最上阵觉书》;
用户评论
败类
我一直很好奇,日本刀和武士刀真的有很大区别吗?我之前以为它们就是同一个东西,看了这篇文章才知道原来大有学问。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南宫沐风
战国时期武士的武器选择真的很关键,这篇文章从日本刀和武士刀的区别讲起,让我对那段历史有了更深的理解。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微信名字
武士刀和日本刀,一个字之差,用途和造型差异却很大。这篇文章写得真好,让我受益匪浅。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杰克
看了这篇文章,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武士刀在日本刀中独树一帜了。战国时期的武士真是厉害,光靠一把刀就能驰骋沙场。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断秋风
原来武士刀不仅仅是武器,它还承载着日本文化的历史和传统。这篇文章让我对武士刀有了全新的认识。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遗忘那段似水年华
这篇文章让我对武士刀的起源和历史产生了浓厚兴趣,特别是武士如何凭借这些武器在战场上立足。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铁树不曾开花
日本刀和武士刀的区别,这篇文章分析得头头是道,让我对日本刀的制作工艺也有了新的认识。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开心的笨小孩
武士刀在战场上扮演了怎样的角色?这篇文章让我对战国时期的武士生活有了更多想象。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还未走i
读完这篇文章,我意识到日本刀和武士刀不仅仅是武器,它们更是日本文化的象征。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空谷幽兰
武士刀在战国时期的地位不可小觑,这篇文章让我对那些武士有了更深的敬意。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念旧是个瘾。
日本刀和武士刀的差别,这篇文章写得很有深度,让我对日本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长裙绿衣
战国时期武士靠什么驰骋沙场?这篇文章揭示了武士刀背后的秘密,真是太精彩了。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古巷青灯
这篇文章让我对日本刀和武士刀的制作工艺产生了浓厚兴趣,真想亲手制作一把。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愁杀
武士刀不仅仅是武器,它还是武士精神的象征。这篇文章让我对武士精神有了新的认识。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爱你心口难开
看了这篇文章,我对日本刀和武士刀的区别有了清晰的了解,真是涨知识了。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傲世九天
战国时期的武士生活真是艰苦,但他们凭借武士刀在战场上威风凛凛。这篇文章让我对武士的勇气感到敬佩。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入骨相思
这篇文章让我对日本刀和武士刀的制作工艺有了全新的认识,真是大开眼界。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容纳我ii
武士刀在战国时期的地位举足轻重,这篇文章让我对那段历史有了更深的感慨。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又落空
日本刀和武士刀,一个代表了工艺,一个代表了文化。这篇文章让我对日本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的感悟。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