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阴路自开业以来就定位为住宅区。整个山阴路路段,90%以上的住宅楼建于1910、1920年代。其特点是较优质的早期花园洋房和新式弄堂,保留了多种风格和风格的民居建筑。可以说,山阴路是一座自然形成的现代民居“博物馆”。风格众多,基本可分为四类:以横峰里为代表的早期石库门里弄;以横峰里为代表的早期石库门里弄;以大路新村为代表的小绿地和卫生设施的新巷道;以及以士高塔公寓为代表的独立弄堂。以钱爱日为代表的完整“公寓”和花园式弄堂。
山阴路曾是虹口区日本人聚居区之一,留下了重要的文化历史印记。在日本侵华战争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山阴路103号,现为虹口区第三中心小学。其前身是1920年创办的上海第一女子中学和日本商业学校。1937年10月,日军进攻上海,将其作为虹口区司令部。山阴路已成为上海重要的历史文化代表性街区,以鲁迅为代表的众多文化名人居住于此。只要提到山阴路,就会想到鲁迅。除了一些知名人物外,笔者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还发现,一些民国时期的重要人物也在山阴路留下了足迹,比如:国民党高级官员杨永泰被誉为蒋介石首席智囊、中国基督教徒邝福卓博士、基督教青年会创始人之一等。
不可移动文物编号:310109945190000029 民国四川北路街道钱爱里
地址:山阴路2巷
山阴路2巷千爱日
士内里原本是日商东亚工业株式会社的财产。“千爱”的意思是“对成千上万个家庭的爱”,建于1920 年代初期。当时住在这里的人都是海外的日本人。住在3号的人是鲁迅的日本朋友内山善三先生。这里是鲁迅晚年活动的重要场所之一。
山阴路2巷千爱日
1933年4月,鲁迅搬到大路新村9号后,经常从千爱里的后门进入内山书店。 1933年10月14日至15日,鲁迅、内山完三还在前日40号(今山阴路2巷38号)举办了“现代作家木刻展”。这是鲁迅对新兴木刻的支持。举办第二届木刻展。
山阴路2巷千爱日
在钱艾里曾经有一个我们一行人的情报中转站。 1946年12月,李白与妻子生下一名男孩。当时,山阴路千爱里4号是情报中转站。李白夫妇经常背着儿子去接、传递情报。他们把情报写在儿子的帽子、鞋面或尿布上。里面。每次安全完成任务,夫妻俩都会感到无比幸福。下图为山阴路千艾日4号。现藏于李白烈士故居博物馆。
千爱里四号老照片
山阴路2巷千爱日
1931年5月31日,山本初江的名字首次出现在鲁迅的日记中:“山本夫人赠海鹰奈良人形为礼物”。从此,鲁迅家族与山本家族的交往逐渐增多。 6月2日,内山万藏在功德林设宴招待亲友。鲁迅、山本初江应邀出席,还有增田渡、郁达夫等。1932年“128事变”爆发时,鲁迅一家、山本初江母子在内山书店楼上避难,他们日日夜夜地在一起度过了一周。 2月6日,鲁迅一家搬到英租界内山书店分店避难,山本初江则返回日本。二月底,山本初江写信给鲁迅表达问候。得到鲁迅的回信说他安全了,她写了一首短歌,其中有这样两句:“战争分开了一切,鲁迅高兴他安全了。”
山阴路2巷千爱日
1932年6月,日清轮船公司解散,山本正夫决定搬回日本。山本初惠来上海处理搬迁事宜。 7月5日,她告别鲁迅,送给海鹰一辆自行车,并索要鲁迅的口信留作纪念。鲁迅当时没有写,后来写了两幅画,委托内山完三转发给山本初江。
一是《一二八战后作》:
战云暂时聚集,余春已至,重炮清歌无声。
我没有诗可以送你回家,但我从心底祝愿你平安。
另一位是《无题》:
习惯了春天的长夜,妻子的鬓发也会有。
梦中隐约有慈母的泪水,城墙上国王的旗帜变幻。
我不忍心看着朋友们变成新的鬼魂,愤怒地到剑丛里寻找诗。
念完后,我低下眉头,发现没什么可写的。月光如水般照在我的衣服上。
山阴路2巷千爱日
山本初江回国后,与鲁迅保持着书信往来。鲁迅在信中大胆而尖锐地讲述了当前的情况,有些连他最亲密的朋友也从未提及的话语表明他对山本初江的极度信任和毫无保留。
例如,1932年11月7日的信中写道:“我最近想写点东西,但我什么也写不出来。政府及其鹰派把我们封锁起来,几乎使我们与社会隔绝。”
例如,1933年6月25日的信中写道:“最近,中国式法西斯主义盛行,我的一个朋友失踪了,一个被暗杀了。此外,可能还会有更多的人被暗杀。怎么办?”我能说我还活着吗?只要我还活着,我就会拿起笔,用手枪反击。”
例如,1933年7月1日的信中说:“如果暗杀能够吓唬人,那么暗杀者就会变得更加霸道。他们散布谣言,说我已经逃到青岛了,我必须住在上海,并写文章批评他们。”发布出去,看看最后谁会灭亡。”
山阴路2巷千爱日
同样,山本初江也表达了对鲁迅的绝对信任,在信中畅所欲言,非常珍视与鲁迅的友谊。她写了许多纪念鲁迅的短歌,包括:
住在附近,鲁迅经常住在一起。
我们相处得很好,现在想起来我特别幸运。
除了:
浓眉黑须出现在我眼前,我更加怀念今夜的孤独。
山阴路2巷千爱日
千爱里住着一位曾经的女强人,名叫张琼。张琼(1902-1981),湖南汝城人,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参加毛泽东组织的新民学会小组。由于思想进步,她被衡阳第三女子师范学校无理开除。民国十一年,到清水塘,与毛泽东、杨开慧一起参加革命。 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十九年初来到上海,在中共市委宣传部工作。由于他对李立三的路线不满,经常与李立三发生矛盾,被迫离开机关,去工厂打工。先后在工大棉厂、恒丰棉厂、深新九厂、闸北缫丝厂工作。他因反抗压迫、领导女工斗争而全部被解雇。从此,张琼再也不能进厂了,她就开始推粪车。后来,她考入江南造船厂工人子弟学校成为一名教师。民国26年,参加何香凝组织的国家救灾队,并担任书记,开展抗日救亡工作。抗战胜利后,担任海光小学教学主任直至解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张琼历任上海市教育工会书记处书记,虹口区第一中心小学校长,虹口区人民政府文化教育科科长,兼副区长。现任上海市政协第五届委员会委员。
山阴路2巷3号
不可移动文物编号:310109805190000097 民国四川北路街道千爱里内山落成旧宅
地址:山阴路2巷3号
山阴路2巷3号
内山书店后巷,千爱里3号,是内山完藻的住处。这是一栋坐北朝南巷子里的新型花园洋房。为仿砖木结构三层楼。拉丝水泥墙具有日本建筑风格。整个建筑显得小巧精致。当时,屋前有木栅栏,院子里种着红松、杉树,还零散地种植了一些花草。经过多年沧桑,木栅栏现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低矮的砖墙。
1933年,鲁迅与内山完三在前入内山宅邸前合影。
内山勘三(1885-1959)是日本冈山人。 1913年,他被日本基督教会经营的大阪大学主要眼药店参天公司派往中国担任推销员。 1916年,内山回到日本结婚,随后与妻子美希子回到上海。他们先在虹口四川北路魏胜利(现四川北路118弄)租了一套房子。为了贴补家用,他们在楼下开了一家小书店,取名“内山书店”,出售一些宗教、医学、进步书籍。文学作品。随着书店影响力的扩大,内山逐渐出名。 1929年,书店迁至石高塔路11号(现四川北路2048号)。从此,内山辞去了推销员的工作,专心经营书店业务和写作。此时,他的住所也从威胜利里搬到了千爱里。
当时,内山勘三和他的妻子住在这栋房子的底层。外室的前半部分是内山老师的书房,后半部分作为内室(卧室),中间用两扇推拉门隔开。内室六安木地板上铺着“榻榻米”,床上用品放在推拉门的衣柜里。左边的房间是客厅和餐厅。后面是厨房,当时配有煤气灶。走廊中间有一间浴室。当时虽然配备了抽水马桶,但洗浴设施却非常简单。那是一个大约半人高的大木桶。里面倒入温水,人们跳进去洗澡。在这间充满日本生活的公寓里,内山老师和家人一直生活到抗战结束。
在这里,内山与中国进步作家结下了真挚的友谊。他多次保护鲁迅于危难之中; 1928年2月,协助通缉郭沫若赴日本。 1930年4月,陶行知被通缉,避难内山书店。鲁迅的妻子许广平被捕,他精心营救。他被保释;开明书店店长张学臣、总编辑夏北尊被捕,获救后释放。为此,他多次受到日本军方特机关的调查。
20世纪30年代,大部分左翼进步书籍被国民党查禁。由于内山书店受到域外管辖,成为中日文化交流的场所和进步图书的集散地。这里出售鲁迅的作品和左翼进步的作品。内山万藏曾三次协助鲁迅举办木刻展览和木刻工作坊。 1925年11月,内山勘三先生的第一本散文集《活生生的中国》出版。鲁迅先生为之作序。内山称其为“世界上最好的礼物”。 1936年10月,鲁迅病逝。发起“鲁迅文学奖”募捐并受聘为编辑顾问。 1938年至1944年,内山撰写了《大鲁迅全集》、《上海漫画》、《上海夜话》、《上海风行》等书。 1947年12月8日,国民党上海市政府无理取闹。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他们将内山勘三老师视为推翻国民党政府的阴谋主谋,并将其强行驱逐回国。
新中国诞生后,内山真三为中日友好事业而努力奋斗。当选为日中友好协会会长,并代表日中友好协会3次访华。 1959年9月,内山恒三应邀来华出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庆典。 20日,他在北京突发脑溢血去世,与前妻美希子合葬于上海万国公墓。
山阴路2巷38号
不可移动文物编号:310109945190000220 民国四川北路街道现代作家木刻展旧址
地址:山阴路2巷38号
山阴路2巷38号
位于石高塔路千爱里40号(今山阴路2巷38号),距内山书店、鲁迅故居较近,是一座仿西式砖砌三层楼房。木结构,内山万佐借用。民国22年(1933年)10月14日至15日,鲁迅、内山勘三在此举办了第二届木刻展:“现代作家木刻展”。
山阴路2巷38号
展厅中央有一张长方形的桌子,周围放着一些椅子。桌子上摆放着日本产的木雕刀和茶具,可供休息和讨论。正是在这里,鲁迅向参观者介绍了他的作品内容和技术水平,并面对面回答了年轻樵夫提出的问题。
钱艾里40号屋老照片
钱艾日38号现在是私人住宅,外观没有改变。
山阴路2-32号山阴大厦
不可移动文物编号:310109805190000295 民国四川北路街道山隐楼
地址:山阴路2-32号(双数)
山阴大厦是一栋典型的ART DECO风格的公寓楼。三隐楼原名石高塔公寓。这是一栋独立的公寓。虽然只有三层楼高,但特色鲜明。主入口上方的四根竖线非常醒目。两侧几何对称,造型庄重,线条简洁,挺拔俊秀。这座建筑矗立在山阴路的入口处,为这条路增添了几分气势。
山阴路44、64巷松韵别墅
优秀历史建筑编号:HK-J-001-III;不可移动文物编号:310109945190000135 民国四川北路街道松云别墅
原名称/原(原)使用单位:松云山庄;现名/当前使用单位:松云山庄
地址:山阴路44、64巷
层数:3层;结构类型:砖木结构;建造年份:1937年;防护类别:III类
山阴路44、64巷松韵别墅
山阴路44、64巷松韵别墅
松云别墅是一座新式里弄住宅,建于1937年,具有西班牙建筑风格。主巷入口门外墙为方形图案,凸出阳台采用几何形状明显的图案铁栏杆,红瓦人字形屋顶,水泥拉丝墙,平拱钢窗,棚式老虎窗。壁炉烟囱设置在山墙一侧,烟囱出口呈方形。每个单元都有一个大庭院。与毗邻的柳青小筑一模一样的风格和风格。
山阴路57巷斯达利
不可移动文物编号:310109945180000059 斯达利清四川北路街
地址:山阴路57巷
沙丁鱼(资料图)
作家沙亭曾居住在斯塔拉里。沙婷(1904-1992),本名杨朝熙,四川安县人。民国十八年(1929年)来到上海,先住东横浜路德恩利13号(现秦观路44弄)。民国十九年,与杨博凯等人在四川北路四川巷(今1604巷)开设“新垦书店”,并升任董事长。民国二十一年十月出版小说集《上海霖语》。他开始使用笔名沙婷。同年,退出新垦书店,转至西大利,加入左联。民国22年,任左翼工人联盟常务委员会书记。同年秋,迁主教姚路(今平路)田香里。
山阴路57巷104号
1928年10月,张又松、夏康农创办的春潮书店在斯塔里104号成立。出版有《法律外的航线》《春潮》《二月》等月刊杂志和书籍。
1948年版《小小十年》 上斯达利门牌号
1948年航拍的西达利风景
中国耶稣基督自立会主席于国桢(1852-1932)也曾暂时居住在斯达拉里。 1932年,“一月二十八”事变引发伏虎抗日战争。十九路军在军长蔡廷锴指挥下奋起抗战。当时,江湾是战区的中心。江湾永志堂、于国桢宅邸均毁于战火。永志堂屋顶被炮弹击中,损失惨重。于国桢无奈,只能将独立协会的办公地点暂时设在林宏斌在斯达拉里的住处。同年,于国桢受邀到浙江温州传教,病逝。
据当年《小彼得》报道,西达里17号是福音教堂,也是独立协会办公厅所在地。林宏斌(又写作“林宏斌”、“林宏兵”)是福音教会中的“牧师”,在这里担任“讲师”。 117号,《上海市行号路图录》,1948年的西达利不存在(见上面的行号图)。不知道行号图中红色箭头所指的建筑是不是“福音堂”。 1948年航拍地图上,红色箭头指向“福音堂”所在位置。该地点位于现在的“上海鲁迅初级中学”内。
山阴路69巷横丰里
山阴路85巷新恒丰巷
优秀历史建筑编号:HK-J-021-IV;不可移动文物编号:310109945180000200 横峰里清四川北路街
原名称/原(原)使用单位:恒丰里、新恒丰里;现名/现使用单位:恒丰里、新恒丰里
地址:山阴路69巷、85巷
层数:3层;结构类型:砖木结构;建造年份:1925年;防护类别:III类
山阴路69巷横丰里
山阴路85巷新恒丰巷
69巷是(旧)横风里,有石库门建筑; 85巷是新横丰里,一条西班牙式双坡屋顶花园巷。 22、23号为花园住宅。双坡屋顶,尖窗,红砖外墙,局部简化的古典装饰和柱子。
山阴路85巷新恒丰巷
山阴路85巷新恒丰巷
山阴路85巷新恒丰巷23号
横峰里曾是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指挥部的联络点,也是中共上海市区委、中共江苏省委所在地。郭沫若曾在此开设群益书店。
山阴路69巷69号
中共上海市区委(江浙区委)旧址位于山阴路69弄69号、70号(原石高塔路横峰里83号、84号)。 1926年至1927年6月,中共上海区委(江浙区委)在此办公。中共上海市区委员会(江浙区委)管辖上海、江苏、浙江等地党组织。 1927年6月,中共江苏省委员会、中共浙江省委员会成立。上海区委立即撤销,江苏省委也接管上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罗亦农同志任上海市区委书记。罗亦农曾在这里参与领导上海工人武装起义,并将准备武器弹药的任务交给了李强。李强多次来到这里,向罗一农汇报炸药、手榴弹试制情况。
山阴路69巷70号
罗亦农是湖南湘潭人。 1921年赴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5年回国后,任中共广东区委宣传部部长、江浙区委书记。参加领导了五三十运动、全省和香港总罢工以及上海工人的三次武装起义。 1927年后任中共中央长江局书记、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组织局局长。 1928年在上海被捕并被杀害。
山阴路69巷77号
1942年8月,郭沫若在重庆创办群益书店,1946年迁至山阴路横风里77号。书店主要出版郭沫若、陈白尘、杨汉声等人的剧本。这里也是1946年5月8日郭沫若与夫人于立群一家返回上海时的临时住处。郭沫若在这里住了几天,就搬到了附近的溧阳路。
山阴路69巷90号
不可移动文物编号:310109925190000007 民国四川北路街道1927年中共江苏省委旧址
地址:山阴路69巷90号
1927年“四月十二”政变后,陈延年奉中共指示来到上海接任江浙区委书记,并在山阴69弄90号设立办事处路(原横峰里104号)。 6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撤销原上海市区委员会(又称江浙区委员会),分别成立中共江苏省委员会、浙江省委员会。这些是江苏省委员会的机关。 6月26日,中共江苏省委员会在这里召开成立大会,陈延年被任命为省委书记。会议正在进行中,突然有人报告说,有一名交通警察被捕,并且知道这个地方。会议很快就结束了,参会人员也迅速行动起来。下午,陈延年等人因担心机关和留守同志的安全,来到这里探望。他们遭到潜伏特务的追捕,陈延年等四人被捕。 1927年7月,陈延年在凤林桥被害。
1926年2月,中共上海区委举办了为期八个月的党校。李硕勋、沉雁兵、杨志华等28人参与研究。现在是一栋住宅楼。
宝安路160巷恒盛巷
恒盛里的门牌号现属于宝安路160巷。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七君子”领袖沉钧儒,1930年代就住在山阴路恒升巷12号。 20世纪30年代初,方光焘、胡愈之、张克标三位作家曾居住在恒胜利里。当年,他们三人在恒升巷租了一栋三层小楼。
宝安路160巷恒盛巷
方光焘(1898—1964),中国著名语言学家、作家、文学理论家、文学翻译家。曾留学日本、法国,留学期间加入“创造社”。 1931年加入“左翼联盟”。他引进西方近代语言学理论,建立了汉语语法体系和一般语言学理论。 1949年后任江苏省文联主席、文化局局长。
宝安路160巷恒盛巷
胡愈之(1896-1986)是我国文字改革运动和世界语运动的积极分子、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
1914年考入上海商务印书馆见习。工作之余,他参加英语夜校,自学日语和世界语,并开始发表翻译文章。 1920年与郑振铎、沈雁冰共同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 9月18日事件后,与邹涛芬共同主持《申报》周刊》,主编《上海市行号路图录》等刊物。 1933年初加入中国民保同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爆发后,任上海文化界、救国协会国际宣传委员会主任。主持出版《生活》、《东方杂志》、《团结》、《上海人搬》等报刊,开展抗日救亡宣传,并组织编印《010-010-》记者斯诺. 30000,并首次编辑出版《集缩》。
1949年后历任外交学院副院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出版总署署长、《译掇》总编辑、文化部副部长以及其他重要职务。
宝安路160巷恒盛巷
张克标(1900-2007),20岁时公费赴日本留学。后来考入日本京都帝国大学学习数学。回国当了一段时间教师后,张克标决定向文学界发展。 1926年在上海与胡愈之、丰子恺、叶圣陶等人合编月刊《西行漫记》。同时,他与滕鼓、方光焘等人创办了我国早期著名的新文学社团之一狮吼社。 1928年,张克标加入开明书店,主编了影响广泛的开明数学教科书和《鲁迅全集》。一年后,他与他人共同创办了时代图书,后来成为20世纪30年代中国最大的出版机构之一。张克标出任时代图书公司总经理,主编《光明日报》十日刊。
张克标(资料图)
沉寂半个多世纪后,张克标再次成为“海上名人”。 1999年1月13日,上海一家报纸在头版刊登了一位百岁老人起草的合伙人启事以及一张百岁老人的大幅彩色照片。 “百岁老人求婚”成为当时上海人的热门话题。张克标——,郁达夫的好友、金庸的中学老师,一不小心成了新闻人物!在媒体的炒作下,张先生如愿以偿,娶到了比他小43岁的东北刘姓女子——。当时57岁的刘女士成为张的第三任妻子。张觉得刘“清明聪慧”,便改名为“林清”,谐音。
宝安路160巷12号
20世纪30年代,著名的“七君子”首领沉钧儒就住在山阴路恒升巷12号。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主席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他被誉为“民主左派的旗帜”、“爱国知识分子的光辉典范”。
山阴路103号
山阴路103号虹口区第三中心小学。其前身是1920年创办的上海第一女子高等学校和日本商业学校。1937年10月,日军进攻上海,将其作为虹口区司令部。
山阴路112-124巷六青小筑
优秀历史建筑编号:HK-J-001-III;不可移动文物编号:310109945190000170 民国四川北路街道柳青小筑
原名/原(原)用户单位:柳青小猪;现名/当前使用单位:柳青小猪
地址:山阴路112-124巷
层数:3层;结构类型:砖木结构;建造年份:1937年;防护类别:III类
山阴路112-124巷六青小筑
柳青小筑位于山阴路112-124弄,松云山庄和大路新村之间。具有西班牙建筑风格的新式弄堂住宅,风格和风格与松云别墅相似。
山阴路112-124巷六青小筑
1945年左右,日本共产党中西勋居住在柳青小筑(今山阴路124巷28号)。
中西幸(Nakanishi Ko,1910-1973),日本共产党中央委员、社会活动家。出生于日本三重县。毕业于上海东亚同文学院。 1930年因参加学生运动被捕。1931年在满洲铁路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7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同时也是中央委员。日本共产党委员会。他提供的信息从根本上改变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为反法西斯联盟的最终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作为红色间谍,先后在“佐尔格集团”和潘汉年的情报系统工作。而他最大的贡献就是准确预测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时间。他曾两次被判处死刑,但凭借过人的智慧,两次都逃脱了死刑的执行。他在监狱里等待,直到日本战败投降。出狱后,他拖着受伤的身体为中日友好做出了贡献。一生的能量。他的一段人生故事已被搬上银幕作为原型,他的故事由电视剧《一般》中的男主角“中村功”重播。
中西功夫(资料图)
中西公并不是孤军奋战。在不远处的山阴路145弄2号的房子里,尾崎英美还帮助中共中央完成了大量的情报工作。他是中西列强的革命朋友,是周总理口中的“国之瑰宝”。
在中国革命战争过程中,隐蔽战线的情报和特工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这方面,不仅有我们自己的民族英雄,还有中西勋、尾崎英美等许多伟大的国际战士。他们躲藏在虹口街头,在险恶的风暴中默默战斗,为全人类的解放而战。事业上,坚定不移的决心。
大陆新村
优秀历史建筑编号:HK-J-001-III;不可移动文物编号:310109945190000171四川北路街道民国大陆新村
原名称/原(原)使用单位:大路新村;现名/当前使用单位:大路新村
地址:山阴路132-192巷
层数:3;结构类型:砖木结构;建造年份:1932年;防护类别:III类
山阴路132弄6号茅盾故居
不可移动文物编号:310109945190000198 民国四川北路街道山阴路132巷茅盾故居
地址:山阴路132巷6号
山阴路132弄6号茅盾故居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又名严冰,浙江桐乡人。作家、社会活动家、中华人民共和国首任文化部部长。
1946年5月,茅盾夫妇从重庆来到上海,住在大路新村(现山阴路132弄6号)二楼。他们从事进步文化活动,为《开明文学词典》、《十日谈》、《智者无敌》等撰写文章,发表宣言如《文汇报》(259人签名)、《华商报》、010-3000 0、《大公报》 1946年,参加鲁迅逝世十周年纪念活动。同年12月,应邀访问苏联。 1947年4月回国,9月写信《上海文化界反内战斗争自由宣言》。同年11月,中共地下党员叶以群护送他到香港。
山阴路132巷8号谢丹如故居
不可移动文物编号:310109805190000264 民国四川北路街道谢丹如故居
地址:山阴路132巷8号
山阴路132巷8号谢丹如故居
谢丹如(1904-1962)出生于上海。新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开拓者、鲁迅纪念馆第一任负责人。与进步文化人士共同创办“上海通讯图书馆”并担任常务理事。 1925年加入“湖畔诗社”,出版进步诗集、期刊;参加“自由运动联盟”和“左翼联盟”的活动;参加抗日救亡文化活动,协助徐广平主编鲁迅译刊物《郭沫若、茅盾等为李闻血案致联合国人权委员会书》、《我们大声疾呼美军应赶快退出中国!》;随后又参与了《我们要求政府切实保障言论自由》的编辑工作。
1950年任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部研究室副主任。 1951年调往上海鲁迅纪念馆负责筹建工作。 1957年5月,被任命为上海鲁迅纪念馆负责人。 1960年当选为上海市政协第三届委员会委员。
1957年经市文化局安排,谢丹如一直居住在山阴路132弄8号直至去世。他的儿子今天仍然住在这里。
有文章误称这里是1930年代瞿秋白夫妇的避难所。事实上,据谢丹如儿子透露,谢丹如安排瞿秋白夫妇到紫霞路68号老房子避难。紫霞路68号是谢丹如父亲谢民富为庆祝谢丹如诞生而修建的。那是一栋三开间、三进的房子。当时是南市王家码头一带最豪华的房子。
20世纪30年代初,上海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中。当冯雪峰说出安排瞿秋白去谢丹茹家避难的想法时,谢丹茹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1931年夏天的一天,冯雪峰陪着瞿秋白夫妇来到紫霞路68号谢家寓所隐居。谢丹茹向全家人保守了这个秘密。大家只知道来人是他的好朋友。他因健康状况不佳来到这里疗养。他们只知道这个朋友叫林福,所以一家人就按照上海人的习惯,称他为林老师,称他为林家的妻子。两家人住得很近。由于害怕暴露瞿秋白的身份,谢丹茹不再邀请亲友到家里聚会。
1932年,日寇挑起“一·二八”战事,为避战火,谢旦如举家及瞿秋白夫妇迁居法租界毕勋路(今汾阳路)毕兴坊10号直至战事结束,才又搬回紫霞路68号,一直隐居到1933年2月。
上海鲁迅故居中瞿秋白的书桌
现陈列于上海鲁迅故居的这张书桌,是当年谢旦如赠送给瞿秋白的,瞿秋白离开上海时,转赠给了鲁迅。
谢旦如还冒着生命危险保存革命文物及史料,方志敏烈士的《可爱的中国》、《清贫》等文稿得以重见天日,谢旦如功不可没。2006年,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二万五千里》影印珍藏本,首次公布由上海鲁迅纪念馆珍藏的第一部红军长征回忆录,这本纪实回忆文集是中国出版史上最早最直接最真实记录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回忆录,也是鲁迅纪念馆的镇馆之宝,历经69年世事沧桑依然完好无损,在上海鲁迅纪念馆库房内鲜为人知安放了44个年头后影印出版,引发全国轰动,不能不算一个奇迹。当年,党中央为向世人宣传红军长征北上抗日的重要意义,于1937年3月至6月间书稿从延安被传递到上海,计划由当时地下党领导人冯雪峰安排在上海出版,但由于日寇大举进攻上海沦陷,出版计划被迫搁置。书稿几经辗转交由谢旦如保存。谢旦如去世后,由谢旦如五个儿子联名将红军集体创作的《二万五千里》稿本、丁玲写给冯雪峰的六封信及作品手稿;丁玲、胡也频、应修人等人的照片;郭沫若、汪静之等人的手稿捐赠给了上海鲁迅纪念馆。
山阴路132弄9号鲁迅旧居
不可移动文物编号:310109925190000004 鲁迅旧居 民国 四川北路街道
地址:山阴路132弄9号
鲁迅旧居(客厅)
上海鲁迅故居在虹口区山阴路132弄9号(原施高塔路130号),即大陆新村9号,是鲁迅在上海最后的寓所。大陆新村是一群红砖红瓦砖木结构的三层新式里弄房屋,由大陆银行上海信托部投资,于民国20年(1931年)落成。鲁迅在民国22年4月11日以内山书店职员的名义迁入,民国25年10月19日在这里逝世。鲁迅逝世后,许广平搬出,故居主人几经变化。1950年1月恢复开放。
鲁迅旧居(鲁迅卧室)
现屋内陈列着主人生前用过的珍贵物品和写作用具(故居内的家具绝大部分是原物)。故居按照鲁迅生前居住时的情景复原;屋前有小花圃,种植桃树、紫荆、石榴等花木。底层前间是客厅,沿西墙放有书橱和瞿秋白留赠的书桌。后间是餐室,东墙放着西式衣架帽架。二楼的前间是鲁迅的卧室兼书斋。东面是张铁床,沿西墙放着大衣柜、茶几、两把藤椅和一只镜台,镜台上陈列着外国版画。一幅周海婴出生16日时的油画像挂在山墙的五斗橱的上端。南窗糊着彩色玻璃纸,窗下是书桌,桌上放着文具、烟具和花具。窗边壁上的日历维持着原状:民国25年(1936年)10月19日,镜台上的闹钟指针停在凌晨5时25分,显示着鲁迅逝世的日期和时间。二楼后间为储物室,有储物箱、橱柜、吊篮等;储物室后为卫生间。
三楼前间有阳台,在海婴与保姆的卧室,除一张大床外,室内陈设简单。后间是客房,放着简单的卧具、桌椅和书橱,在这里鲁迅掩护过瞿秋白、冯雪峰等共产党人。三楼后有楼梯通向楼顶。
鲁迅旧居(海婴卧室)
鲁迅故居内的家具,绝大部分是原物,鲁迅逝世后,许广平迁居淮海中路淮海坊时曾带走。1950年恢复鲁迅故居时由许广平捐赠。馆名为已故周恩来总理亲题。
鲁迅故居在抗日战争期间,被日侨占住。抗战胜利后,一度为茶叶专家吴觉农寓所的一部分。1949年让与民生实业公司,作为该公司投资的太平洋轮船公司的职工宿舍。1950年春,华东军政委员会批准华东文化部筹建上海鲁迅纪念馆时,决定恢复鲁迅故居。同年9月征用了大陆新村9号,经政务院总理周恩来批准,鲁迅夫人许广平(时为政务院副秘书长)来沪指导筹建。经多方调查核实,在许广平指导下恢复。1951年1月7日作为上海鲁迅纪念馆的组成部分对外开放,1952年5月改为内部开放,1989年3月起对外开放。
大陆新村56号
武术史学家唐豪也曾居住在大陆新村。唐豪(1896-1959),江苏吴县人,中国近代著名武术史学家、体育史学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唐豪曾任上海市体育会筹备会委员会常务委员。1954年后,在国家体委从事史料编撰工作。
大陆新村还住过复旦名教授陈子展先生。陈子展(1898-1990),湖南长沙人,著名的中国文学史家、杂文家。曾在东南大学教育系进修,结业后回湖南从事教育工作。1927年“马日事变”后遭通缉,避居上海。1932年主编《读书生活》。1933年起任复旦大学等校教授。20世纪30年代曾发表大量杂文、诗歌和文艺评论,后长期从事《诗经》、《楚辞》研究。
山阴路168弄40号
电影《战上海》中投诚起义的汤恩伯将军的部下刘义的原型刘昌义,也是大陆新村的居民,他家住山阴路168弄40号三楼。解放后,刘昌义历任上海市人民代表、上海市政协委员、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委员、民革上海市委常务委员、民革中央监察委员、民革上海市委会顾问。
山阴路133弄东照里
优秀历史建筑编号:HK-J-022-IV;不可移动文物编号:310109945190000100 日照里 民国 四川北路街道
原名称/原(曾)使用单位:日照里;现名称/现使用单位:东照里
地址:山阴路133弄
层数:3层(局部搭建1层);结构类型:砖木结构;建造年代:1920年;保护类别:三类
山阴路133弄12号瞿秋白寓所
不可移动文物编号:310109925190000006 瞿秋白寓所 民国 四川北路街道
地址:山阴路133弄12号
山阴路133弄12号瞿秋白寓所
1933年3月鲁迅把日本友人内山完造夫人在今山阴路133弄(原东照里)12号分租到的一个亭子间给瞿秋白夫妇居住。亭子间在二楼,约20平方米。这所房子中的房客多为日本商人和浪人,他们经常到瞿秋白家窜门,影响了瞿秋白的工作。为了闭门谢客,瞿秋白只得躺在床上看书,夫人杨之华在门口炉子上熬药,烟味弥漫,才避免了房客的干扰。瞿秋白在这里只住了三个多月,现被定为瞿秋白在上海的旧居。
山阴路145弄花园里
优秀历史建筑编号:HK-J-023-IV;不可移动文物编号:310109945190000039 花园里 民国 四川北路街道
原名称/原(曾)使用单位:花园里;现名称/现使用单位:花园里
地址:山阴路145弄
层数:3层;结构类型:砖木结构;建造年代:1927年;保护类别:三类
山阴路145弄花园里,新式里弄。外观简洁,墙面为干粘卵石和水泥仿石面,入口采用弧形券,室内层高较低。
山阴路145弄2号尾崎秀实旧居
不可移动文物编号:310109945190000047 尾崎秀实旧居 民国 四川北路街道
地址:山阴路145弄2号
尾崎秀实(资料图)
尾崎秀实(1901-1944),出生于日本东京,1928年11月至1932年2月,任《朝日新闻》常驻上海的特派员。其间,他结识许多中国左翼文化人士,同鲁迅也有交往。尾崎秀实“表面上看来是绅士式的记者”,实际上却是“上海的日本共产党和日本进步人士的核心人物”。他同受共产国际派遣来上海从事情报工作的苏联共产党党员、德国人佐尔格合作,经常把日本在华的重要情报转报莫斯科,经常“把一些国际上的革命动态”转告中国同志。尾崎秀实所做的一切,极大地帮助了中国的抗战。毛泽东曾对这些“国际同志”的贡献作出了极高评价。对于尾崎秀实,周恩来曾经赞之为“国宝”。
佐尔格(资料图)
1941年10月中旬,佐尔格的真实身份败露,他和尾崎秀实等30多人先后被日本军部逮捕。1944年11月7日,感到穷途末日的日本军国主义分子特意选择十月革命27周年纪念日这一天,将尾崎秀实和佐尔格两人秘密绞死。
山阴路145弄6号
山阴路145弄6号,是国旗图案设计者曾联松旧居。
曾联松(1917-1999),浙江瑞安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图案设计者。1936年考入中央大学经济系,后参加抗日救亡联合会,投身革命。1938年参加中国共产党,积极从事地下活动,担任中央大学学生地下党支部书记工作。曾任五届上海市政协委员、六届上海市政协常委。
山阴路156弄29号
不可移动文物编号:310109945190000102 山阴路156弄茅盾旧居 民国 四川北路街道
地址:山阴路156弄29号
1927年8月国共第二次合作破裂,大革命失败后,茅盾与夫人孔德祉一起从武汉经牯岭回到上海,因通缉在身,秘密住在景云里11号(今东横浜路35弄11号甲),茅盾住在三楼,当时和叶圣陶、鲁迅是邻居。1928年2月,经陈望道建议,茅盾离开景云里东渡日本,他住过的三楼就让给了冯雪峰居住。
1933年4月茅盾化名“沈明甫”迁至大陆新村3弄9号(现为山阴路156弄29号)。1935年3月下旬,茅盾迁出大陆新村搬到沪西居住。1946年3月茅盾夫妇从香港返沪,住入大陆新村1弄6号(现为山阴路132弄6号)。
山阴路165弄1-87号兴业坊
不可移动文物编号:310109945190000060 兴业坊 民国 四川北路街道
地址:山阴路165弄1-87号
山阴路165弄1-87号兴业坊
兴业坊建于1927年,是浙江兴业银行建造的职工住处。1937年“八·一三”前后,兴业坊的许多民居被日本人强占用作使馆人员宿舍,直到1945年抗战胜利,开发商浙江兴业银行才讨回了自己的物业。有资料说,《夜来香》歌曲原唱者、日本华语女歌手、演员李香兰,在被中国人收养期间也曾住在兴业坊。
上海音乐学院教授盛中华(哥哥盛中国)曾经居住在兴业坊。盛中华的父母均为著名音乐人,他们培养了十个学习和从事音乐的儿女,其中九个是小提琴家。长子盛中国被誉为“中国梅纽因”。
兴业坊10号
1924年5月“民族主义文艺运动”出版机构汗血书店在兴业坊10号宣告成立。出版了《汗血周刊》《民族文艺月刊》等刊物,数月后迁至霞飞路。
山阴路165弄17号二楼大道剧社旧址
不可移动文物编号:310109946190000058 大道剧社旧址 民国 四川北路街道
地址:山阴路165弄17号二楼
大道剧社1931年成立于上海。大道剧社是左翼戏剧家联盟直接领导的基干剧团。骨干成员有刘保罗、赵铭彝等,社员遍及上海各学校,先后演出了《洪水》《梁上君子》《街头人》等,还与其他大学剧社联合演出《马特洛》《乱钟》等,反响很大。九一八期间还以活报剧等形式,广泛开展抗日救亡宣传。一·二八淞沪抗战期间,剧社还参加对前线战士、医院伤兵的慰问演出。
山阴路165弄66号
山阴路165弄66号,曾是史学大师吕思勉寓居处。1955年后,吕思勉居住在山阴路165弄66号三楼的一间房子里,该房子是其女儿向亲戚租借的。
山阴路181号
优秀历史建筑编号:HK-J-028-V;不可移动文物编号:310109945190000050 山阴路181号楼 民国 四川北路街道
现名称/现使用单位:虹口区第三中心幼儿园
地址:山阴路181号
山阴路181号,独立式花园住宅。砖木结构,1912年建。带有西方文艺复兴建筑风格特征。建筑形体方正,四坡屋顶,红砖墙面,隅石装饰。二层局部挑出露台,南立面设方形门廊,上为露台,门洞两侧有爱奥尼柱式支撑。
山阴路192弄53号
不可移动文物编号:310109805190000265 赵家璧旧居 民国 四川北路街道
地址:山阴路192弄53号
赵家璧(资料图)
赵家璧(1908-1997),上海松江人,出版家。
文华别墅
不可移动文物编号:310109945190000040 文华别墅 民国 四川北路街道
地址:山阴路208弄8-53号
文华别墅
山阴路208弄文华别墅是三层清水红砖仿西式建筑,二楼有挑出的半圆形铸铁阳台。由益丰钱庄投资,美国建筑设计师设计,1926年建成。黄炎培次子黄竞武、现代翻译家宋桂煌曾先后在该弄18号居住。
山阴路208弄18号
黄竞武(1903~1949),上海浦东人,哈佛大学硕士,爱国民主人士,革命烈士。黄炎培次子。黄竞武烈士人生的最后5年,是住在山阴路208弄18号。
黄竞武(资料图)
黄竞武民国18年(1929年)回国,在湖南沅陵任盐务稽核所所长时,因拒与盐商通弊,被停职。抗战期间,投身革命运动,曾参加中国民主同盟,任总部组织委员兼国外关系委员会委员。国共和谈时曾一度任周总理的翻译。抗日战争胜利后回沪,担任中央银行稽核,加入民主建国会。民国37年冬,黄竞武被推为上海民建常务干事,开展秘密活动,他日夜收集蒋介石“四行两局”的金融情报。民国38年4月,上海临近解放,国民党政府妄图盗运中央银行金库财物去台湾。黄竞武为保护即将归于人民之财物,组织公众罢工抗运。之后又积极配合共产党地下组织对国民党汤恩伯驻浦东某部进行策反,同时为竭力保护民建组织不遭破坏,把全体会员名册及重要文件转移到安全处。5月12日,被国民党政府国防部保密局特务逮捕,在狱中受尽酷刑,忠贞不屈,严守机密,在5月18日凌晨被秘密活埋杀害。5月27日上海解放,6月2日,黄竞武等13位革命志士的遗体在南市车站路190号国民党国防部保密局监狱中被发现,上海市人民政府追认黄竞武为革命烈士,公葬于川沙烈士公墓。
宋桂煌(资料图)
同样在山阴路208弄18号,被誉为“将高尔基作品介绍到中国的第一人”的著名编辑家、翻译家宋桂煌也曾在此居住36年之久。目前宋桂煌的后代还居住在此。
宋桂煌(1903~1987),江苏如皋人,1927年毕业于上海大学英文系。曾参加过“五四”、“五卅”运动。1928年,由宋桂煌翻译的《高尔基小说集》中译本由上海民智书局出版,为中国最早的一部《高尔基小说集》的中译本。新中国建立后历任上海吴淞中学教师,上海教育局研究室英语教学研究员,上海市政府调查研究室研究员、文教组长,上海文艺出版社编辑,上海第三次文代会代表。
山阴路209弄1-2号
优秀历史建筑编号:HK-J-006-V
现名称/现使用单位:住宅
地址:山阴路209弄、229弄
山阴路209弄(1-9号)、山阴路229弄(1-6号),花园里弄住宅。砖木结构,1930年代建。双坡屋顶,设老虎窗,外墙青砖红砖并用。立面有殖民地外廊特征。
山阴路209弄3-4号
在上海像保存如此完好的大片英式建筑已不多见。弄内的建筑每两幢连在一起,房屋和花园的格局都很大。这里解放前是中央储备银行为高级职员提供的住处。电影《半生缘》,还有许多老上海影视剧都是在这里的花园拍摄的。
山阴路209弄5-6号
台湾的著名导演杨德昌(台湾歌星蔡琴的前夫),出生在原施高塔路100号(今山阴路209弄4号),解放前夕举家去了台湾。耄耋之年的父亲思乡心切,特嘱儿子回来寻找故居。父亲过去是中央储备银行的职员,209弄就是银行为高级职员提供的住处。
山阴路229弄1号
1992年,杨德昌和蔡琴来到山阴路寻找当年居住过的老房子,手中的纸条上是父亲写的地址:施高塔路100号。
山阴路229弄2号
但山阴路上却根本不存在100号这个门牌号码。于是古道热肠的路人又把他们带到一位龚姓朋友家,让朋友一起出谋划策。
山阴路229弄3号
殊不知龚姓朋友也一头雾水。就在大家失望到致极时,龚问杨德昌能否再提供一点线索,杨德昌遂拿出父亲画的简略地图。
山阴路229弄4号
根据画上房子的模样和房屋走向,龚把他们带到了209弄。
山阴路229弄5号
杨德昌一进弄堂便高声欢呼起来:“对了!对了!就是她!就是她!”接着他熟练地找到自己过去的家——如今的山阴路209弄4号。
山阴路229弄6号
热情的老居民终于帮杨德昌找到了当年居住的老房子,了却了父亲的夙愿。
山阴路216弄2号陶晶孙旧居
不可移动文物编号:310109945190000082 陶晶孙旧居 民国 四川北路街道
地址:山阴路216弄2号
山阴路216弄2号陶晶孙旧居
陶晶孙(1897~1952),江苏无锡人,1906年随父亲去日本,在日本读完小学、中学和大学,1919年在九州帝国大学学医学。1921年7月参与发起成立创造社,1925年创作的《音乐会小曲》是他最著名的短篇小说,被选入《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三集》。1927年从日本回中国,一度主编《大众文艺》和《学艺》杂志。1929年加入革命剧团艺术剧社,1930年3月2日加入“左联”。30年代起主要从事医疗卫生、医学教学和医学研究工作,成就卓著。1946年去台湾。1950年离台去日本。1952年病逝于日本。山阴路216弄2号是陶晶孙三十年代中期的寓所。
陶晶孙(资料图)
同为创造社的发起人,陶晶孙和郭沫若挺有渊源,不但同在日本九州帝国大学一起学医,两人还成了连襟;郭沫若娶的是安娜(佐藤富子),陶晶孙娶的是安娜的妹妹佐藤操(后改名为陶弥丽)。
山阴路242号
山阴路242号是一栋独立花园别墅,242号过去的主人是一位林姓的上海铁路局局长,其女儿叫林晓薇,文革中她与许多知识青年一起奔赴黄山茶林场,在 1969年7月的一次山洪爆发中为抢救国家财产不幸身亡。这就是当年轰动全国的“黄山十一位知青英雄”。
山阴路274弄1~7号
优秀历史建筑编号:HK-J-016-V;不可移动文物编号:310109805190000293 山阴路274弄1~7号住宅 民国 欧阳街道
现名称/现使用单位:住宅
地址:山阴路274弄1~7号
山阴路274弄1~7号
山阴路274弄(1-11号),独立式花园住宅及联排住宅。砖木结构,1930年代建。南北2排建筑构成,南侧为4幢独立式花园住宅,北侧为1幢联排住宅。坡屋顶,设老虎窗,外墙青砖红砖并用,立面有古典柱式。
山阴路274弄8号
山阴路的274弄一头连着山阴路,另一头通向鲁迅公园围墙边的甜爱路,是一条行人如织的交通要道。最近几年,弄堂里的住户纷纷破墙开店,从饮食店、水果店、服装店,到理发店、南货店……再加上打游击的各式地摊,把一条没有路名的交通要道塞得满满当当举步维艰。2019年,欧阳路街道对这条长约60米的道路进行升级焕颜,如今,山阴路上这条堵心弄变为了顺心道。
山阴路275弄1号
优秀历史建筑编号:HK-J-003-V
现名称/现使用单位:住宅
地址:山阴路275弄
山阴路275弄2号
山阴路275弄3号
山阴路275弄(1-4号),四达路262号、266号、272号、274号、286号,花园里弄住宅。砖木结构,1930年代建。主体建筑共5组,9幢,户型一致。单体平面方正,四坡屋顶,设老虎窗,素色水泥拉毛外墙。南立面有外廊。
山阴路286号
山阴路286号,独立英式洋房,曾住过海军政治部秘书长柳夷(1913~1996)。他也是海军政治部文化部长、海军报社社长。
山阴路290号
山阴路292号(现290号)是栋独立的花园洋房,其花园之大堪居山阴路之首。临街两扇灰色的大铁门永远紧闭着。里面的主人是曾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的东海舰队司令刘浩天(1912-1984)。也是解放军军事学院院长和中共第九届中央候补委员。
山阴路340弄积善里
优秀历史建筑编号:HK-J-015-V;不可移动文物编号:310109945190000083 积善里 民国 四川北路街道
现名称/现使用单位:积善里
地址:山阴路340弄
山阴路340弄积善里
山阴路340弄(1-31号)、山阴路320号、350号,积善里。石库门里弄住宅。砖木结构,1926年竣工。2排,共33个居住单元。红色平瓦坡屋顶;外墙以清水青砖砌筑,红砖水平饰带;弄口过街楼为水刷石墙面。石库门门饰中西合璧特征明显。
积善里石库门每个门头上都有不同的含祝福的词语。积善里是山阴路西侧双数门牌号的最大号数,与相邻的祥德路2弄的结合部是山阴路和祥德路的分界线。
山阴路343弄
山阴路的末端有一条叫“青庄”的里弄(今山阴路343弄),建于上世纪二十年代,早年与祥德路上的绿苑庄都是日本人的公寓住宅,以后是基督教青年会的宿舍。青庄是山阴路上漂亮的花园式里弄住宅。
山阴路343弄
山阴路343弄
山阴路343弄
山阴路343弄
青庄的1号住户是当时宗教界赫赫有名的大人物吴耀宗,吴耀宗是著名的宗教领袖,基督教三自爱国会的创始人。
山阴路343弄1号
吴耀宗(1893-1979),字叔海,广东顺德人,他是著名的宗教界爱国人士, 是中国基督教反帝爱国运动发起人。
山阴路343弄1号
吴耀宗少年时入英国教会在华办的育才书舍读书。后考入北京税务学堂。1913年毕业后,在广州、牛庄两处海关做事。1917年到北京政府总税务司署任职。1918年受洗礼加入基督教。1920年起在北京基督教青年会任干事、主任。1924年赴美国留学,先后入协和神学院、德鲁神学院和哥伦比亚大学,研习神学和哲学,获神学和哲学硕士学位。1927年回国到上海,历任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校会组主任、出版组主任、青年协会书局总编辑等职。发起成立中国唯爱社,任主席。
山阴路343弄1号
他主张依靠非暴力方法改良社会。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辞掉唯爱社主席职务,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1936年参加全国各界救国会,任理事,并参加国难教育社等抗日救亡团体。1941年至1946年在成都讲学,任中华基督教青年协会书局主任兼基督教联合出版部主任,创办《天风》周刊,任主编。1946年初回到上海。6月以宗教界代表身份到南京向国民党政府请愿,为代表团起草给美国特使马歇尔的英文《备忘录》,反对美国支持蒋介石集团打内战。1948年到锡兰参加世界基督教学生同盟召开的亚洲领袖会议,会后经香港潜人解放区抵达北平。
山阴路343弄1号
1949年9月,以宗教界代表身份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国会议,被选为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担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政治法律委员会委员、华东军政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救济总会副主席等职。1950年发起中国基督教三自( 自治、自养、自传) 爱国运动, 同年7月发表《革新宣言》,动员基督教教会和团体同帝国主义割断联系,独立自主,自办教育。
山阴路343弄1号
山阴路343弄3号
青庄的3号住着另一位宗教领袖刘良模。
刘良模(资料图)
刘良模(1909~1988),浙江镇海人。民盟中央委员,著名爱国人士、基督徒。我们在纪录片中曾经看过美国著名黑人歌唱家保罗·罗伯逊用中文演唱《义勇军进行曲》,觉得好奇,其实他就是跟刘良模学的。1940年夏,刘良模被基督教青年会派赴美国求学。1941年,刘良模结识了著名黑人歌唱家保罗·罗伯逊。保罗·罗伯逊同情和支持中国抗日救亡运动,在听了刘良模关于中国群众歌咏运动的情况介绍和刘良模演唱的几首中国革命歌曲后,便跟着刘良模一句句用中文演唱《义勇军进行曲》。
刘良模指挥青年会成员演唱《义勇军进行曲》
在全国第一届政协会上,刘良模和徐悲鸿、梁思成等几位委员向大会联合提出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的建议获得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刘良模与吴耀宗等发起基督教革新运动,实行“自治、自养、自传”。曾任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副主席、全国青联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和市侨联副主席等职。刘良模是政协第四至六届全国委员会常委,民盟中央委员。
根据《申报》的报道,还有一些达官显要曾在山阴路(旧时施高塔路)居住。如:
被称为蒋介石首席智囊的国民党高级官员杨永泰曾经住在施高塔路底。
杨永泰(资料图)
杨永泰(1880-1936),字畅卿,国民党高级官员,蒋介石首席智囊,政学系的巨人。其私邸在施高塔路(今山阴路)底。说杨永泰是蒋介石的“诸葛亮”,一点都不过分——他初出茅庐,便献策蒋介石“三分天下”;一道“出师表”,就逼迫工农红军移师西去。蒋介石对他言听计从。不曾想,权重一时的他最后居然血染扬子江畔,做了国民党派系争斗的冤鬼。杨永泰遇刺案,是国民党历史上继廖仲恺遇刺后第二起重大谋杀案。
中国基督教青年会奠基人之一的邝富灼博士曾经住在施高塔路三十四号。
邝富灼(1869-1938),字耀西,广东新宁(今台山市)人。英文专家。1882年赴美国做铁路工人。1889年进入庞蒙纳学院就读,1902年考入加利福尼亚大学,1905年获学士学位,又入哥伦比亚大学,取得硕士学位。回国后历任广州方言学堂及两广高等学堂英文教师。1907年赴北京参加留学生考试,授进士。1908年4月,应张元济之邀进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任英文部主任,直到1929年退休,在编译所工作了二十多年。
茅盾在回忆录《我走过的道路》里对1916年的“英文部”有详细描述,他当时就在“英文部”的英文函授学校工作。这时的“英文部”里只有7个人,部长邝富灼,主任周越然,编辑平海澜、周由廑(周越然的哥哥),改卷员黄访书,办事员胡雄才。据茅盾描述,各部部长、各杂志编辑主任,包括“英文函授学校”主任周越然,都用一般写字台,只有英文部部长邝富灼用的是大型的最新式的写字台。这个写字台的台面三分之一装有高约二尺的木架,分成许多小格,备放各种文件。有个卷帘木罩装在木架顶上,把它拉下,就能将整个台面罩住,设有暗锁,邝富灼离去时,只要将卷帘式木罩拉下,就能把里面罩着的文件都锁起来。
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旧影(英文部在二楼)
复旦大学外文系教授葛传槼,1920年代是商务印书馆的小编辑。他记述了后期英文部的详细状况:1926年底“我到英文部工作,是全部中年龄最小(仅二十岁略多)者。部长是邝富灼博士……几乎不懂汉语。大家相互谈话都用汉语,但跟邝博士谈必须说英语,称他‘Dr.Fong’;写一个便条给他也必须用英语。除对邝博士外,大家用汉语谈话,可是互称‘Mr.’加姓,而不用‘先生’、‘君’、‘兄’、‘翁’等,这是上海当时某些‘高等华人’的惯例……
邝富灼参与基督教青年会工作三十多年,担任全国青年会会长十年,是中国基督教青年会的奠基人之一。民国15年(1926年)创办中华麻疯救济会。邝富灼在施高塔路寓所的地址就是《申报》在报道中华麻疯救济会在邝富灼博士寓所召开董事会时透露的。
曾任京沪沪杭甬铁路管理局长、上海市政府参事的留美法学博士罗泮辉曾经住在施高塔路三十七号。
罗泮辉(1881-1936),字芹三,广东南海人。时任上海市政府参事。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以官费旅美,入哈佛大学,习政治经济。光绪三十四年,得学士学位。入芝加哥大学法科,习法律。宣统三年(1911年),得硕士及法学博士学位。为留美学生会副会长,北洋同学会会长,法学会副会长,世界会副会长。宣统三年回国。任广东法制局局员,广东外交司副司长,外交部特派广东交涉员,广东公学校长兼教员,沪杭甬铁路英文秘书长、总务处长,京沪沪杭甬铁路管理局长,兼任北洋大学、东吴大学法科教授。罗泮辉于1936年1月30日在其寓所去世。下面的图片是1936年1月31日《申报》对此的报道。
用户评论
别留遗憾
这山阴路的历史建筑真是让人印象深刻,每次路过都能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氛围。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情如薄纱
名人故居在这里保存得这么好,真希望有机会能进去看看,感受一下名人们的生活。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凉笙墨染
山阴路的保护建筑真的很赞,每个细节都透露出当年的繁华。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自繩自縛
我小时候就住在山阴路附近,那时候的故居可没这么精致,现在变化太大了。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有你,很幸福
山阴路的历史建筑保护得真好,为当地政府点赞!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花花世界总是那么虚伪﹌
每次经过山阴路都会被那些古色古香的建筑吸引,感觉像是穿越到了古代。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哭花了素颜
名人故居保护得这么完整,是不是能偶遇一些历史文化爱好者呢?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浮世繁华
山阴路的建筑真是见证了历史的变迁,让人不禁感叹时光荏苒。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单身i
那些保护建筑背后的故事一定很精彩,真想一一了解。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别伤我i
山阴路的历史建筑保护得那么好,真希望它能一直保持原貌。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西瓜贩子
名人故居对后人来说是一种宝贵的财富,希望更多人能来这里感受历史。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男神大妈
山阴路的建筑风格真是独特,每一栋都有它的故事。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一样剩余
保护历史建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看到山阴路的样子,我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無極卍盜
山阴路的历史建筑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的生活,真是怀念啊。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信仰
名人故居的存在让山阴路更加有味道,每次经过都忍不住多看几眼。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的黑色迷你裙
山阴路的历史建筑保护得这么好,但也有一些被破坏了,希望相关部门能加强管理。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病房
山阴路的历史建筑真是城市的一张名片,为这座城市增色不少。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独角戏°
每次走在山阴路上,都能感受到那份静谧的历史感,让人陶醉。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孤城暮雨
山阴路的历史建筑保护得真好,希望这里的居民也能珍惜这份文化遗产。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